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道,密州,胶州港。
自三十多年前,朝廷开始大练水军时起,胶州港便开始崛起,初时是东海水师驻港,后开放民用,有军港的优势在,三十年下来,胶州港已经成为大汉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与邻居登莱二州的那些越发侧重与商业民用港口不同,胶州港由于优越的水文条件,一直是大汉北方最大的一座军港,大汉海军主力东海舰队便常驻于此。
几十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下来,环胶州湾,也成为了一片繁荣富庶之地,人口在开宝十年之时,便突破了三十万。经商的,务工的,走镖的,跑船的,大量的外来人口,不懈为胶州湾的兴起添砖加瓦。
为了胶州湾的归属,当年密州与莱州二地官府,还起过争执,闹到河南道,甚至一度闹到东京朝堂。不过,在综合考虑后,朝廷还是拉了偏架,把胶州湾这块宝地,划给了密州。
没办法,比起富庶的莱州,当初的密州只能用穷困来形容了,一个兴盛的胶州港,对密州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补充。而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此点,密州的发展也被带动起来,成为了胶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
每年秋时,是胶州港最繁忙的时候,大量的客货船汇聚于此,下海的下海,上岸的上岸,陆地与海上,呈现出一片兴旺的交汇景象。
不过,今日的胶州港气氛明显不同了,州县两衙门的差役与港口巡卒把码头控制起来了,甚至连东海舰队都派出了一支水兵,帮忙维持治安。
大量的官僚齐聚于港口,河南道以下,叫得上名号的高官,基本都来了,包括河南道布政使荥国公史德珫。
大汉的二代勋贵中,史德珫是比较杰出的一人,与他那个刚直骄横父亲不同,史德珫为人正直,虚怀若谷,名声极佳,也一直受到刘皇帝的信任与重视,如今已然年过花甲,仍旧让他担当重任。
几十年下来,虽未登堂拜相,但始终是道司大员,封疆大吏。河南道,在大汉的经济版图中,声名不显,没有江浙的风花雪月,也没有河北的慷慨悲歌,不似剑南天府之国,也不像两湖鱼米之乡,但事实上,河南道一直是大汉最繁荣的地区之一,不论是人口、物产、税赋,始终排在全国前列。
而由于毗邻京畿,又是南北经济的交汇地带,刘皇帝一向很看重,每一任布政使都非同一般,像李洪威、李少游、宋延渥者,都是皇亲国戚,因此史德珫能够出任河南道,已经足以显示刘皇帝对他的看重了。
此时的胶州港内,围观的人更多了,虽然在兵丁差役的阻隔下,都只能远远地观看,但好奇心反而更盛。这场面不小,看那架势,似乎在迎接什么重要人物,而在码头边树起的一张张崭新的龙旗,则突出“尊贵”二字。
码头上,周围的喧闹声,甚至盖过了海浪的拍击声,与史德珫站在一起的,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人,真正的天潢贵胄,吴国公刘晖。
仍旧在持续的治贪除恶运动中,刘皇帝不只朝各地派遣调查官吏,紧随其后,又把长成的皇子们以及信得过的重臣分派各地,代天巡狩,没有具体的事务要求,只是替刘皇帝把关,同时起到一个坐镇的作用。
甚至于,就连一向浪荡的九皇子楚国公刘曙刘皇帝都给了一个机会,这小子,本性难移,还想去江南耍耍,结果被刘皇帝生生安排到辽东去了。
刘晖本来也想去江南的,由于出身的缘故,他与江南的官僚素来亲近,也被刘皇帝拒绝了,但派到河南道来,对刘晖而言也不差。
在过去的近三月中,河南道这边的官场,同样是震荡不断,在整治过程中,穷困偏僻地区如果突出一个“恶”字的话,富庶地区就首在治贪了,经济发达的河南地区,恰是如此。
随着年纪的增长,刘晖身上多了些“华而不实”与“志大才疏”的属性,他到河南,也是想做出一番成绩的,此次反贪除恶,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不过,折腾了一段时间,大失人望,一边亲自出手,掺合到犯罪调查之中,一方面又刚愎自用,手段稚嫩,结果搞出了乱子。
有人举报,说沂州知州王凌贪腐,他立刻让随行属吏把人家抓起来,亲自审问,然后找到了一大堆的“证据”,最终逼死了王凌。然而,王凌在当地官声不错,是个好官,因为王凌被陷害致死,甚至发生了一起百姓聚众裹乱,闹得是一地鸡毛。
然后在道司与武德司的强力干预之下,沂州民乱被迅速平定,但死了两千多人,沂州官场也被清洗一大半,当地豪强更是饱受打击。
显然,刘晖是被人利用了的,搞出的事情,亲者痛仇者快。虽然事态最终平息,但刘晖无能表现,也传到京中,大臣们不敢对皇子菲薄,但刘皇帝是格外失望。
显然,文才再出众,脑筋再敏捷,办起事来如此愚蠢,刘皇帝对这个曾经十分喜爱的儿子,也实在没什么信心了。
当然,刘皇帝自己也有问题,刘晖毕竟不像他的兄长们,有着丰富的为政处世经验,虽然年近三十,实则缺乏锻炼,终日与诗词文章为伍,难堪大任。
因此,在沂州乱平之后,刘皇帝便给刘晖下达了一道十分严厉的申斥诏书,并要求他不许再插手河南道调查及地方事务,让他好好地在青州待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