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天下第一谋士,朱棣的妖僧

杨曦虽然在胡寅的劝解之后没有任何的好转,心情仍然是那么的难受。

但是平心而论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此时的杨曦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什么他从进入这个事件之后就感觉怪异,因为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孩子的脸。

他的父母,对他保护的真的很好。

可是他们却是慢慢的将这些保护一层一层的撕扯下来,仿佛丝毫不在意这种局面是不是一个孩子所能应付的了的。

同时,杨曦在一场宿醉之后也开始继续起来了自己的直播生涯。

他知道自己应该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他就是个普通人,他也需要为了衣食住行奋斗,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那些多愁善感的事情。

而在这个时间,“找到”了熟人的陈光年也继续开始了自己的直播。

“朱棣已经说过了,能力实力想法都是极好的,虽有功有过但毕竟人无完人,便是皇帝也是如此。

不过这人虽然没有完人,但是谋士却是真的有完美的谋士。

那就是一代妖僧,道衍和尚,驻地麾下首席谋士姚广孝了。

甚至有人将他评定为古今天下第一谋士。

这个....如果说仅仅是谋士,也就是刘伯温,郭嘉,张良这同一类幕僚谋士的话。

姚广孝的确是担得起这个称呼。

因为他几乎满足了一个人对于谋士的所有想象了。

作为幕僚谋士,那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胸怀韬略一计可定天下,功成之后还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洒脱。

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然后你会发现无论是张良陈平郭嘉还是刘伯温,他们全都没有全部满足这些。

但是,姚广孝满足了!

朱棣成功的第三大原因,黑衣宰相,妖僧姚广孝。

这并不是在对他吹嘘,而是他真的值得,这个家伙不是怪才了,这是个妖孽。

虽然他和王猛高颖诸葛亮这种全能型文官不同,但是在谋士这个团体里面,他已经将自己开发到了极致的状态。

在《明史》之中我们能够从一句话里面就发现他的恐怖。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

这里面你只需要挑字儿就知道他的博学程度了。

医家出身,佛道双修,兼顾阴阳,术数,而且一定还有兵家这个你说没有你自己都不信。

同时,广孝少好学,工诗。与王宾、高启、杨孟载友善。宋濂、苏伯衡亦推奖之。

也就是说他还是个诗书双绝,并且和解缙等人一起纂修过《永乐大典》这门千古奇书。

就单单在博学程度上面,他可以说一人秒掉了其他所有人,全才,这就是真正的全才。

如果姚广孝见到了其他朝代的所有谋士类幕僚,他应该可以满脸笑容的说上一句。

你们会的我全会,你们不会的我还会,阿弥陀佛。

而且单纯对比其地位,作为汉初的张良是留侯,在功臣排名上也是已经靠后了。

而明初的刘伯温已经说过了,他到了就是个倒数第二诚意伯,论俸禄他也就是李善长的五个点。

对比他们再看看妖僧姚广孝,朱棣给他的封赏不可谓不丰厚。

官至正二品太子少师,然后追封了正一品的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

最后还把他放到了太庙里面。

说实话进入太庙这个可能看着不太显眼,毕竟郭嘉都能够进入魏国太庙之中去。

但是姚广孝可是唯一一名进入到朱棣身边的文臣....

就这所有,姚广孝在下面看到了那些同行的话,恐怕还是得说一句,都是同行衬托,阿弥陀佛。

姚广孝能够得到如此高的地位,其原因也是有很多的。

比如他的运气很好,这个是实话。

无论是明史还是民间传说,都有这种说法,那就是姚广孝是朱棣的唯一谋士。

用官方的话来说就是,帝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

说的直白点就是朱棣当年还是一个藩王的时候,他早年的这段时间身边全都是一群莽夫。

就这么一个文化人给他出谋划策。

而姚广孝是不是只有这么一个运气好的原因,导致了他的地位如此之高?

这当然不是,这怎么可能呢。

他真正能够做到这一步的最大原因就是他和其他各个朝代的谋士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为一名纯谋士,他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辅佐型人才,献计献策的幕僚罢了,让他出出主意也就是极致了。

你如果让他去指挥大军,或者说让他去带兵冲锋打仗,他如果做到了那就是另一类人了。

比如王猛高颖诸葛亮这一类的。

而姚广孝和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他不是出主意,他让催生一个主意!

其他谋士出谋划策是因为他们的老大在针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个想法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

然后谋士出主意让老大决定这件事情这么做靠不靠谱。

而姚广孝不同,他不需要等到老板有这个想法了然后选择给朱棣出这个主意。

他是直接帮助朱棣产生一下这个想法!

换而言之,他是始作俑者!

从他最开始和朱棣相遇相识开始,他就敢直接和朱棣说,要给他送顶带颜色的帽子!

当然,肯定不是绿色。

而是代表着特殊意义的白帽子。

之后的日子里,那是天天说日日说,没完没了的说了好几年,就一件事情。

你得自立山头啊,你不能在这里跟着混啊。

你可不同于其他人,你得自己吃自己的,自立山头自己当老大,等到事情有变,你就牛了。

就这么一个和尚,你别说他是妖僧,这就是个祸害啊。

那时候朱元璋还活得好好的,他就忽悠着朱棣要出去找机会单干,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可以说所谓靖难,这从始至终都是这老和尚捣鼓出来的。

至于朱允炆,黄子澄,哪怕是方孝孺,这都只算是推动者,其实我甚至都感觉就算是没有这几个货,或者说这几个货不这么干。

这个老和尚也得弄出来靖难。

而且这件事情还只是开始!”

喜欢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请大家收藏:(www.wenjianwu.com)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文剑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