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渊想要封圣可是以他现在的积累距离封圣还差了一线。
只这一线的差距却如同天堑一般难以逾越。即便是再积累数十年时间恐怕也未必能够达到封圣的要求。所以谢文渊便把目光转向了‘教化’上面!
文道修行首重学问积累次重教化传播。
‘教化’作为文道体系的另一种修炼方式对于文道修行有着巨大的辅助作用。谢文渊想要封圣在学问的钻研和积累上若是不够的话可以用教化之力来弥补。
如果他能教导出一位大儒可以大大缩短他封圣所需的时间若是能教出两位以上的大儒的话这个时间还能再缩短。若是他能教导出十位大儒反馈给他的教化之力足可以让他立地封圣。
眼下琳琅书院的书院长顾延钊有大儒之姿副院长苏兰舟虽然差了一些但也有一成的希望能够晋升为大儒。
花应明四人的资质比苏兰州更差却也未必不能晋升大儒只是这个希望非常渺茫而已。
谢文渊也不嫌弃大儒之姿的人才难找但有大学士资质的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既然质量不够那就数量来凑!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谢文渊留在琳琅书院指点着书院长几人修行。
……
文道修行前面三重非常简单蒙童积累知识开启智慧学子思考知识化为己用儒生钻研知识参悟道理。
儒生参悟的道理越多文气产生的越多文宫也就愈发广阔。
不过参悟再多的道理也不及亲身践行道理来的重要。
如果说文道修行的前三境的核心重点是‘学’的话那么从修炼文心的教喻文位开始文道修行将转向‘用’的方面。
正所谓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从修成文心开始文道修行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就能满足了。必须通过‘用’来提升自己对道理的理解。
‘教谕’文位正是通过教导学生践行着自己的学问道理以此来提升自身学问积累。
顾延钊和苏兰舟早就跨过开拓‘文宫’这一境迈入了凝结‘文心’的层次。
文心者文道之心也。
文道修行者积累学问道理可以不断开拓文宫。只是学文道理参悟得再多若是没有一个核心重点来统合这些道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和道理仍旧是一盘散沙而已。
所以在将文宫开拓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梳理知识和道理找到一个核心重点并以这一点为中心将所有道理统合于其中。
简而言之所谓文心既是学问道理的核心。
譬如诸子所说的仁、义、礼、智、信之五常。许多诸子的道理都是围绕着‘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展开故而儒家五常可作为核心演化出相应的文心。
顾延钊和苏兰舟凝结文心的过程非常顺利他们只花了一个月就凝聚成了‘仁、义、礼、智、信’五种文心。
作为书院山长顾延钊甚至额外凝聚出了浩然文心与公正文心比苏兰州还要多出两种。
谢文渊知道后还颇为意外。
不过能够凝聚出七种文心就说明顾延钊学问积累深厚否则便不可能凝聚出七种文心来。
倒是花应明他们就差了许多他们只能选择一种或两种文心来凝聚再多的话就会因为学问积累不足难以调合各种道理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文心崩溃。
修成文心后便是塑造文骨。
文骨有虚实两幅虚文骨便是将自身的学问道理统合之后将其梳理明白建立起一个学问道理的框架以后的所有学问道理都会化作框架的一部分。
这一步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以后封圣的根基所以必须要慎之又慎!
除了虚文骨与之相对的便是实文骨。实文骨既是指自身的骨架文道修炼到文骨境便可开始以文气淬炼骨骼。
待到全身骨骼全部淬炼完成后便可将自身寿命延长到二百岁和武道人仙相当。
可惜三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够顾延钊修成文骨。随着一位位学子修出文气谢文渊在琳琅书院的传道之举也慢慢接近了尾声。
这一日等最后一个学子养出了文气后谢文渊便向顾延钊提出了告辞。
“谢夫子不肯留下来么?”顾延钊不舍得看着谢文渊竭力想要挽留。
不仅是他就连苏兰舟和花应明等人也想让谢文渊继续留在书院继续讨论文道修行之力。
可惜面对顾延钊等人的挽留谢文渊坚决地说道:“不了老朽还要继续到其他书院去传播文道若是偏安一隅那我文道何时才能大兴?”
知道留不住谢文渊顾延钊等人只能送他离去。
……
谢文渊离去后除了少了一位文坛宗师之外琳琅书院一切如旧。
不过书院的变化比之原来却是天翻地覆。因为谢文渊的到来书院学子的命运被彻底改写。所有学子都掌握了文气走上了超凡之路。
眼下这些学子的文道修为还浅等到日后他们开始行走天下必将掀起一番风云。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琳琅书院作为南州四大书院之一是谢文渊选择传播文道的第一站作为率先掌握文道力量的书院隐约吸引了各处的目光。
毕竟书院没有刻意制止学子们将‘文道’的存在传播出去所以在谢文渊离开之前很多人便把目光放在了书院这边。
不过因为有谢文渊这位南方文坛宗师坐镇没有谁敢把小心思打到琳琅书院的身上。
可是当谢文渊离开之后不久琳琅书院便迎来了一波波的‘访客’:这其中既有正式上门拜访的也有暗地里鬼鬼祟祟来打探的。
其中人员组成极其复杂――有官府的人有各处小书院有各处读书人有武道门派有道观寺庙有江湖散人也有踪迹诡谲的邪魔外道。
好在书院长顾延钊修入文骨境召唤出的战诗战词有各种妙用兼之书院学子无意中散发的文气具有镇压道术的效果那些鬼鬼祟祟的邪魔外道根本无法进入琳琅书院。
不过这一波接一波的来访者也让这位书院长感到非常头疼。
“唉这一波接一波的试探和窥视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顾延钊扶案而坐感受着从远处投向书院的目光疲惫地捏了捏眉心。
“那些宵小无需担心只需我们展现出实力将他们震慑住就足够了。”
坐于左首的苏兰舟缓缓开口说道:“只是我们需要提防的是官府的人。那位高高在上二十多年前修《武经》《道经》后又禁武禁道要把一切超凡之力都收归皇家所有不许民间修武修道。我书院学子修习文道个个掌握力量恐怕会成为那位的眼中钉肉中刺需得小心提防!”
“确实!”顾延钊闻言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若是被那位针对我文道恐受挫折须得仔细应对!”
低头略作思索苏兰舟抬头看向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如把文道广为传播传授给那些书香门第和各处的儒生学子让他们也一同踏入文道。
只要这天下修行文道的人多了那位还能禁止不成?更何况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所有修习文道之人都屠杀殆尽么?”
“可是……”顾延钊闻言心下有些犹豫“正所谓法不可轻传便是道术和武功也没有广为传播若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得到的话……”
“顾兄此言差矣!”苏兰舟正色说道“正因法不可轻传我文道才应广为传播。文道之路可不是谁都能走的若是心术不正最后也难有成就。更何况广传文道可为百姓修养德行长养慧根且更容易分辨玉石岂不是一桩美事?”
听着苏兰舟的一番陈情顾延钊仔细思索后便同意了他的提议。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顾延钊和苏兰舟不再遮遮掩掩但凡是有人上门请教文道的他们都会传授对方文道修炼之法。
很快从启蒙到文心阶段的修炼之法首先在琳琅书院所在的广阳省开始传播开来接着便是临近的省份。
不过两三个月的功夫琳琅书院传出的文道修炼之法就传遍了整个南州。只要是读书人几乎人手一份文道修炼之法。便是那些农家学子也尽可能地手抄了一份修炼法回去。
另外一边官府知道了文道的存在后立刻就把这事汇给报了上去。
只是地方的奏折想要递到中央需要经过层层转递等到乾帝收到奏折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月。
也就是说没等中央朝廷反应过来文道便迅速扩散开来等到乾帝想要禁制的时候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
乾帝杨盘让密探打探了一番得知了有关文道的前因后果之后久久失去言语――想要处理他却无从下手。
不止是知道的人多更是因为谢文渊的存在让这个问题变得复杂而棘手。若是一个处理不好怕是整个大乾帝国的根本都会被动摇。
且不说乾帝杨盘和朝堂上因为文道而一派波谲云诡却说身处南州另一处书院的谢文渊知道了文道传播的消息后只是笑了笑便继续在书院中传授文道。
相比于琳琅书院传播出去的文道修炼法谢文渊这边传授的文道体系非常完整从启蒙境到浩然境一步步剖析得明明白白。
也就是说传播出去的文道修炼法是残缺版只能修炼到文心境完整的修炼法在谢文渊教过的各处书院里。
当然那些书院学子也听过谢文渊授课所以那些学子手中也有完整版。
只不过也许是出于各自的私心这些书院学子有志一同地做出决定――不将完整版文道修炼法传播出去。
话虽如此但有残缺版传播在外也让文教随着文道传播开始渐渐兴起。
原本底层的农家子弟去读书很少因为供养一个读书人的花费足以让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捉襟见肘。
可如今随着文道传播读书就相当于掌握力量。
即便不看读书所得到的身康体健单看读书人掌握文气后所掌握的‘法术’就让无数的农民百姓眼热不已。
土地缺肥?上肥田诗文!土地缺水?上招雨诗文!土地耕种不易?上耕种诗文!
各种各样与耕种相关的诗词文章极大的保障了农民生产劳动。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农民都咬咬牙坚决把自家孩子送去读书――在很多农民看来只要家里的孩子能修出文气自己家就翻身了!
一些富农家甚至把家里的女孩子也送去了女塾读书。
有人不解:为什么要把女孩子送去读书?
富农答道:读书也要看资质的女孩子不比男孩子能坐得住学得进去便意味着修出文气的概率会更大。
有人不解:那这女孩子以后要出嫁学了文养出文气后岂不是便宜了别人家?
这时有远见的便跳出来反驳:正因为要出嫁所以才要学习文道。学了文女孩子便可在家传授弟妹不需要再去学塾开蒙这便省了一大笔开销。学了文女子出嫁后便可传授子女这又省了一大笔开销。学了文女子才能嫁个好人家。只要女子学了文取来做媳妇儿前面的好处不就成了自家的么?
听了这番话之后许多人都恍然大悟。
也因为这个说法很多人都起了心思想把女儿送去读书。
毕竟供养儿子虽然好处都是自家的但是儿子读书能否有成也是不确定但是女孩子读书的话能读成的概率肯定比男孩子要大些。
总之因为上述的原因读书成为风潮。随着文教大兴文道逐渐开始兴盛慢慢下沉进入了千家万户。
可以说自上古时代起从来没有那个朝代能有如此大规模扩散超凡体系也没有如此大规模的超凡者。
便是上古第一圣皇的盘皇底层的平民也依旧不会掌握超凡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