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个好班长的自我修养

    十月中旬,尚北的天气已经彻底冷了下来,虽然还未落雪,但是秋天已经彻底宣告结束,大多数的树木已经开始“秃头”,只剩零星几片黄叶依然倔犟。

    二中校内,也唯有主楼前的那一排老柳树还不服老,尚有葱翠的味道。

    现在早晨已经很冷了,落叶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霜,早自习甚至能看得见哈气,得等太阳彻底升上来,才会逐渐转暖。

    天气变冷,仅仅一件外套已经无法抵挡寒气,大伙儿也都开始套上毛衣毛裤。

    郭丽华和崔玉敏也特意在百忙之中把压箱底的毛衣毛裤全找了出来,逼着小哥仨穿上。

    郭丽华甚至给齐磊准备了椅垫儿,亦是过冬必备。

    可是,齐磊根本没往学校带。

    一问才知道,原来椅垫徐小倩已经帮他准备好了,厚厚的海棉垫子,套着卡通的绒布套。

    对此,郭丽华没说什么,只是自己跑到一商店买了最好的彩色羊毛线,熬了两个夜,给徐小倩织了一条长围脖,让齐磊给带到学校去。

    “礼尚往来,不能总是占人家便宜。”

    徐小倩一见,果然喜欢,虽然还没到戴围脖的时候,可是一回到家,就把章南给织的白围脖淘汰掉了。

    把章南郁闷够呛,甚是吃味。

    好吧,齐磊妈的手艺确实比章南强不少,只是

    这不添乱吗

    你们家是男孩倒是不怕吃亏,一点都不带拦着的哈

    我们可是女孩怎么还母子俩一起上

    还下死手的呢

    但是也没办法,只能吃了哑巴亏。

    随后,“倩倩,你看到妈妈的那个椅垫了吗”

    椅垫是章南暑假的时候做的,一共两个。结果,到能用得着的时候,却找不到了。

    “怎么就找不着了”

    对此,徐小倩一脸无辜,“啊不会是我收拾旧衣服的时候,一并收起来了吧”

    章南一听,那坏了,前几天家里的两包旧衣服刚让她送人了。

    徐小倩打着马虎眼,“算了吧,不行您就再做一个呗”

    章南揉着眉头,也只能如此了。

    自责道:“忙的我啊,什么都顾不过来了。”

    抬头就看见徐小倩在镜子前戴着那条彩色的大围脖,更愁了。

    “可怎么办”

    十七号下午,一班和十四班没课,准确地说,是南校舍和西校舍所有的班都没有课。

    一下午的时间,进行越冬准备。

    南方的小伙伴理解不了,可是北方的八零九零后,却是多多少少有所经历。

    只要呆过平房的,应该都干过糊窗户,钉塑料布、钉门帘子,还有搭炉子,团煤球的活儿。

    不得不说,在这个年代,哪怕是城里孩子,即便是家庭条件再好,再娇贵,也都有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不会像再年轻一点的孩子,因为条件太好了,真的是什么都没经历过。

    原因就是,即便家里用不到,在学校却谁也逃不了。

    这个年代的学校,除了学习之外,课外劳动也不少的。

    就比如,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因为东北的冬天太冷了,单层的窗户是无法过冬的,即便是双层窗也要封死。

    所以,要先把窗缝、玻璃缝糊上一层纸条,再在窗户上蒙上一层塑料布,钉死,保证寒气不会侵入。

    这些类似于把自己塞进密不透风的罐头里的活,都是学生自己干。

    当然,光密封的好还不够,还要在教室中间搭建一个土炉子,做为一冬天的取暖源。

    这个活就不是学生能干的了,这是全班一冬天的保障,马虎不得。

    所以,炉子搭的好不好,决定了这一冬天是不是遭罪。

    里面的学问不少,炉子搭的好,怎么烧怎么旺。搭不好,不但不好烧,还四处冒烟,就等着遭罪吧

    而且,还不能搭的小了,那么大个教室要是炉子小了,也暖和不起来。

    一般情况下,老师也没这个手艺,都是请学生家长过来帮忙。

    砖、泥、炉箅子和烟囱,都是学校准备好的,去后勤处领。

    老师则是和学生们沟通,谁家长有时间,手艺还不错的,就请过来帮着弄一下午。

    也不难找,家长们也都愿意来帮这个忙。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唐爸还去给帮过忙呢,而且是三个班

    那时候,哥仨一个人一个班。

    有了炉子,就剩燃料的问题了。

    一般都是烧煤,而团煤球又是一项需要提前做好的工作。

    说白了,就是自制蜂窝煤。

    煤这东西和木柴正好相反,木柴是块儿越大,越不容易着。

    而煤是大块儿的容易着,越碎越难烧。因为空气不流通,有的时候还容易把炉火压灭。

    所以,为了让碎煤,或者说就是煤粉也烧的旺,就要把碎煤和煤粉做成大块儿的煤球儿。

    还挺繁琐的,要把煤和黄土过筛子,把块煤挑出去。剩下的煤粉按一定比例和黄土粉混合,然后加水和泥。

    就跟小时候玩泥巴一样,把煤泥团成一个个球儿,再晒干就可以了。

    以上这些,就是十四班一下午的工作。

    中午一下课,一辆辆煤车、土车就进了学校。

    西、南两排校舍,每个班门前都定量卸一点,堆出一黑一黄两个大堆。

    煤是正好烧一冬的量,土则是团煤球和搭炉子用。

    这种事也用不着刘卓富,上午最后一节课都甩给了齐磊。简单交代一下,下午就不打算来班级了。

    对此,齐磊也是轻车熟路的,毕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干,这都第十个年头了,能不清楚吗

    派吴宁、卢小帅,还有蒋海洋,跟着董伟成回家。

    他家有一个大号的筛子,盖房子筛沙子用的那种,拿过来绝对是西、南校舍最拉风的工具。

    程乐乐自告奋勇,糨糊她解决,她妈熬糨糊是一绝。

    剩下家在尚北的自带工具,都不用安排。

    搭炉子的是王东他爸,据说手艺不错。

    齐磊本打算用班费给王东他爸买两包烟,当是谢谢人家出力。

    可是王东死活不干,都和齐磊急了,“你瞧不起谁呢”

    对此,齐磊犟不过他,也只好作罢。

    其实,十四班的班费挺多的,子弹充裕。

    教师节,杨金伟按刘彦波的指示收了钱,一人二十。虽然没收全,也有好几百。

    后来,刘彦波下台了,这个钱本来应该退回去,可是,有的人嫌麻烦,退来退去以后还得收。

    于是,齐磊征求的大伙的意见,把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偷偷退了,名单撕了,剩下四百多就当班费了。

    现在还在齐磊手里攥着呢,花不出去。

    一点多的时候,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就开干。

    女生糊窗户,男生去后勤处搬砖,拿烟囱和炉箅子。

    这里齐磊多了个心眼儿,把方冰叫到一边。

    “到后勤看情况,带着人多搬一趟砖,最好再多顺一套炉箅子和炉圈”

    炉箅子和炉圈是专门用在土炉子上的一种铸铁部件。

    方冰一挑眉,这还不是手拿把攥他擅长啊

    嘿嘿一笑,“看我的吧”

    带着人就奔了后勤,结果,他还真多弄回来不少砖,也顺了一套炉箅子。

    按正常来说,一个班是两套炉箅子,砖也是固定的数量。

    土炉子的大小就按两套炉箅子那么大来搭。

    可是,方冰到了后勤处,往后勤老师身边那么一站,虚寒问暖,净捡好话说。这货不要脸起来,齐磊都甘拜下风。

    再加上,祁雪峰、刘林、郝同他们为他打掩护,一起群啪马屁

    “哎呀,老师可辛苦你了”

    “哎呀老师,你累不累啊”

    “老师,你坐着点数儿老师,您喝水”

    “咱学校最苦,最难的就是后勤处,挣的少,还费力不讨好”

    “哎呀老师,你歇会,我们帮你盯着”

    后勤老师都让这帮混小子拍迷糊了,完全没注意到,搬砖的时候,171617,特么数了半天的数儿,在上都没动过。

    等发现不对,十四班的小混蛋早跑了。

    把后勤老师气的啊,“这帮败家玩意活拧了是吧”

    骂完,往方冰给搬的椅子上一坐,喝着祁雪峰给递的茶水,吆喝着一班的男生,“都老实点,多拿一块儿咱就没完”

    一班男生郁闷的要死,不就几块砖吗你至于的吗

    砖这玩意多的是,多一点少一点,就那么回事。

    一班也确实想多拿几块来着,可以围一个煤堆的围栏,看着利索一点。

    可惜现在没戏了,后勤老师痛定思痛,多拿一块儿都不行。

    等所有班级都取完了砖,也把炉圈炉篦子领走,后勤老师的工作就算结束了,开始清点库存。

    这才发现,炉箅子也少了一套。

    这可是不行的,和砖是两回事儿。

    铸铁的炉箅子,还有炉圈,再加上配套的东西,不少钱呢丢了很麻烦。

    没办法,后勤老师从南校舍开始找,挨个班级的找。

    他倒要看看,哪个小王八犊子还敢偷学校的东西

    找了快一个小时,最后才找到西校舍把头的十四班。

    结果

    嗯

    找是找着了,可已经拿不回去了。

    王东他爸干活本来就麻利,再加上,方冰飞贼似的抱着炉圈、炉篦子回来。

    齐磊一看,“快快活泥、打下手都特么的给我动起来”

    于是,十四班男生就跟赛脸一样,疯了。

    王东、方冰把板锹抡的飞起,刘林和郝同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到水房打水。

    没一会儿,就把黄泥和好了。然后为了快,拿脸盆往教室里端。

    王东他爸一看,当然也明白十四班打的什么主意,别的班都是双炉箅子的土炉子,十四班这是要弄个三炉箅子的大家伙。

    登时也撸起袖子,加快速度。

    旁边王东和方冰嫌王东他爸用小铲子收泥太磨叽,拿手给王东他爸往前捧泥。

    只一会儿工夫,别的班家长还没开始呢,十四班的炉子就搭好了。

    三套炉箅子,两米来长的过冬炉子,这玩意要是烧起来,十四班这个冬天不是担心被冻着,而是得担心烤成人干儿。

    等后勤老师找过来的时候,现场已经收拾完了,烟囱都套上了。

    “这得烧多少煤”

    后勤老师直呲牙。

    炉子越大,当然就越费煤喽,分给十四班的那点煤是肯定不够用的。

    对此,方冰也好,齐磊也罢,嘿嘿一笑,脸皮比城墙还厚。

    “老师,这个不用您操心,煤烧完了,我们自己去锅炉房抬。”

    得从哪弄煤都想好了。

    后勤老师一点招都没有,人家都搭完了,家长都走了,那你怎么办拆了重搭把那套炉篦子拿回来

    没那么干的

    最后没办法,惹了一肚子气,也只能留着这个“吞煤巨兽”。

    恶狠狠地扔下一句,“这事儿没完,等着教导主任来处理你们吧”

    说完,背手就走了。

    女生们都听着呢,老师一走,杨晓、徐小倩,还有程乐乐也围了过来,有些担心:“没事儿吧不会真告到教导处吧”

    惊动了教导处,肯定是挨批评的。

    对此,齐磊一甩膀子,“爱哪告哪告去,不遭罪才是真的”

    挨批就挨批呗能咋的

    我一个重生二皮脸,还怕批评了

    “大伙儿冬天过的舒服,那才是实惠。”

    众人闻言,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也只能给齐磊比划一个大拇指。

    “班头儿还是狠啊”

    还是那句话,摊上一个好班长,是最舒服的事儿。

    这边,齐磊还没完呢,告诉方冰,“去,拿上丝袋子,现在就去锅炉房那边抬煤,就说后勤老师让的”

    虱子多了不痒,反正已经干了,那就干到底。

    就算教导主任来了,也不能让十四班把炉子扒了,也不能让十四班冻着。

    方冰一听,“你就等着吧”带上人就走。

    现在齐磊说啥就是啥,执行力贼强。

    没一会儿,一帮人半抢半骗的,真把煤弄回来。

    好吧,这货有时候,齐磊都要自叹不如,他也不知道怎么忽悠的,把锅炉房的一辆手推车都给弄了过来,用车往回推。

    事办的,贼利索

    等煤弄的差不多了,吴宁、董伟成他们也回来了。

    筛子真的不小,几个人抬回来的。

    都不用齐磊分配,支上筛子就开干。

    一班,还有初中部,此时也在各干各的。

    只不过,从十四班门前过,看那么大个筛子,心说,这十四班除了学习不行,剩下啥啥都能冒点头儿哈哪弄的这么大个筛子

    一班众看着自己手里比脸盆还小一圈的小筛子,都没心思干活了。

    这得筛到什么时候去

    有人找王学亮出主意,“要不等十四班筛完了,把他们的大筛子借过来用用吧”

    王学亮差点背过气去,“要借你去借啊咋那有脸呢”

    和十四班势同水火,还好意思借人家东西

    可惜啊,王学亮不好意思借,初中部的好意思啊

    还没等十四班用完呢,初一、初三的好几个班已经来联系了,都排上队了,一班想借都轮不上他了。

    而且,更让一班众郁闷的还在后面呢,特么十四班那个土炉子是个什么玩意有点夸张了吧为啥我班就搭不了那么大的炉子

    一班众有些幽怨地看着王学亮,现在他是班长有点不给力啊

    王学亮也是日了狗了,他们去的时候,多拿一块砖都不让,这可好,十四班凭啥搞特殊

    越想越来气,把小筛子一扔,到办公室找汪国臣去了。

    他要告状,要公平,要一班也再填一套炉篦子,要么就得把十四班的拆了。

    结果,本来觉得挺有理的一个事儿,到办公室和汪国臣一说,被老汪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人家弄来,那是人家本事你来告啥状特么个熊玩意,还好意思告状”

    最后,还扔下一句让王学亮发懵的话,“同样是班长,跟人家好好学学“

    王学亮好委屈,那他们班不按规矩来,就是他们班不对嘛,我有啥错

    呵呵,这事儿还真说不好谁有什么错,可能都没错

    闷着头往回走,恶狠狠地瞪着十四班,心里大骂,一群渣子

    学习不好,还净起幺蛾子,有本事成绩上见分晓啊比不死你们

    结果,骂着骂着,自己不但没爽着,还更郁闷了。

    因为借着大伙儿干活的工夫,齐磊出去了一趟,买了两个烧水壶、两个热水瓶、一个铁架子,还有十几盒无尘粉笔。

    如此一来,十四班冬天随时可以喝热水,老师同学也有热水洗手。

    铁架子放在炉子后面,大伙儿的手套,棉服可以挂在架子上烤火,不担心受潮或弄湿。

    至于无尘粉笔,只是一顺手,算是给老师们的教师节礼物吧

    看的王学亮这个难受啊

    他娘的,学习不咋地,花样还真不少

    回到班里,看着自己班的啥也没有更不是滋味,嗷唠一嗓子,“明天一人交五块钱班费哈,咱也置办点过冬的东西。”

    “我交你大爷”有人登时就不干了,“开学不是交过了吗还交你要干啥”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小子不学好,要贪污呢。

    再说了,收钱也是班主任张罗,你一班长,真当自己是干部了

    特么正事儿没弄明白,还想收钱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