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半个时辰,李时珍讲完了。
他这个年纪,遇事心平气和,所以发言时不急不躁,行如流水一般。
或许因为场合过于正规,朱翊镠不得不在李时珍讲完后率先鼓掌。
而后才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李时珍冲着各位深深鞠躬,以表心中谢意。
朱翊镠慢条斯理地说道:“为了大明与各国的友好往来,朕有想过将版权免费送给你们,可后来又一想,这样似乎并不合适,我们得尊重创作者的劳动成果,所以你们若想将《本草纲目》带回本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你们自己便开个价吧?”
反正朱翊镠对《本草纲目》很有信心,一定受欢迎。
外国传教士又是一阵窃窃私语。
朱翊镠心里其实也有一个预期,这次传教士来自十二个国家,倘若每个出资十万两银,就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对于《本草纲目》这样一本书,十万两银的版权费,一点都不高。
当然,若能再高就更好了。
反正十万是朱翊镠能接受的底线。
该讲的李时珍刚才都已经讲过,其价值也已经无需多言。
李时珍本人看得很开,若非朱翊镠提版权费的事,他都没想过挣钱。
一来,他觉得能被外国人接受并得以宣传,就已经是一件高兴的事儿。
二来,在他的理解中,根据与皇上的协议,《本草纲目》好像只有著作权属于他,版权已经归皇上所有,因为是皇上出钱买走并出版的。
所以李时珍压根儿没想再挣钱,即便挣钱了,也全部捐赠朝廷。
站在朱翊镠的角度,当然要挣钱。
李时珍希望全部捐赠给朝廷,那更要挣钱,这个时候大明太需要钱了。
大明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富裕,尤其是国库,想当初他登基为帝时,出使他国需要两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将来还要出使他国,边患的问题也只是暂时解决了东北那边,西南边与西边都还没有解决,还有日本。
战争一起,就得烧钱。
对于国家而言,钱当然越多越好。
忽然一名西班牙传教士说道:“《本草纲目》价值连城,我们愿意购买,还请皇帝陛下开个价吧。”
“要不,就四十万两银吧?”
既然让朱翊镠自己开价,那他就不客气了,当即给出一个价。
外国传教士还没有惊呼,倒是把李时珍与申时行等大明一众官员惊呆了。
四十万两银子……想着皇上您这不是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吗?欺负外国人不识数不知道四十万银子什么概念吗?
确实没人敢想。
但也没人怀疑皇上只是随口一说。
如今谁不知道皇上做的每一件事儿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深意?
只是……《本草纲目》允许外国刊印出版就要付四十万两银子?
然而,当所有人觉得诧异不可思议时,又听到了更不可思议的。
“而且,只有二十年的使用权。二十年后,你们若想出版《本草纲目》,必须再申请出钱,否则就是侵权。”
以申时行为首的大明官员,包括李时珍本人在内,都傻眼了。
这是什么霸王条款?
西方国家那么有钱吗?还是说《本草纲目》真的值这么多钱?
不聊西班牙传教士第一个愉快地表态:“好,我愿意,就四十万。”
大明官员第一个念头,这名西班牙传教士是不是皇上请的一个托儿?
就这么痛快地答应了?
其实朱翊镠都没想到,还准备让这些传教士砍价,所以有心抬高价格,不料还真有人识货,竟如此慷慨。
朱翊镠可真没找托儿。
他只是料到西方国家肯定有人会给予《本草纲目》高度的评价。
却不料高到这种程度。
有了第一个表态同意,就不怕没有第二个,不一定攀比,怎么着这时候代表各自国家,也不会掉链子吧?
果然,葡萄牙、意大利、德国等传教士,都纷纷表态愿意购买。
把大明官员都给惊吓到了,四十万两银购买二十年的出版使用权……十二个国家,不是五百万两银到手了?
“朕还想问一句,你们愿意出资,是代表国家,还是代表个人?”
朱翊镠又有心一问。
然而这一问让传教士们都沉默了。
朱翊镠心领神会,笑了笑说道:“反正也不重要,你们出钱就好。”
外国传教士纷纷点头。
大明许多官员却是纳闷儿不解,为什么皇上要问这个?心想各国传教士不是代表各自的国家吗?
但朱翊镠想着,各国传教士确实代表各自的国家,可这时候西方国家资产阶级已经表现出强劲的势头。
倘若是以个人名义购买,再卖给出版商,那么就可以从中谋利了。
这个时候的大明其实也有私人出版商,历史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是交给国家,却被束之高阁无视了,最后首先被私人出版商刊印出版的。
但大明的私人出版商规模很小,出版《本草纲目》想必也是赔钱买卖,不然不可能没有打开知名度,而要等到西方国家出版后才得以流传开来。
朱翊镠可以不管外国传教士怎么打算,只要他们出钱就好。
《本草纲目》本身无价,不能以钱来衡量,只要他们认为值就好。
李时珍倒没怎么激动,反正皇上卖多少钱,他都不要,捐给朝廷。
可把朱载堉与申用嘉激动坏了。他们两个人都不禁想着,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他们的杰作……哪怕只有李时珍的十分之一,他们也心满意足呀。
十分之一,就是四万,共十二个国家,就是五十万,再五五开,那就可以分到二十五万……那他们欠皇上的贷款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全部还清了吗?
所以朱载堉与申用嘉满怀期待,期待朱翊镠赶紧说他们的作品。
朱翊镠小松一口气,感觉开了一个好头,这才慢悠悠地说道:“接着,朕给诸位介绍第二件瑰宝。”
说话的同时,他目光已经投向朱载堉了,“郑公王世子,请将你的著作《十二平均律》呈递给他们。”
朱载堉感觉一颗心都要飞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