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圣天子也

轰隆……

朱厚照话音落下,突的外头响了一声雷,天竟黑了下来,乌云翻滚,似有暴雨袭来。

方继藩吓得脸都白了。

却见朱厚照依旧面不改色。

方继藩道:“张娘娘乃殿下之母,岂可绑了。不妨如此……”

方继藩眯着眼:“我等是光明正大,请陛下动身即可。”

朱厚照顿时怏怏不乐,觉得这样,似乎没有什么趣味。

外头已是大雨倾盆。

刘瑾却是松了口气。

方继藩笑吟吟的看着刘瑾:“孙儿,你这一路来,辛苦了。你在保定府,这保定府的新政,推行的如何?”

刘瑾想了想:“好吃的应有尽有,就说吃……”

朱厚照呵斥:“你这狗东西,就知道吃。”

刘瑾:“……”

方继藩含笑道:“殿下,刘瑾这孙儿,你不要责怪他,他说的有道理,民以食为天,吃的东西多了,不正说明政通人和吗?不过一说到吃,我却是饿了,肚里少了油水。”

…………

这暴雨如注,廷议却才开始,外头雨水哗啦啦的打在落地窗上。

宦官们纷纷鱼贯而入,打下了窗帘,而后,有人点起了一盏盏的宫灯。

弘治皇帝坐在御座上,不发一言。

廷议乃是刘健主持。

今日所议的,恰恰是京察之事。

吴宽将京察之事,一一奏明。

人们对于吴侍郎,却是敬仰的,听他说到京畿之内,通州第一,顿时……群臣哗然,纷纷颔首称是。

除直辖的顺天府之外,京畿各府,通州之后,乃是永平府,再之后,则为天津卫,天津卫虽只是卫,却因为港口的兴建,变得越来越要紧,因而,也独立于各府之外。

让人觉得不尽如意的,却是保定府,保定府竟除了大名府之外,列在了倒数第二,竟连真定府,竟都比他强上一些。

吴宽肃然的介绍道:“保定府在京察之中,查究出来的问题最为显著,好在,知府欧阳志,两袖清风,为官清正,堪称称职。可其属官,实是良莠不齐,多为三等……”

殿中又嗡嗡起来。

都察院御史韩燕站出来,道:“既如此,理当裁撤这些庸官,免使百姓受其戕害。”

也有人激动的道:“欧阳志固是两袖清风,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可在知府任上称职,属官却多又不谐,这岂不是也是他无识人之明,无法整肃府中吏治之故?因此,这也是欧阳知府的过失,朝廷理应予以申饬,教他牢记教训。”

“新政关系国本,今日看来,通州之新政,非保定府可比,杨一清在任上,可谓劳苦功高,恳请陛下,下旨嘉奖,以彰其功。”

见此纷闹的局面。

刘健只是主持,倒也没说什么。

可百官们却激动不已。

个个侃侃而言,热闹非凡。

不过于本心而言,刘健却是松了口气,杨一清,确实是争了口气啊。

欧阳志力主提拔贱吏为官,本就是坏了朝中的规矩,刘健对王不仕甚是欣赏,可不代表,他认同这样做。

倘若如此,那么……读书人金榜题名做什么?

弘治皇帝则一声不吭,内心深处,却是对欧阳志颇有失望,他本是对欧阳志更看好一些,只是……京察的奏本已上了上来,才短短一年不到,通州就已政通人和,而保定府各县,却在庸官的治理之下,鸡飞狗跳,果然……这些人是没有经验的。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圣人说的话,果然没有错。

百官们似乎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一番高谈阔论之后,刘健方才朝弘治皇帝行了个礼:“恳请陛下裁处。”

弘治皇帝顿了顿:“下旨嘉许通州府上下吧,至于保定府……”弘治皇帝有点拿捏不定主意,他沉默了片刻:“先申饬一番,若再不纠正,所有功考三等者,俱都革退,以儆效尤。”

百官们心里是颇失望的,他们巴不得现在就革退了才好。

可显然,陛下还想留欧阳志一点颜面,若是直接革退,欧阳志就真成光杆司令了。

刘健道:“是。”

弘治皇帝又道:“朕已下旨,命安陆的兴王来京,朕和他,乃兄弟也,许久不见,心里甚是想念啊。朕已接了快报,其下月便至,张卿家。”

礼部尚书张升道;“臣在。”

弘治皇帝道:“卿亲往郊外相迎,不可怠慢。”

“臣遵旨。”

弘治皇帝出了一口气,心里却有些郁郁不乐。

欧阳志乃他最是倚重和看好的人,甚至……他认为,这个老实忠厚,行事干练的青年人,在磨砺之后,可入阁辅政,可这一次,却暴露了欧阳志的不足,过于轻信身边的人,以至于,被一群小吏所蒙蔽,异想天开的,将他们提拔起来,只是现在看来……似乎起了反效果。

“好了,今日就议到此吧,外头是磅礴大雨,诸卿,且先告退。”

众臣抖擞精神,告退而出。

弘治皇帝孤零零的坐在金銮上,取了吴宽所上的京察奏疏,此后取了朱笔,进行了朱批,而后道:“萧敬。”

“奴婢在。”

弘治皇帝道:“抄录邸报,咸使天下人闻之。”

“奴婢遵旨。”

却过不了多久,却有人来禀报,说是太子和方继藩到了。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他们竟还记得朕,朕竟以为,他们将朕忘记了。”

朱厚照和方继藩二人入殿。

弘治皇帝故意不去看他们,低头看着奏疏,只慢悠悠的道:“你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