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方孝孺——朱棣对与错(一)

“提起方孝孺,现在绝大多数的几个说法就是,方孝孺愚忠害死了家人。

或者说他时运不济,大明初期重法轻儒,方孝孺壮志未酬被一直闲置。

直到朱允炆即位之后推崇仁政德治之后才算是和方孝孺尿到了一个壶里面。

而方孝孺为了能够报答朱允炆,所以搭理帮助朱允炆削藩,巩固皇权,结果操之过急等等。

最后他死了之后,也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动荡,说到底还是更加在意朱棣的功绩。

他方孝孺最多就是一个愚忠罢了。

这个说法呢,先不说对于方孝孺对不对,这里面满满全都是BUG啊。

首先就是,大明初期没有重法轻儒,或者说压根就不重法,这就涉及到法家和法律了。

你不能说他用严苛峻法那就是重法家,那你要这么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他也没有重用儒家之道啊。

到了他们还是走的黄老之道,儒法并行的。

为什么朱元璋重律法,导致了律法十分的严苛。

这个和他妄杀功臣没啥大关系,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动手,你看看前期蓝玉他们,玩的多么欢乐啊。

要是重法家,蓝玉还用等到朱标没了?

炮轰自家城池的时候他就没了。

说到底朱元璋是个爱民的人,哪怕是说他暴虐,严苛,那也是对待官员,而不是对待百姓。

毕竟他是从元朝手底下接过来的这个天下,你不能学商纣王让一群已经明知道有大问题的奴隶囚徒去治理地方。

你也不能让一群连路都分不清的人去治理地方。

治理天下的人还是当年元朝的那些人,他也需要拉拢那些人,毕竟前面打仗呢,后面需要他们这些官吏去给他筹措粮草。

去押送粮草辎重去前线。

这些人还有用处,朱元璋得用他们,甚至前几年还得对他们怀柔,这就导致了这群人的心里吧有点那种小确幸。

哎呀,你看看。

不管谁登基了,我们还是很重要的。

本来当年元顺帝就玩的很花,这群官吏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朱元璋接盘的时候,这群良莠不齐的官吏,你没办法骑驴找马呗。

还有跟着他打天下的那些人,将校官吏,我好不容易跟着自家大哥坐天下了。

你还不让我享受享受啊!

老朱定的那个俸禄那个低啊,跋扈和贪污的人就有点多了,出身贫民的朱元璋也就很自然的表示自己看不下去了。

那么既然看不下去了,咱们就得制止,怎么制止?

大诰!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还有鼓励百姓告官的,还有鼓励上访的。

各种各样的办法,就是要给百姓来一条活路啊。

这个时候严苛峻法是对百姓的么?

就如同现在说道德是在限制平头老百姓的,这就是胡扯蛋一样了。

你告诉我那个时候和百姓有关的律法有多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就在地里刨食儿,你翻遍了洪武年间的律法,你也找不到有几条能够限制住他们的生活的。

就如同道德一样,仓禀足而知礼仪,你这饭先吃饱了你再说道德。

是有钱有势有律师的容易卡着法律边缘啊,还是你这个拘留十五天工作都没了的能卡着法律边缘触碰道德啊。

对吧,这就是不讲理了。

所以朱元璋重法是说的重严苛峻法,压制官吏豪强,至于儒家。

他坚定的支持宋元传过来的程朱理学,在科举上也是儒家居多,让自己的太子学习的也是儒家的典籍东西。

甚至将宋濂请到了朱标的身边。

为的是什么?

电视剧《朱元璋》里面有一个场景特别的好。

朱元璋手持荆棘告诉朱棣,他要替他解决路上的所有荆棘,他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好父亲。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性格就不是和他一路上的人,让朱标和他杀伐果断,那就是扯淡。

与其这样,不如坏人他来做,等到朱标上位之后再行仁政就是了。

所以朱元璋不是不看重儒学,也不是不想行仁政教化,而是他对方孝孺说的那句话。

还不是你出现的时候。

方孝孺是个文人,他算是朱标的师兄弟,他也跟随宋濂学习并且还是宋濂最为得意的那个门徒。

不过他却是不喜欢诗词文章,他喜欢去做那真正的治国之人,并且去宣扬自己的治国之道。

他最惨的时候家里断粮数天,不过他对此觉得这很正常,不影响他学习。

可以说在人品上,他是一个从小就没得挑的人。

那么在仕途上,他是不是就真的不顺。

其实不是,他和朱元璋很熟,或者说朱元璋对他很熟。

他家世代书香门第,他爹方克勤就是天才,而是还是济宁知府,当年因为空印案牵连而死。

这里面在史书上他是被污蔑的,不过这也不重要了,这明初的几个案子,牵连之人大部分都算是冤枉,政治需要罢了。

方孝孺并没有因为他父亲的案子而牵连。

洪武十五年的时候,翰林院待制吴沉还有揭枢的推荐,被朱元璋召见。

然后营销号出现了,说朱元璋没有用他,将他遣送回老家了。

但是这却是忘记了最重要的一句话,那就是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朱元璋对他的感觉很好,因为后面在朱元璋时期举报成风,有人把方孝孺牵连进去,然后朱元璋在阅览的时候,看到了方孝孺的名字,立刻将他划去了。

从这里面,你们也就能够看出来了,朱元璋对他的感觉是真的不错,而且极大的可能是,他想讲这个人留给自己的儿子。

就如同之前说的那个样子,朱元璋不是不用儒家,也不是不用儒道,不喜欢儒道。

只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再次被举荐到了朱元璋这里,而面对这个已经是声名鹊起的家伙。

朱元璋最后同样给出来了这么一句评价。

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说法。”

喜欢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请大家收藏:(www.wenjianwu.com)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文剑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