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旨意?
难道是朱元璋的意思?
李善长偷眼看了看朱元璋,下一秒老李又哭了起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老臣承蒙天恩,才有今日,如今陛下想要老臣去死,老臣愿意一死了之。只求上位保重!”
这个老李,算是要把无赖进行到底。
朱元璋看在眼里,忍不住呵斥怒骂,他可不管这些。你看张希孟对李善长有那么点怜悯,气急败坏的朱元璋,却是不会有的。
“李善长,你要是真活得不耐烦,咱现在就送你走,功臣宿将,咱也不是没杀过!你这颗白头,说砍了也就砍了,不要跟咱倚老卖老!老不要脸!”
面对朱元璋的这几句话,李善长老脸惨败,当真不敢反驳,头颅也低垂下来,心怦怦乱跳。他知道朱元璋不是在开玩笑。
但是李善长也很迟疑,按照道理说,老朱不至于这么绝情,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他一时还想不通。
张希孟看在眼里,心中感叹,老李到底是上了年纪,脑筋转不过来了。
“李兄,像高丽这种地方,近在咫尺,拱卫北平,位置极端重要。说到底,还是纳入大明版图比较妥当,也方便控制。”
李善长眉头耸动,确实,高丽离着太近了,而且又是汉代故地,朱元璋为了国势超越汉唐,这些地方肯定是要并入的。
一句话,唐朝有的地方,咱大明要拿下,唐朝拿不下来的,咱也要拿下。
有了这个目标,高丽绝对无法例外。
只能说当初李善长贪图便宜,讨了高丽这块地方,但是他却没有想过,经营熟了,老朱是肯定要收回的。
所以才要抓他的一招之错。
印刷货币的漏洞,张希孟早就看出来了,结果江楠还主动配合,听了老李的建议,然后张信又有如神助,就抓住了漏洞,大发利市……这里面的故事有多少,还真不好说。
所以说张希孟没有真的要抓李善长,甚至还帮他脱罪,反正只要把高丽交出来就行。
有些事情,咱别谈论太多,不然大家伙面子上都不好看。
这是张希孟的心思,老朱也应该明白一些,但是这一次朱元璋突然发作,似乎动了杀心,也颇让人意外。
“李善长,高丽自然是要并入大明,咱更要告诉你,别想着配合他们逃避税赋,转移财产,咱的朝廷就靠着财税养活,谁敢动这个心思,只要咱还有一口气,就不会答应!”朱元璋冷哼了一声,“李善长,你该庆幸,这次还只是盘算,没有真的做!假如那个张信真干了,也确实转移到了高丽,你瞧着咱不砍了你的老狗头!”
李善长吓得魂不附体,额头冒出了冷汗,确实不是开玩笑的,朱元璋和别的皇帝的确不一样。
其实大多数皇帝对下属臣僚贪污,不是那么在意。
甚至有些官员专门贪污自保。
爱财就不会贪权,一个贪官污吏,估计也没法学王莽,取而代之。
所以不论汉唐,都有些名臣贪墨,天子一笑了之,甚至还能传为美谈。
但是到了老朱这里,这事就行不通了。
咱牢牢掌控大权,谁也别想拿走一分一毫。
对待贪官污吏,咱也不会有半点客气。
你们明面上贪财,实则是对百姓敲骨吸髓,而大明又是以百姓为根基,说到底,还是败坏国家根基。
甚至由于这帮人的存在,久而久之,才把一国的根基弄得千疮百孔。
苍蝇不叮无缝儿的蛋,王莽也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
甚至可以说,如果当时官吏都能像王莽那么清廉,没准就没有什么王莽篡汉了。
所以对于老朱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放过贪官。
敢败坏财税,损害国家根基,更是不会客气。
你李善长的脖子,远远没有那么硬!
“老臣,老臣知道了。多谢上位恩典,老臣稍后就把高丽交出来,并入大明,然后就回乡安居……落叶归根,老臣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朱元璋眉头微皱,并没有说什么。
反而是张希孟,叹道:“主公,别急着让李兄走了,咱们好不容易凑在一起,又是当年畅饮的所在,一起再喝几杯酒,聊聊天,随后还有些事情,等谈妥当了,再让他回乡养老不迟。”
朱元璋眉头微皱,终于点了点头,“好吧,能陪着咱喝酒的,当真不多了。”
李善长战战兢兢,尚且在惶恐之中,所幸张希孟搀扶着他,坐了下来,又随口聊了几句,总算让老李平静下来。
还能坐在一起喝酒,就足以说明,朱元璋对他还算有些情分,足够他养老了。
“李兄,这一次我陪着主公过来,其实也想见见各地的部族首领,安抚收拢人心。尤其是这北方之地,胡汉杂居,难以迅速消灭隔阂,你有什么高见?”
听到了这话,李善长终于打起了精神。
“太师,就拿眼下的北平周围来说,足有五七十万的高丽人,还有数十万蒙古人,另外什么女真人,契丹人,甚至是渤海人……诸部混杂,情况看起来很混乱。但是呢,也不是就那么难以处理。以契丹、渤海人为例,经过了这么多年,他们又没有妥当的文字记录,实际上早就名存实亡,不断并入,早就失去了自我。当真还存在的,也就是高丽,女真,蒙古而已。其中高丽又仰慕上国,一心盼着成为大明的人,如果大明愿意接纳,收了他们,算不上多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