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天保土断

    “这是?你想要朝廷土断?”

    高洋疑惑的看着手中的奏折,弄不明白高伯逸想做什么。

    土断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但在北朝提土断,高伯逸还是第一人。

    历史上北周武帝也做了件跟这个很类似的事情,不过所针对的对象不同,他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僧侣和寺庙。

    土断的概念最先是从西晋末年开始的。

    西晋末,因为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流,史称“永嘉南渡”。东晋建立后,当时的东晋朝廷出于安抚人心,开垦荒地的目的,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

    那些人只能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因为当时北方的流民还打算重回故土。

    结果这个政策到后来就全乱套了,侨人里的上层如王谢等豪门世家占据了大量田宅财富,而底层的侨民,则如同军屯里的军户一样,成为一种变相的奴隶。

    这种同一个地方,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待遇,造成了侨民内部许多内耗与矛盾,以及侨民与本地南人的明争暗斗。有鉴于此,东晋朝廷开始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的“土断”,简单说就是清查户籍,将那些“挂靠”在豪门家的“白籍”,重新归纳到官府户籍旗下,一同承担纳税和徭役。

    第一次土断是在成帝的咸和年间326334。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历代都进行过土断,见于记载者共有十次。其中最著名的两次,分别是在晋哀帝兴宁二年364,由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以及晋安帝义熙年至九年412413由宋武帝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

    两次土断之后,东晋都是国力大增,都进行了大规模北伐,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北齐没有东晋这样的“白籍”,但却存在贵族大量蓄奴并占有田地,不给官府纳税,也不服徭役的情况存在,而且情况更加复杂。

    别的不说,就说宿卫军,他们大多是来自晋阳的鲜卑地主,在那一带有大量田宅。不交税,不服徭役,家里还有私人部曲种地的家奴组织起来就是部曲了。他们在保家卫国的同时,其实也是国家的毒瘤。

    “伯逸啊,你的想法很好,但你应该知道,这种奏折,我是会留中不发的。”

    高洋轻叹一声,拿着奏折轻轻拍了下高伯逸的肩膀。

    土断千好万好,就有点不好,国内贵族搞不好要n!

    “陛下,这正是微臣要说的。”

    高伯逸俯身一拜道:“陛下,你想啊,土断这件事情于国有大益,但却容易得罪人,也不好做。

    而高浚陛下杀不得,放不得,何不让高浚官复原职,让他主导土断一事?

    若是成功,则是大功一件,高浚之前得罪了陛下,也可以就此揭过不再追究了,传出去还是一桩美话。”

    高洋沉吟不语,但看神色,已经有所意动。

    “如果他办砸了呢?”

    “如果办砸了,或者高浚被人ns,那么陛下正好借此机会清理一下反对土断的那些人。土断一事,就算陛下不做,将来太子登基了也要做。太子不做,太子的太子也会做。

    陛下英明神武,何不现在就把事情办了,泽被子孙呢?”

    高伯逸的话说得入情入理,这一连环的组合拳,简直天衣无缝。高洋兴奋的拿拳头击掌道:“好!好!好你个高伯逸啊,你是怎么想到如此一石二鸟之计的!”

    杀高浚有用吗?

    对于高洋来说,一点卵用也没有。高洋虽然恨高浚,但是皇帝本来就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高浚又不可能n,杀他不能得到任何东西,相反却会落一个残杀兄弟的恶名。

    但利用高浚办事就不一样了,特别是高伯逸这一招,简直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