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布局南美(1/2)

黄志刚指的三个地方分别是未来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傅松一看便放心了一大半。

这时,罗杰斯举手问道:“抱歉打断一下,黄先生,你有多大把握?”

黄志刚笑道:“浦东新区的总体规划还没开始做,不过我们有多个获取内部消息的渠道,综合各方消息,我认为七成的把握还是有的。”

罗杰斯没有继续追问消息来源,点点头道:“谢谢,请继续。”

“另外,据可靠消息,上海方面比较属意在这里,也就是浦西对岸的陆家嘴建设金融贸易区,并且朱市长有意将金融贸易区的总体规设计向国际招标。”

郭贺年开口问道:“资料上说,陆家嘴地区共有居民一万六千多户,户籍人口近5万人,沿江还有39家大型工厂,14座大型仓库,工业仓储用地占地面积60多公顷。另外还有其他小的商业单位300多家,几乎没有空地。在这里搞金融贸易区,光城市改造动迁的成本就会是个天文数字,这笔钱是政府出呢?还是谁出?想必上海估计很难拿出这么多钱吧。”

黄志刚道:“郭先生提的这个问题我们在做可行性研究时其实也有考虑。很多人认为应该找一块空地来建金融贸易区,比如从外高桥这里一直到这里,临港这一带,景观很好,拆迁量很小。但问题是,这个区域的交通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量非常大,而且与市区隔绝。”

郭贺年眯着眼睛仔细看着屏幕,缓缓颔首表示认同。

“相反,如果金融贸易区建在陆家嘴,一方面可以延续浦西的金融功能,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容易配套。大家请看,浦西与陆家嘴隔江而望……。”

“至于郭先生提出的资金问题,呵呵,上海市确实拿不出这么多的开发资金,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事情都让政府做了,那在座的各位做什么呢?”

在座的都是人精,黄志刚话音刚落,一个个都矜持地笑起来,对呀,就是因为政府没钱做不了,才需要他们这些人出力,他们才能从中渔利。

花了整整一个上午,黄志刚将浦东新区的情况做了“简单”介绍,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上海和浦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尽管只是简单介绍,但他在讲解期间也穿插了很多分析和所谓的“内幕消息”,唬的大家一愣一愣的。

尤其这些内幕消息涵盖方方面面,涉及到中央、部、委地方多个层级,暂且不论消息准不准确,单单消息来源的多样性,就让各位大佬震惊不已。

更何况,有些消息就算有钱也买不到,这说明什么?至少说明傅松在内地的关系非常硬核!

精神高度紧张了两个多小时,大佬们都没心情吃喝,草草吃完午饭,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傅松见凯瑟琳跟着自己,问道:“有事?”

凯瑟琳笑道:“你不是说维多利亚不舒服吗?我去看看她。格伦,维多利亚跟你说过没?”

傅松装糊涂道:“说过什么?”

凯瑟琳道:“公司计划在世界各地建立情报网,另外,我们打算今年进军南美地区。格伦,她肯定跟你说过了是不是?否则你不会这个反应。”

傅松笑着问:“那我应该是什么反应?”

凯瑟琳夸张道:“你会像被抢光了最后一个铜板的葛朗台,歇斯底里地朝我大吼:你这个该死的女人,你除了要钱还是要钱,天哪,我实在无法忍受……。”

傅松忍俊不禁道:“凯瑟琳,我觉得你应该去演电影。不过,我得纠正你一点,我这个人从来不对女人大吼大叫,我非常尊重女性,我一向坚持女人能顶半边天……。”

凯瑟琳懒得听他自夸,打断道:“这么说,你同意了?”

“当然,对于你和维多利亚的开拓精神,我非常满意。”傅松之所以答应得如此痛快,建立跨国情报网并非最重要的原因,他更看重的是公司进军南美国家的姿态。

萧竹梅没这份冲劲儿,公司进军南美肯定是凯瑟莉的建议,这其实正中傅松的下怀。

即便她俩不主动提,傅松也会找个机会撺掇凯瑟琳布局南美。

南美各国农业发达,不过傅松最关注的还是巴西、阿根廷两国,无他,长期以来,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大豆产量占全球大豆产量将近50%。

他记得2000年后,中国大豆行业惨遭国际资本的收割,倒闭、破产的上下游企业不计其数,国际资本趁机大肆收购,几乎控制了大豆行业的整个产业链。

若不是次贷危机爆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中国趁机在国际市场抄底大豆并建立了庞大的国家储备库,恐怕中国的大豆行业将彻底沦陷,最后的结果就是,无数的老百姓吃不起油、更吃不起猪肉。

大豆行业的遭遇其实跟芯片行业类似,都是被外国掐住了脖子。

区别在于,芯片行业进入门槛和技术含量非常高,别人掐住你的脖子,你要么像某兴一样跪着生,要么像华为一样站着干瞪眼。

大豆行业却不一样,国内至少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