第五百零五章 敬告太庙 北伐檄文

马良与杨洪不安地互相对视着。

通过他们方才的观察可知,刘备只穿着一件入睡的单衣坐在御座上,更重要的是刘备的脚上并未穿着鞋袜。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皇城外的欢呼声传入皇宫中后,刘备便被这欢呼声从睡梦中陡然惊醒。

而方才皇城外的那场盛会,乃是发生在正午时分,现在呢?

夕阳西下,天色都快黑了!

也就是说,刘备很可能穿着单衣,不着鞋袜,等他们的战报等了一下午的时间。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马良与杨洪的心中会浮现不安那是很正常的了。

刘备是仁慈之主不错,仁慈到若是深夜大臣从宫中返回,刘备还会特地派宫内侍卫护送。

要是往常这件事情有可原,刘备想来是不会怪罪的。

但马良与杨洪以己度人,肯定猜得出刘备在方才有多急切的看到这封战报,在急切的心态下,刘备会不会动怒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马良与杨洪心中的不安,令大殿内显得很是安静。

成都内的大部分公卿大臣之前都被刘备派往剑阁,如今成都中有资格让刘备不顾仪态接见的,亦唯有马良与杨洪二人了。

而这一刻的刘备在做什么呢?

这一刻的刘备,心神都被手中战报中的内容所吸引。

须发几乎尽白的刘备,眼神也变得越来越不好。

为了看清战报上的每一个字,他恨不得将手中的战报揉进他的眼睛中。

而在阅览战报中内容的同时,刘备脸上的须发也在不断微张着。

尽管这时的刘备并未说出什么话,但从他那睁得大大的眼睛,及他不断颤抖的双手足可以看出,这时他的内心正掀起怎么样的惊涛骇浪。

等看完战报中的内容之后,刘备灵活地像个孩童一般,一跃从御座上坐起,兴奋地高喊道:

“朕观自古已来,称为名将,善用兵者不知凡几。然彼等名将,或兵形势,或兵权谋,或兵战阵,皆有所长。

而如朕之大将军者,运水火天地之道,兵阴阳者可曾有之?

大将军韬略如渊,深足可嘉,真乃近代名将之楷模!”

刘备兴奋的大大夸赞完糜旸后,犹自觉得不知足,一脸惊叹的他来回踱步在御座前,口中喃喃得不断说道:

“如此擎天大功,赏,必须重重的赏!”

可是该赏些什么呢?

刘备却一下子犯了难。

一方面刘备怕赏的轻了,让天下人说他小气。

另一方面糜旸年纪又太轻,赏的太高了,将来刘禅怎么办?

矛盾的心理夹杂惊叹,兴奋的心情,让历经世事的刘备犯起难来。

可就在刘备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却发现殿内怎么如此安静。

刘备停下踱步,用审视的目光看向杨洪与马良。

看见刘备不喜的目光望来,杨洪与马良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君臣多年,刘备目光中的含义,这二位贤臣又如何不懂呢?

刘备的目光是在说:你们怎么不夸我的大将军?

意识到这一点的杨洪与马良嘴边泛起无奈的笑意。

不是他们不想夸,是刘备对糜旸的赞誉已经很夸张了!

刘备对糜旸的赞誉,将糜旸形容成一个前无古人的知晓天地伟力的名将。

而且刘备还是以大汉帝王的身份说出这番赞誉,等于是用大汉的大义为这番话背书,这让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还能怎么夸?

可杨洪与马良虽然觉得颇为为难,但面对刘备那灼视的目光,二人实在没办法,最后也只能纷纷对刘备一拜道:

杨洪:器识恢宏,风度冲邈,北清国境,皇威远畅,概大将军也。

马良:大将军受天勇智,雄武佐圣,鼓行海内,麾定四方,此则陛下之天策也。

杨洪与马良尽量用自己能想到的赞誉来夸赞糜旸,不过嘛他们的赞誉倒也是真心的。

毕竟能一战将曹魏的脊梁打断,怎么夸赞糜旸都不为过。

杨洪与马良的赞誉算的上颇为敞亮,可刘备听完后却还是有些不满意,于是他又将目光看向身后的内侍。

内侍见刘备不分青红皂白的将目光看向自己,他一下子愣住了。

他就一大老粗,怎么想的出好词来夸大将军?

憋得良久且面目通红之后,内侍最后只能硬撑着赞道:

“大将军,厉害呀!”

天可怜见,这是内侍能想出来的最好的夸赞了。

很明显,刘备对杨洪与马良的夸赞都不甚满意,何况是这内侍的。

但他也知道内侍的过往,所以也没继续为难内侍。

刘备这时有些后悔,为何要将朝中的大臣大多派出去,若大多大臣尚在的话,肯定能听到符合自己心意的赞誉。

同时刘备又想到,怪不得当年孝武帝在得知霍骠骑打的匈奴鬼哭狼嚎时,会那么的兴奋,命三公亲自为霍骠骑舞剑庆贺。

实在是锦衣夜行的感觉不太好受呀!

在勉强的抒发了心中的一些喜悦后,刘备转身对着内侍吩咐道:“取朕的正装来!”

“朕要亲自去告祭太庙!”

殿内的三人在听到刘备的这句话,脸色不由得齐齐一正。

在敬天法祖的当世,告祭祖庙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特别是对于一国之君来说,祖庙等同是他们的法统所在。

而刘备在这个时候告祭太庙的目的再也简单不过——他要将自己内心中的喜悦,告知给天上的诸位先祖。

大汉,活过来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