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衡量世族的标准(1/1)

显德殿,又是一日朝会开始。

随着蝗灾肆虐的持续,殿上的氛围也日渐紧张、压抑。

虽然关中各地都在想尽办法灭杀蝗虫,抢救农作物。

但蝗虫这种东西能跳会飞,善于迁徙,繁衍又快,仅凭人力很难与之抗衡。

所以当一份份来自各地损失统计的奏报被递到李世民面前的时候,他的脸色渐渐沉了下去。

但这还没完。

“陛下,臣收到急报,有数批粮商过函谷关而不入,转道北上去了。”

“关中部分粮商于近日封仓,大有待价而沽之意,以至于市面上的粮食愈加的吃紧。

这两者之间莫不是有什么联系?”

“臣听闻民间已有谣言,质疑官商勾结,抬高粮价,置百姓于危难而不顾。

民心颇为愤怒,如若处置不当,恐变生不测啊!”

“还有谣言,说突厥不日将南下寇边,而朝廷囤积粮食以作军用,不顾百姓死活。”

“户县已发生一起聚众哄抢粮食事件。

当地乡绅陈上元开仓放粮,由于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灾民需求,故引起争抢。

虽然事情已经平息下来,但应传告各处,引以为戒。”

……

大臣们你一眼我一语,无论是自己职责范围内所关注到的信息,还是坊间听到的传闻,没头没脑一通说,几乎将李世民推向了爆发的边缘。

这时……

“陛下,臣愿削减一年俸禄,以资国库,助关中百姓度过难关!”

房玄龄首先出列。

然后是杜如晦:“陛下,臣亦愿削减一年俸禄,以资国库。”

戴胄也道:“臣有失本责,恳请自罚俸禄一年。”

接下来长孙无忌、高士廉等秦王府出身的大臣都纷纷表示自愿削减俸禄。

李靖、李绩等中立派自然也不甘落后。

“好!”

李世民面容稍霁,点头赞许道:“众卿家心怀天下苍生,真乃社稷之臣!”

当然,他不会仅仅就这么一句褒奖的话。

等到面前的难关度过去,随随便便一个封赏,都可以将他们的损失补回去。

裴寂等人面面相觑。

他们作为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命运早就和大唐王朝绑定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更何况,其他大臣已经带头削减俸禄,自己这些人还不表示一下,恐怕是不想混了。

于是,裴寂带头,关陇集团的官员也纷纷要求自减俸禄。

那余下的官员只剩跟风一条路可以走。

就这样,朝廷省下来的月俸和年禄折合下来,也就相当于一个太仓的粮食了。

再加上罗太岁的三十二万石粮食,以及司农寺的库存,朝廷终于有了一些底气。

当众大臣以为这一出就算过去了,这时高士廉施施然再次出列奏道:“陛下,臣额外再捐献粮食三万石,以及十万钱,以作赈灾之用。

另外,臣有一个提议。”

还来?

一些有着守财奴属性的官员顿时翻了个白眼。

“尽管说来听听。”李世民摆出从善如流的姿态。

高士廉道:“陛下命臣修订世族名录,臣思来想去,却不得要领。

偶然间看到朱雀大门外的募捐皇榜,于是臣突发奇想,可否将‘慈善’作为衡量世族的标准。

这方法,陛下觉得如何?”

李世民当然觉得不错。

同时也有些讶异,他这个妻舅高士廉终于开窍了?

“世族久享盛誉,本应为天下人之典范。如今百姓陷于苦难之际,更不应袖手旁观。”

他缓缓说道:“以‘慈善’作为衡量世族的标尺,可劝人积德行善,亦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众卿家觉得如何?”

众大臣多为世族出身,但这个提议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他们也不好反驳什么,只能点头称是。

“那就这么办吧。”李世民直接拍板,“但这只能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具体还需结合其他因素多方考虑才是。”

“臣遵旨!”

高士廉精神一振。

同时心想,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子,果然有一套啊!

总算帮自己摸准了陛下的龙脉。

不行,这种人才不能让他埋没在市井之中。

一定要找到他才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