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 1/2

伴随着铁锅皇帝被俘,除了少数漏网之鱼,还有些被斩杀的倒霉蛋,元廷的心脏已经被扫荡一空。

这个感觉有点像搜山检海抓到了赵九妹,虽然还有些军事首领在,比如王保保……但是大元朝的框架已经散了,无可救药了。

再说得直白一点,大元朝亡了!

确确实实亡国了。

上一次虽然光复大都,但是大明上下,只是庆祝光复燕云故地。

道理也很简单,虽然攻入大都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大元朝已经是一个死人了。只是一个人死了尚且需要吹吹打打,风光大葬,更何况是一个国家?

没有办个像样的葬礼,总归是不行的。

而伴随着元廷皇帝,皇后,储君,悉数落网,终于有了给大元朝办葬礼的前提条件了。

朱文正又从上都开平城送来了足足二十车的资料。

悉数交给了张希孟。

拿到这些资料之后,张希孟也无可奈何了。

虽然靠着恶补,张希孟看了不少书,算是有了点学问基础,但是这些蒙古文档,以八思巴文为主,张希孟根本看不明白。他只能下令宋濂为首的翰林院进行整理翻译。

“我已经向主公请旨,正式成立国史馆,由我负责,不光是修元史,还要修一部从秦汉到宋元的通史。”

“通史?类似史记那种!”宋濂大惊失色,“张相,这可是一部鸿篇巨制啊!到底怎么修,您可有眉目了?”

张希孟笑道:“大约就是秉承我之前的看法。从华夏的兴衰写起,总结历史规律,继往开来。”

宋濂略思忖,就问道:“张相,那,那你准备怎么写秦朝?”

张希孟笑道:“秦朝算是这段时间的开端,写起来自然不容易。而且过去多少年,都是以暴秦呼之。我以为如此看秦朝,十分不公允。”

宋濂思忖了片刻,探身问道:“张相。能不能多透露一些,您打算怎么总结秦朝?”

“自然是统治方式的创新,废掉分封,以郡县治国。结束贵族治理地方,转而用官吏治国……把天下视作一体,天子直接通过百官,掌控每一个百姓……尤其奠定今后几千年的格局。单从这一点来看,秦朝开天辟地,有首倡之功。而汉朝承袭秦制,不但接住了,而且还发扬光大,功劳更大。秦汉为华夏之兴,盛唐代表一个顶点,而自安史之乱以后,就是华夏之衰。一步一步,走到了崖山。”

宋濂耐心听着,不停思索、

很多观点张希孟早就说过了,但是说过了不代表就管用。

人亡政息,没有什么是不能推翻的。

可一旦变成史册,写成通史,那就足以影响后世几千年。

史记过去了那么久,依旧有许多人研读,视为圭臬,就是最好的明证。

而张希孟这一次主持修史,很可能修一部比史记还要庞大精深的鸿篇巨制!

这部史书一成,必定会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必读之物。

假以时日,史书的观点就会沉积成华夏子民的共同意识,从而影响千年,甚至更久。

宋濂稍微想了想,就觉得热血沸腾,“张相,我,我斗胆恳请,让我追随张相修史吧!”宋濂很感慨道:“这些年来,我都是一个文人,并不太善于当官。如今一把年纪,自问还是一事无成,若是能为了这部史册尽心竭力,就算是死,也能瞑目了。”

张希孟笑了笑,“宋学士,我身边的确是缺少修史之人,咱们配合了这么多年,也是珠联璧合,自然是无话可说。但是有关元史和蒙古史的部分,我的意思是咱们能不能找几个当事人,让他们协助修史!”

宋濂笑道:“张相不是早就让这些人写回忆录了,咱们参考一些他们的东西,也算是利用他们了。”

张希孟一笑,他已经猜到了宋濂的意思,忍不住笑道:“我是想在国史馆里,专门召集一批人,让他们负责元史部分。”

宋濂略微发怔,就说道:“张相,心胸开阔,海纳百川,自然是好的。只是我担心他们久而久之,不免擦胭脂抹粉,违背了我们修史的初衷啊!”

张希孟笑着点头,“确实,所以我希望让那些经过改造,能够确实认识到问题的人,来参与写作。他们经历亡国之痛,让他们写起来,估计下手会更狠也说不准!”

明末的那批文人不就是这样,不但深刻反思,还在修明史的时候,不遗余力地黑大明朝。

宋濂还是将信将疑,“不管怎么说,我以为都要仔细审阅,万不可疏忽大意!”

见宋濂如此,张希孟自然是无话可说,你愿意辛苦流汗,我又何必拦着!

基本上这个修史,是接下来张希孟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秦汉,隋唐,赵宋。

这是他需要着重负责的地方,有哪些得与失,有什么经验教训,对整个华夏,又有什么贡献……

修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修史不是破案子,不是寻找绝对的真相,既然沾上了一个修字,就要有所取舍。

而做出取舍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秉持的史观。

儒家修史就是典型,他们喜欢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如果有什么不符合他们观念的人和事情,就要进行“修理”。

一个名声败坏的奸贼,哪怕做了好事,那也是居心不良。一个好人,做了坏事,那也是情非得已,可以原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