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涵和同僚互相吹捧一阵。
随后她就回去继续坐班,她决定今天多坐一点时间,不然的话就太浪费别人对自己的吹捧了。
赵涵可是一个厚道人。
这一坐班就坐到了下午2点,也就是未时三刻。
她正要下值回家,突然间有一个书办匆匆走进她办公的房间,然后问道:
“可是贾主事当面?”
“正是本官,你有何事?”
“尚书大人请您过去。”
赵涵点点头,起身道:“好,本官这就过去。”
贾宝玉自从当了京师刑部主事,还真没有见过几次刑部尚书。
尚书大人都是匆匆来去,一般要么是在大朝会上,要么就是被内阁首辅叫去开小会。
一般没有功夫和他们这些具体干活的人接触。
看似高高在上,赵涵却看到其中的巨大漏洞。
你一个部门的总负责人,天天不见手下人。
你还能指望手下人不忽悠你,这可能吗?
手下人肯定是变着法的忽悠你。
赵涵早早就看到了刑部弊病,京师人和下面人互相勾结,胡乱判案。
有些像刘县令那样的案子,有些人不光送上案卷,还派人到京师活动,直接送银子,让案卷早点定下来,让事情省心了。
更多的则是犯人暴毙狱中,烂了十几天了才报一个畏罪自杀。
你查是查不出来任何东西的,人都烂成肉泥了,什么仵作也看不出死因来,除非是上现代手段。
这时候为了防止刑部追责,他们就要活动一二。
因为按照刑律规定,大案犯人必须要照顾好了,不能让他暴毙。
偶尔暴毙一个可以理解,年年暴毙,你当刑部人都是小白鼠?
你不给银子能过得去?
虽说畏罪自杀,无可追查,但是刑部的人真是追究起来,完全可以给你个县官打个刑狱不宁的罪名。
考评就不可能有甲字以上的评价,只有乙级以下。
贾宝玉一边跟着书办走,一边心中想着。
没过多久他就来到刑部正堂,见到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是个50多岁的老头子,但是眼光很有精神,身材挺拔。
都说权力是男人最好的兴奋剂,果然如此。
这刑部尚书身为六部之一的掌印官,目光矍铄,气势威严。
一眼扫去,就让人有种跪拜之感。
但赵涵怎么可能会怕他呢?
这种封建官僚看似强悍,实际上不过是一些不知所谓的傻瓜而已。
而且是大傻瓜,纯傻瓜,骗了自己还要骗别人。
输都不知道输在哪儿,死都不知道为什么死,还要叩谢天恩。
在封建社会,造反者才是最值得歌颂和赞扬的。
因为他们拥有着人类最大的美德:勇气。
如果刑部尚书平易近人的话,赵涵可能还有点怕。
因为这种人是最容易让人放下防备,背后阴人的家伙。
“属下见过大人。”贾宝玉鞠躬一礼,他没有磕头。
刑部尚书没有责怪,因为他知道贾宝玉怎么也算是皇上的亲戚。
贾宝玉的姐姐在宫里,算是皇亲。
他不可能让皇亲下跪,那是对皇权威严的侮辱,是对礼制的破坏,传出去这个尚书就不用坐了。
太平时节,皇帝分外看重礼制。
文官单个人如果触犯礼制,别人是不会为他出头的,只会觉得他活该。
因为礼制就是他们文官用来保护自己,压制皇帝的最好法宝。
你自己带头破坏,别人能容忍你?
元妃省亲,她都不能对贾母和王夫人下跪,贾母都受不起孙女的一跪。
这时,尚书开口道:“江南发生一起疑案。这起疑案关乎到一个大海酋的顺逆……”
“我听说你善断奇案,所以请你来看一看。”
贾宝玉忙道:“大人谬赞了,下官当不得一个请字。”
“哪里,你就试一试,皇上可能不日就要问及此事。”刑部尚书淡淡道。
贾宝玉直接道:“那下官就斗胆一试。”
赵涵毕竟不是那些老官僚。
要是那些老官僚这个时候肯定是推脱推脱再推脱,谦虚谦虚再谦虚。
至少要先派人私下打听周全了,再勉为其难地接下来。
还要先把责任推干净。
刑部尚书一听贾宝玉如此干脆,也是面露诧异。
他随后醒悟,年轻人热血方刚想要多承担。
可笑,这年轻人却不知道承担是有,升职却是没有他的份。
就是要你白干活。
这个尚书哪里知道?
赵涵早早就做好跳槽的准备了,而且是一跳就是奔着皇帝位置去的。
所以她才不在乎多干活。
年轻人在单位混,一定要努力奔着提升自己的活去做,多做也无所谓,只要保证跳槽能翻倍就行了。
那些无用的活,重复的活,苦力活能推就推。
尤其是在三十之前,对跳槽起不到作用的工作内容,都是被人坑。
不称职谁用,你那就把你当成一个大傻子。
随后刑部尚书见到贾宝玉如此尽责,就让人将案卷拿给他,还主动给他讲起这件奇案。
整个故事其实挺简单的。
南面有个大海盗,名叫汪博仑。
他有一个非常喜爱的亲生儿子叫汪信。
汪信自小聪慧,隐姓埋名在岸上生活,18岁就考中举人。
比贾宝玉是差了许多,但别忘记贾宝玉有一半是借助开挂和贾府的势力,才能二十之前中进士的。
汪信中举之后,汪博仑是大喜过望,偷偷派人送给儿子诸多珍珠金银,田产商铺。
那汪信倒真是个信义之人,他竟然将这笔天降之财,接济周围的贫苦之人,还给宗族置办祭田,用于教育子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