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三国,惊叹于曹孟德的英雄霸气,赞叹于刘玄德的百折不挠,无奈于孙仲谋的亦正亦邪。
又有江东美周郎英年早逝,诸葛孔明的壮志难酬,荆州关云长的桃源梦断,营帐中张益德的血洒当场。
有太多太多的英雄无奈,也有太多太多的经典难忘怀。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
那就是时间。
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是有着时间的概念。
第一次让我在三国感觉到时间的概念就是刘备了。
他的那一句“髀肉复生”道尽了他作为一个中年男人的心酸无奈。
奔波大半生,仍然还是寄人篱下被人忌惮重重,最后落得一个无可奈何。
这是何等无奈,何等可笑,又何等的像是我们这个世界里面的那些被生活压垮的男人。
说实话,现实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
那就是为什么好事难做,因为利少,难成,时间久。
那么这句话换到刘备的身上同样非常的适用。
他在请出来诸葛孔明的时候都已经虚岁四十七了,等到他真正混到了半个荆州之主的时候,他都已经五十岁了。
说句不好听的,虽然说古代人的生命并没有我们被忽悠的那么短暂。
但就算是放到现在,他这个征战半生的家伙,恐怕也感觉自己没多久的活头了。
如果将他对自己人生的认知比作手机电量的话,恐怕他现在觉得自己已经低电量报警了。
还是第二次报警的那种。
面对着这种情况,隆中对的第二个关键问题让他无法听从了。
那就是——天下有变!
荆州,益州不过就是刘备需要夺走的地方,或者说是他的踏板和底气。
但是有了这个不代表他就有了天下的。
他如何能够夺走天下?
不是一味的强攻,那是姜维,不是诸葛孔明。
想要靠着两个州,甚至还没有两个州的地盘去翻身夺走天下,那么就一定要找准时机,也就是所谓的天时。
这就是隆中对的第二个关键点,在完成了前期部署之后不是要我们去攻略天下的。
是修整自己,是好好的给自己积攒时间和机会,然后等待着,等待着天下出现变化的那一刻。
然后悍然出兵,逆风翻盘。
这才是天下有变的全部,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
这话有你问题么?
这话当然没问题,这就是上上之策啊,但有时候为什么人们不喜欢上上之策?
因为这个东西是真的好,但是真的我没办法啊。
刘备都五十了,他连前奏都没搞定呢,他上哪儿再去弄这个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去。
所以他不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好东西么?
他知道。
可是他知道又能够怎么样呢,他根本做不到自己长生不死,甚至连长命百岁他都做不到。
他又如何能够按照隆中对的上策来行事?
可我们带着这个想法去看待庞统和法正两个人。
庞统为什么能够和诸葛孔明齐名,为什么能够得到周公瑾的看重,为何能够让刘备这么的喜欢。
因为他的计策之中,无不透露出来一种感觉,那就是“诡”。
你就看看庞统给刘备出的那些计策,他就没有一个能够拿到台面上的。
如果那个时代有短信邮件的话,庞统以这种方式将自己的计谋发给了刘备,刘备看完之后第一件事情绝对是将它们全部删除,彻底的粉碎邮件。
为什么?
这玩意漏出去,实在是有损公司形象,简直就是重大公关危机啊。
比如刘备刚刚入川的时候涪城相会,庞统就在此之前找到了刘备提出来了自己的计划。
“老大你看啊,咱们是待人过来帮忙的,所以那刘璋为了表示表示,他肯定得带人过来亲自迎接咱们啊。
别犹豫,弄他!
直接相会的时候就把他给弄了,然后咱们就用刘璋威胁西川,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弄掉西川。
搞不搞!”
就刘备听到了这算计,他也是被惊的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才好,只能乐呵呵的说句,不搞不搞。
这玩意太吓人了点也。
然后这一个计策没听从,庞统不着急,她又出了一条计策。
“老大之前不听我的肯定是害怕抓了刘璋不管用,咱们不怕。
现在刘璋带人回去,他们定然以为咱们不会动手了。
现在带着人去成都,直接夜袭成都,一战拿下成都,将刘璋全家老小都给他摁住。
搞不搞!”
刘备可能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个玩意,这一次他还是不敢听。
毕竟他想着的是借助张鲁去弄汉中,然后图谋益州,结果自家军师这算计,张鲁的毛都还没见着呢就要干自己兄弟。
这玩意受不了啊。
所以这条计策他还是放弃了。
结果呢,他的那点算计还是没有瞒得过刘璋,然后刘备被动了,被人夹住了。
这个时候庞统也看明白了自家主公的性格,这不是不着急,是还没到事儿头上啊。
得,这一次可是到事儿上了,他没得选了吧。
“老大,现在要么你直接去成都,不过这成功率可不高啊。
要么咱们退回去,咱们回荆州再想办法,不过这再进来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最后就是,咱们忽悠忽悠。
趁着白水关那俩二货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兄弟我带人把他们诓过来。
然后找个理由弄死他们!”
这一回,刘备听了。
但是再进攻西川的时候,刘备还是担心,毕竟自己仁义了一辈子啊,虽然他也知道自己没办法不这么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