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藩王 1/2

唐胜宗和陆仲亨,何德何能,竟然得到了张希孟和朱元璋联手审问,这个福气那是真的不小了。

再看看朝堂文武重臣,这福气你要不?

大家伙面面相觑,谁想要谁是孙子!

老唐和老陆算是完了,朱元璋肯定会杀人的,张希孟也肯定会以此为典型,警示天下,大约就是一个标本兼治,制成标本的完美故事。

不过在动手之前,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事情,甚至是比断案本身更重要。

朱元璋降下旨意,除了文武朝臣之外,几位稍微大点的皇子,包括执掌宗正寺的姐夫李贞,悉数来到奉天殿。

这一座奉天殿,堪称大明的皇权的象征,高大威严,宽阔雄伟,帝王气象,扑面而来。哪怕是朱棣那个熊孩子,站在这里,也有点双腿发软的感觉。

小家伙眼珠不停转动,四处观看,那个脸上爬满深邃皱纹的老家伙,就是李善长了,看样子是活不了多久,没准过几年就能吃席了。

然后是参政朱升,听说他当初给父皇出了不少建议,哪怕张先生都很敬重他。估计等自己就藩,要是他还活着,就把老头拐走。

文官这边就这样了,朱棣感兴趣的不多,他比较喜欢武将这边。

为首的徐达不用说了,他有个很好看的女儿,就冲这个,咱就敬你三分!

然后是常遇春,这家伙又高又大,站在那里,就像是一座塔,当真是天下少有的猛士,听说他还是蓝玉的姐夫,就是他家的几个娃不好玩,朱棣有点讨厌……

这小子放肆观察文武,丝毫没有意识到,今天的事情,很可能关系到他的命运。

很快张希孟从旁边的角门走出,站在了御座旁边。

随后老朱走出来,群臣大礼参拜。

这个安排就很让人意外,张希孟居然在朝会之前,见了朱元璋!

在场文武都有点傻眼,除了小孩子不懂事,谁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事情不能提前说,昨天君臣还不能沟通清楚?非要等到朝会之前说?

或者说,今天的事情太要命了,哪怕张希孟和朱元璋,都有所迟疑,不得不在最后关头,还要进行沟通,甚至不惜破坏朝会的规矩流程。

事实上这些人不知道,就在偏殿里,还有一个人也在,那就是马皇后。

今天的这事,几乎到了最最紧要的地步,差不多是要写进祖训里面的。

“都起来吧!”

老朱让群臣免礼,随即道:“有畜生违逆旨意,破坏均田,兼并田亩数万之巨,又役使数千家百姓,所作所为,天地不容!”

老朱怒道:“众所周知,均田之政,那是咱能走到今天,一统天下的根本,谁破坏了均田,谁就是跟大明朝作对,就是在败坏朕的江山!”

“不论有多大的功劳,身份何等尊贵,触犯天条,死路一条!谁也救不了!”

众臣全都默然听着,大家伙心知肚明。

完了,唐胜宗和陆仲亨,必死无疑。

刚刚受封侯爵没有多久,别说与国同休,连七年之痒都没有熬过去。这个下场是真的有点惨。

即便田制如此重要,这么干也未免不近人情。

大家伙虽然不敢说,但心思各异。

惶恐之余,兔死狐悲,自然是免不了的。

坦白讲,如果不是有张希孟这些年的经营铺垫,此时的老朱,是断然没有处置勋贵武臣的底气,或许还要拖延些时候。

彼时武将做的事情,还要更加过分无数倍。

诛杀起来,也只会死伤更重!

张希孟的存在,确实改变了不少事情。

不过时至今日,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因为就在朱元璋表态之后,他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先向朱元璋行礼,随即转向群臣,朗声说道:“陛下已经说了,均田是我大明的根基,是大明的天条。确实如此。我大明以民为本,百姓衣食住行,生存所系,田土耕地,不需多言。说均田是天理,也不为过!”

这个道理张希孟早就讲过了,天理民本,天子奉行天道,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维护均田,抚育百姓。

还没等建立这个国家,张希孟就反复阐述,得到了君臣一致的赞同。

只不过当时还没有立国,天下没有姓朱,有那么多强敌环视。

这种明显有利于百姓的主张,自然容易落实。

可是到了现在,环顾天下,已经没有敌手可言。

似乎可以到了享受的时候,就像唐胜宗和陆仲亨这样,兼并几万亩田算得了什么?我们可是帮着你打天下的!

难道就真的没法享受享受吗?

张希孟话锋一转,开始谈起今日朝会的核心内容。

“为了真正维护好这个田地,守住大明的根本。必须拿出相应的措施,站在相应的高度,来重新规划均田,把出现的窟窿给堵上!首先说,均田之政,是不是在哪里都要适用,我以为不是必然。因为要均田是因为中原百姓,以农耕为本,人口稠密,土地稀少,为了能让大家伙保证基本生活,不至于流民遍地,烽火连天。所以我们可以圈定一个均田范畴。这个范畴大约就是中原之地,东至大海,北到燕山,南及岭南,西到西域。”

“我们划定了这个范围之后,就要明确规定。在这个范围内,土地是平均属于所有百姓的。有多少田亩,需要纳入户部黄册,归大明所有!也就是说,要把这些土地视作大明的命根子,户部是在替天下人执掌这一笔财产,决不允许随意兼并。任何改变田地用途的行为,都必须有着严格的流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