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0章康宗篇11共治时代
至于皇帝刘文澎能否有所改变,这是必然的,毕竟亲政掌权了,也终于可以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了。
不过,在此之前,刘文澎需要找个人来接任尚书令的职位,这可让刘文澎好生伤了一阵神。
依刘文澎的性子,本想着干脆把尚书令之职给废了,因为他发现大汉帝国“首相”地权力,对他这个皇帝的钳制能力有点大。
当然了,这种想法也仅仅是想法,想想就得了,刘文澎还真就不敢废相这样的大动作。这可涉及到“祖制”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可比打压、排挤宰辅要严重得多。
一个宰相倒台了,总有人续上,大伙还得感谢皇帝给机会,若是直接把饭碗砸了,那就别怪臣下们奉祖宗之法力争了。
大汉帝国的事,到了第四代皇帝,显然已不是皇帝一人说了就算的了。刘文澎能亲政掌权,只能证明他在帝国权力的掌握上占据了主动,比之太宗尚且天差地别,就更别提世祖了。
即便不讨论这些,帝国的宰相制度,最早延续自世祖,而尚书令在这个制度下的领导核心地位,则早在赵普二度拜相之时就彻底确定下来了,其中同样贯彻有世祖意志。
世祖定下的东西,太宗都不敢轻改,何况你一个刘文澎?别看太宗皇帝在位十四年时间进行了诸多改革,也就导致,比起开宝时期,雍熙时代帝国上下风貌发生许多显而易见的改变。
但事实上,太宗皇帝真正做的,只是对世祖之政、之制的匡正与完善,改动的地方不少,但强化的地方更多,万变,而不离其宗,帝国最基础的东西,还是世祖的那一套,太宗皇帝真正做的就是继往开来的事情。
而延续贯之了几十年的东西,可不是刘文澎这么一个登基不过四年的青年皇帝能够轻易改变的。
平心而论,对皇帝刘文澎来说,赶走刘暧、张齐贤、吕蒙正等宰辅,甚至把所有雍熙辅臣一个不剩都排斥出中枢,都不算什么太难的事情。
真正难的,是真正、彻底地掌握这个帝国、掌握这套成熟社会管理体制,是摆平那些看不到的冲突与角力,倘若做到了这些,那么刘文澎才有资格去触碰制度、规则之类根本的东西。
世祖皇帝构造的这一整套帝国体制,在其内,皇帝理论上可以拥有无限的权力,但这份权力,偏偏就不包括对“祖制”的修改。
太宗皇帝能够稍微触动,那是三十多年太子,以及秉政多年积攒下的雄厚实力与巨大威望做支撑,即便如此,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甚至明面上还要高举高唱“皇汉宗法”的旗帜与口号。
太宗尚且如此,就别提刘文澎了。没有世祖、太宗的权威,却要行其大权,必然是会出问题的。若是敢改宗法,尤其是涉及权贵根本利益的宗法,那么可以想见的,会有一大波人高举祖宗成法来与皇帝斗上一斗。
一旦形成那样的局面,刘文澎能够借用的力量就不多了,那些此前站在他这一边的勋贵、重臣,或许都将成为他的反对者,即便是那些幸进的“帝党”也未必不会心存疑虑,毕竟这样的人,在见机识相上,可远比一般人更加敏锐聪明。
初掌大权的刘文澎,自然是春风得意,不可一世。不过,他或许看不清楚其中的门道与要害,但他身边的人可不都是蠢的,比如三朝老奴、少府刘规,以及新晋的中书侍郎、宰臣王钦若,在皇帝表露出废相意图之后,都是神色惊变,极力劝阻,陈说厉害。
尤其是王钦若,虽然他从内心里他是很支持废除尚书令的“首相”职权,毕竟他这个新晋宰相资历薄弱,在政事堂甚至很难站住脚,那样对他来说是有好处的。不过,要谋长远的王钦若,显然不敢给皇帝出犯众怒的主意。
而除了刘规与王钦若,就连皇城使王约、武德使林特也都向刘文澎提出劝阻抑或警醒的意见。
眼瞧着身边的这些亲信或者“功臣”都提出相对一致的看法,青年皇帝刘文澎也不由泛起嘀咕了。当然,刘文澎的任性若是发作起来,也不是这些人劝得住的。
真让阻止刘文澎“起飞”的,还是世祖、太宗这两座大山,祖宗成法的在当前这个时代的威力是很难为不通其理的人所理解的,那一项项赋予了世祖意志的条文规矩,对所有人都是一种约束,包括皇帝。
这也是帝国诸统治阶级们对皇帝最有效的一项限制,上上下下,如何能不高擎这么大旗,拼命维护。
而刘文澎,毕竟还是赶上了世祖晚年的那段时间,虽然短暂,那也是真正亲近地见识过余晖下的世祖,是何等的威严或者说恐怖,又打小成长在太宗的“阴影”下。
或许对天地师长,刘文澎都没那么地敬重,唯独对两代先帝,常怀一颗敬畏之心。
改不了制,最终还是得按规矩来。一个都察使,都能引得满朝云动,各派相争,何况是尚书令这个帝国首相的位置。
朝廷内部更是争得头破血流,基本各大派系都下场了,很多刘文澎甚至没多少印象的人都被举荐到他面前,比如河东转运使柴宗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