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在石亭之战,斩杀万人,并且通过这一战直接将自己放在了江东乃至天下臣子荣誉的最顶峰。
也算是达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文人,读书人所有的梦想。
但是同样也是这件事情,他带领着江东之人彻底的完成了江东掌权派系的转变。
从当年的淮泗将领掌兵,流亡士族为文变成了江东本土士族正式执掌江东文武的局面。
这是在政治上,孙权彻底的向江东士族妥协的后果。
当然,这个过程他采取的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
用这种办法虽然很慢,但是成功避免了淮泗将领与流亡士族的激烈反抗。
当然了,我们也要看看这些人之中都有谁啊。
先说淮泗将领,这基本上就是程普,黄盖,陈武,蒋钦周泰这些人。
当然,这里面我不知道要不要将韩当算进去,毕竟这家伙是幽州人...
这群人的首领,其实是周瑜,不要怀疑就是周瑜。
毕竟你如果深究周瑜和孙策之间的过往,你就明白为什么孙策和周瑜关系好了。
就孙策最惨的时候,自己亲爹挂了,家将都没了,家人被驱逐了,还有一群老爹留下来的仇人对他们虎视眈眈。
自家亲戚也信不过,唯一一个能够帮上忙的莽夫孙河还是他爹的干儿子。
什么三老将,什么旧部,有个屁!
全都不在他身边,最后带着家人四处漂泊,还是家世地位十分高的周瑜在这个时候为他伸出了橄榄枝。
直接选择了将他和他的家人安顿,将他的父亲安葬,然后陪着他一同成长。
之后更是在孙策一无所有的时候,说服了自己的长辈,大力投资给啥都没有,甚至连自立都算不上的孙策身上。
那个时候孙策身边可以依靠的人真的不多。
一个孙河,一个吕岱,一个周瑜仅此而已。
其中周瑜,那可是妥妥的亲朋友!好兄弟。
你们但凡有这么一个人当朋友,睡着了都能笑醒!
除了淮泗将领之外,还有流亡士族,这些人就是因为中原战乱从而逃难到了江东的那些人。
比如徐州大屠杀时期和家人失散并且逃到了江东的诸葛瑾,比如步骘,比如二张等等。
这些人呢,毫无疑问就是以二张为主的。
这也是为什么孙策死之前没有将自己的弟弟托付给三老将和那所谓的吕岱孙河,不是托付给了孙家和吴家。
反倒是给了周瑜和张昭。
因为只要他们两个不乱来,当初的江东就不会真的出现大问题。
而这也是江东四大都督的变迁。
第一任江东大都督给了淮泗将领之首,孙策的铁杆兄弟周瑜。
第二任大都督呢,给了一个和所有人都有点关系,并且关系不错的鲁肃。
被戏称之为老好人的鲁肃并不只是因为《三国演义》而已,因为这个家伙的性格,他的确是老好人的性格。
无论是以周瑜为首的淮泗派系还是以二张为首的流浪士族,亦或者是江东本土士族来说。
鲁肃和他们都有点关系,而且他们关系还不错,他似乎水都没有的罪过,似乎对谁都很好一样。
所以第二任大都督在周瑜之后为了安抚局面,就给了鲁肃。
但是等到鲁肃结束之后,孙权的地位已经初步稳固了,加上江东局势的变化,所以选择了一个和第二任完全不同的人。
那就是和三大派系一个都不认识的北方汉子,吕蒙。
这个汝南人资格足够,勇猛足够,之后的能力也足够。
但就是和三排没啥关系,他能够混到大都督的位置上,说实话,有点扯淡。
不过,这也说明了孙权的本事到了这个地步了,这才是吕蒙这个三不沾可以上位的原因。
当然了,在这个阶段才是孙权权利的巅峰士气,那个时候他麾下人才济济,同样也是大权在握。
可正所谓触底反弹啊,到了这个地步了,江东士族们当然不会去坐以待毙的。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反攻!
等到了第四代江东大都督的时候,丞相是江东士族的顾雍,大都督大将军是陆逊,此时的江东文武已经全部落入了江东本土世家的手中。
关于这个阶段其实倒也没什么,很多对三国有所研究的学者都曾经说过这些事情,而且他们说的虽然看似不同,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利用他们已有的资源和地位,依靠联姻去拉拢外来之人,然后在互相之间联合起来。
从而慢慢的掌控了大权。
但是到了这一步,孙权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斗争其实很快就开始了。
同样作为江东代言人之一,陆逊也是有着自己的本事和算计的。
在江东本土世家掌权到诉孙权妥协,以及最后反攻的这个过程,陆逊是有着一系列的算计的。
首先就是第一个。
孙权派遣了诸葛直他们去找夷州,嗯就是现在的宝岛。
然后陆逊看了看孙权,没利益没必要。
当然了,这句话放在现在肯定是错的,但是你直接跨越一千八百年,这事儿你也有点过分。
但是对于那个时代来说,陆逊没有说错。
因为等到他们大军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病的病伤的伤,大军都要没人了,最后战利品呢?
俘虏了大概数千人罢了。
那是妥妥的得不偿失。
之后孙权还是不死心,这一次他打算去找一找辽东公孙渊,联合的同时还能买马。
本来呢,公孙家已经和江东在一起了,结果看着曹魏比较强大,干脆就刘把江东甩了然后跟了曹魏混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