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小田彻二郎表示了支持以后,鲍威尔也面带微笑,向他点了点头,并投射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眼色,而小田彻二郎也回报以一个尽在不言中的神情。
原来这个这划并不是鲍威尔想出来,而是日本方面转告给鲍威尔,并请鲍威尔以自己的名议向各国提出,并负责组织领导这次行动,理由是日本的国力,以及国际声望、威信力都不足以组织这次行动,只有英国才是最合适的主导者。
听了这个计划之后,鲍威尔也认为有很大的可行性,成功的机率也不低,而且现在鲍威尔正在想办法要立点功劳,因为国内己经有风声,要统一在中国的行动,也就是在中国的外交人员中,选一个负责人。
以前英国并没有在中国设立负责人,尽管驻清廷公使的级别最高,但他也只能管英国在中国北方的事务,而英国在中国的其他地方,由其他地方的外交人员来负责,驻清廷公使也管不了,如在庚子国变期间,清廷的东南督抚大员组成东南互保,就有当时英国驻上海领事的参与支持,虽然英国驻清廷公使是反对这个计划的,但他也无力阻止英国驻上海领事的行动。
但现在华东政府的强势崛起,令英国在中国的利益大损,而且华东政府不是清廷可比,无论是强力施压还是扶植代理人的手段,对华东政府都不好使,因此必须要谨慎的应对与华东政府的关系,自然也就有必要在中国设立负责人,全面负责英国对华东政府的外交事务,以及统一的行动。
清廷灭亡之后,英国招回到驻清廷公使,现在英国在中国级别最高的外交官员是领事,一共有三人,分别是青岛、上海以及刚刚设立的南京领事,而在中国的负责人,基本就是在这三个人中选择。
这三个人的职务都各有所长,青岛、上海都是华东政府管辖的地方,一个是华东政府的政治中心,一个是华东政府的经济中心,而中国负责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管控好双方的矛盾,确保矛盾不被激化,因此这两个地方的领事担任中国负责人的理由似乎要比南京领事充份得多。
但青岛、上海的劣势也十分明显,就是华东政府管控能力很强,因此在华东政府的治下,活动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远不如南京领事的行动自如。毕竞现在中国并不是全是华东政府的天下。也可以说现在三个人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在这个时候,如果谁能够立个功劳,无疑会给自己加上一个重重的砝码。
鲍威尔是刚刚到南京上任的,但他颇有政治野心,想争一争这个中国负责人的位置,如果争到了这个职务,对他未来的政途是大有益处的。而就在这个时候,日本向他提出了这个计划,对鲍威尔来说正是雪中送碳,于是鲍威尔立刻将这个计划进行了一些修改,然后以自己的名议发回国内。
英国内阁收到这个计划之后,也立刻展开了研究评估,最终认为这个计划的可实施性很大,而且现在英国国也确实希望能够打击一下华东政府,显示英国的实力,因为华东政府与德国的关系发展迅速,给英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由其是华东政府与德国进行殖民领土互换,华东政府的势力进入非洲,而德国在南海获得立足点和大量港口,英国自然明白这一行为对自己的威胁巨大,但又拿华东政府和德国没有什么办法,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打击一下华东政府的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而且这个计划确实有很大的成功机率,也是英国认为与华东政府最理想的斗争模式,即不发生直接战争,而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甚致是代理人战争模式。尽管英国打输了远东战争,但在英国人的心理仍然将中国人视为野蛮人,因此看到这个计划之后,英国人普遍都有一种,别看打仗打不过你们,但玩经济你们还差得远。
于是很快鲍威尔就得到了国内的回复,同意他的计划,并委任由他负责主持,而鲍威尔也十分高兴,这才有了这次邀请各国领事的聚会。
其实日本向英国推荐这个计划,一方面也确实是想给华东政府制造一些麻烦,如果能给华东政府弄出一些事情出来,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毕竟可以让自己出一口恶气,甚致还有可能跟在英国后面弄几口汤喝;就算没闹出什么动静也没什么关系,反正对日本也没有什么损失,而且是由英国出头组织领导,华东政府的报复也不会落到日本的头上。
而在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吸引英国的注意力,掩护日本扶植溥儁在中国南方称帝的行动,这才是日本的主要目标。说服袁世凯支持溥儁称帝的行动失败之后,日本也意识到了这个计划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但日本也不愿放弃这个看起来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计划,只是需要更为周密的安排和时间,同时也要注意隐密,由其是不能让以英国为首的各国杳觉,于是日本才想出这样一个计划,将英国与其他各国的注意力吸引到打击华东政府的方向上,从而忽视了日本的行动。就目前来看,这个目标显然是达到了。
这时杰克逊道:“先生,我承认这个计划非常大胆而富有想像力,而且就我个人的看法,确实有很大的成功机率,但我们美国是否支持并参与这个计划,我必须向国内请示。”
鲍威尔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法俄美日四国都表态了,其他各国的领事也都纷纷发言,有的是对鲍威力的这个计划表示支持,有的则是表示要请示国内。鲍威尔也都十分大度的表示理解,因为他也看得出来,各国领事基本都支持自己的计划,由他们去说服国内,成功率是相当大的,何况还有英国政府在背后帮忙。
等各国领事都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之后,鲍威尔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道:“好了,今天的聚议就到这里吧,感谢各位的支持,我也期待着各位的好消息,但下面还是让我们尽情的享受美食和欢乐,我想各位的夫人和女伴己经在外面等得着急了。”
于是众人一起离开了会客室,来到外面的宴会厅,开始今天的宴会。
――――――――分割线―――――――――分割线――――――――
征月十五的灯会夜过去,新年也就正式结束了,华东政府在年前决定的各项决议也都在按步就班的进行着,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华东政府正式宣布,在青岛、上海、天津、济南4个城市试点征收铸币税,并于3月1日起,开始正式征收,凡事使用银币进行纳税、银行业务,以及华东政府控股的企业进行交易,要需要额外增加3%的铸币税,而民间其他的交易,则不作强制,同时为了方便民众,将施行一个月的过渡期,在3月1日至4月1日这一个月内,在银行进行存储、银币兑换等业务时,可以免收铸币税,但在银行进行现金交易、纳税等业务,则还是要交纳铸币税的。这样也是方便民众到银行兑换纸币。
同时华东政府的宣传机器也全力开动,向民众宣传华东政府征收铸币税的原因、意义,并将铸币税和清廷的火耗归公制度进行对比,证明铸币税并不是清廷的火耗归公制度,仅仅只是用白银铸币货币的成本太高,损耗太大,因此才不得不征收铸币税,并且又大力宣传使用纸币的好处,如降低消耗,携带方便等等,并且又再三向民众保证,纸币有政府的信用为保障,绝不会变成一堆废纸,还列举了华东政府成立以来所取的种种政绩、成就来证明华东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决不会做损害民众利益的事情,呼吁民众信任政府。
总体来说,宣布征收铸币税之后,在4个试点城市到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一来是华东政府的信用确实很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还是很强;二来也是宣传比较到位,而且民众基本都经历过清廷的统治,尽管华东政府宣称铸币税并不是清廷的火耗归公制度,但在大部份民众看来,两者其实差不多,只不过是换了个说法而己,只是铸币税要远底于火耗归公的比例,而4个试点城市的民众相对生活水平较高,完全可以承受这笔费用,而且如果使用纸币还可以免除铸币税,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既使有少数人兑换银币,抢购生活物资,也在合理范围内,并不会造成社会动荡。
当然华东政府也没有将希望都宣传工作业,其他的准备工作也都在有条不稳的开展,在3月1日之前,为4个试点城市准备的第一批预备金150万银元,也都运抵各地,以防挤兑发生。同时华东政府也在积极调集生活物资,以备不测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