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当冯氏不在家之时,杏丫儿,没少受她的大伯娘贾氏的气。
牛氏只是没什么主见,但不会虐待杏丫儿。
冯梅对着顾盈盈尴尬地笑笑,还真是这样。
翌日。
秦氏吃了早饭后,给顾盈盈端了碗排骨汤来,喂给她喝。
母女二人聊了没一会儿,秦氏就听到了,自村口那边传来的踏踏马蹄声。心想,或许是县衙那边派了人来,就让顾盈盈躺着歇息一会儿。赶紧跑出卧房,走进大院儿,打开了大院的木门。
开门了一瞧,果然就见到,两位骑在白马上的黑衣男子,以及领着他们前来,同样是骑在马儿上的徐泰了。
“原来是老里正带了几位官爷来,快快请进。”秦氏对着徐泰他们福了一福,道。
为首的黑衣男子一脸严肃,看向秦氏,道:
“顾大夫人,我等奉知县大人之命,前来请你代顾氏去县衙一趟。”
二儿媳妇儿去园子里砍菜了,馨兰一大早就离开了这边,跟她母亲搭乘牛车去府城了。若是自己一离开,就只有盈儿一个人在家。秦氏自是不放心。
求助的眼神看向徐泰,正打算开口求这位老里正帮忙说说,却听到为首的黑衣男子说道:
“罗家那边的冯氏,已经到了村口,你也别墨迹。”
秦氏面露难色,恳求道:
“官爷,我家就只有我们娘儿仨在,可我的二儿媳妇儿还没回来。容我去跟我的二儿媳妇儿说声儿了,再前往县衙。”
徐泰也帮着秦氏请求黑衣男子道:
“顾氏的父亲,可是两次前往北方,抵御楼国的强敌了。今年为禁军将军们筹集粮草,顾家也是咱们这个村子里,给的粮食最多的人家。您就行个方便。”
黑衣男子虽不乐意,却也不好不给徐家人的面子,只好应了声儿:
“也好。”
最近知县大人也挺忙的,一是要派人守在兰江边,一旦发现哪艘货船,或者是客船停靠,就要及时去查看。
以免有楼国的细作混进来,祸害了锦霞州的百姓们,那就麻烦了。
但也不能强行的不让船只停靠,主要是今上对锦霞州的百姓们,还是很关心的。买走了一些新的谷子,就让禁军将士们,送了点面粉到这边来。
知县大人收到了,徐大人写来的书信,受徐大人的托付,就在暗中派人看守。免得有些跟在知府大人身边的人们,等到运送面粉的船只一停靠,就把船上装着的面粉给搬走了。
所以关于顾家和罗家之间的事,他们还真没什么闲心来管。
奈何知县大人跟他说了,“徐大人就是顾家庄的人,而那个被水牛撞伤了的顾小丫儿,又是得到过皇上的赏赐的人。我等无论有多忙,都得去为顾小丫儿讨回公道。”
他们这才赶来。
秦氏感激地给徐泰他们道谢,随后转身就走出院子,冒着雨一路小跑,赶到菜园子里找祝氏了。
“我要去县衙,你妹妹就交给你照顾了。”秦氏在说话时,从袖袋里取出五两银子,递给了祝氏。
是怕馨兰,又给盈儿带什么好吃的回来,得给点银两馨兰。
反正在最近几天,馨兰带回来的物品,差不多都是赵寻的母亲给的。人家一个来锦霞州讨生活的人,挣钱也不易,总不好白要人家的礼物。
祝氏很是会意,对秦氏说道:
“娘,您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妹妹的。”
只是不放心让秦氏一个人去,祝氏提议道:“要不,我去跟钱婆婆说声儿,让她陪您一起去。”
钱氏和他们是多年的邻居了,而婆婆在这些年里,一直都和钱婆婆相处得不错。所以才这么说。
“娘只是去跟冯氏理论,很快就会回来。你别担心。”秦氏知道冯氏很过分,但为了女儿,她没什么好顾虑的。
祝氏跟着秦氏跑回了家,慌忙进屋找了把伞,把秦氏送到村口。见到秦氏坐着牛车走远了,她才回到家。
没了秦氏在家吃饭,祝氏也准备了一桌饭菜,给顾盈盈端到房间,好让小姑一样的都吃点。
顾盈盈在心里为秦氏感到担忧,知道娘没怎么去过县衙那种地方,而且在面对强势的冯氏之时,少不了会吃亏。
心里一藏着事儿,哪怕就是面对一桌的美味佳肴,也没胃口。但为了不让二嫂担忧,只好硬着头皮喝了碗排骨汤。
祝氏只见顾盈盈才喝了碗汤,都不吃饭,也不说吃块儿鱼补一补,就赶紧帮顾盈盈夹了块儿鱼。
“吃块儿鱼,这可是邻居钱婆婆送来的,今早才打起来的,可新鲜啦。”
“二嫂,我真的吃不下了。”顾盈盈见到祝氏这么累,也在心里感到过意不去。却是因为躺在床i上,就不方便为祝氏夹菜,只能劝二嫂多吃点。
祝氏轻声叹息。
郎君不在家的这些日子里,不管是婆婆,还不小姑,都受累了。为自己在答应了郎君,要帮他照顾好家里人的,却没能照顾好这事,心存愧疚。
只见祝氏吃不下,顾盈盈难免感到心痛,端着碗对祝氏说:“要不,我再喝一碗鲫鱼汤。二嫂也喝点汤,吃点肉,好歹也陪我吃点。”
这么一说,她就见到祝氏端起碗,自己在夹菜吃了。不禁在心里舒了口气。
当晚,秦氏回来了,却带了话,说是徐馨兰这两天都留在府城,暂时不能过来陪着。至于在去了县衙后,是如何跟冯氏理论的,也都跟顾盈盈提了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