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

立于高台上的诸葛亮,望着糜旸驾驶着骏马,引领着一批批的汉军走出大营,朝着郿县的方向前去。

目光流转之下,脸上带笑的诸葛亮,心情却是复杂的。

有期待,却亦有着几分担忧。

虽说诸葛亮对糜旸有信心,他心里也认可糜旸的战术。

可糜旸带走的是大汉将近七成的精锐,糜旸要去做的更是一件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连诸葛亮也不能笃定,糜旸一定会取得成功。

无法笃定,心中自然就会有着担忧。

不过担忧是有,可诸葛亮心中期待的情绪却远远大于担忧。

诸葛亮笑着对身后的蒋琬言道:“你素来敬仰成汤事迹,今日不就亲眼见到了吗?”

诸葛亮的话让蒋琬也笑了起来。

在一开始时,蒋琬与黄权等人的想法一样,都想着一定要劝住糜旸这大胆的想法。

但在见过今日的情景后,只要心中有着热血,只要心中有着大汉,那么没人心中会再有劝阻之意了。

而正如诸葛亮所说,糜旸今日做的事,与历史上一件着名的事件很相似——那便是汤誓。

据《尚书》记载当年成汤讨伐夏桀时,由于夏朝主力尚在,诸位诸侯齐集的军队心中是有着深深忧虑的。

为了稳定军心,成汤在鸣条于临战之前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在誓师大会上成汤与今日的糜旸一般,发出了着名的誓词。

正是那篇慷慨激昂的誓词,加上成汤的个人威望,才让诸侯联军军心稳固,从而在后来的大战中一举击溃夏朝主力,推翻了夏桀的暴政。

想起《尚书》中的记载,再回忆起方才的场景,蒋琬只觉得一桩夙愿在他的心中完成了。

当然蒋琬心中还有着自己的想法。

“今日不止见成汤之誓,更见韩侯背水一战之英姿也。”

蒋琬的感慨令诸葛亮一怔,然后便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

然也然也。

蒋琬口中的韩侯,指的便是当年协助刘邦定鼎天下的汉大将军韩信。

尽管韩信最后以罪人之身伏法,可他在世时为大汉立下的功绩,却一直是后世人都无比敬仰的事迹。

在那诸多事迹中,背水一战无疑是格外着名的一件。

同样的看似不可能,但同样的义无反顾。

大笑之后诸葛亮张开掌心,看着手中未曾抹去的“汤誓”二字,他再定睛看向糜旸那若隐若现在众军中起伏的身影。

他的徒弟前去为大汉重立山河了,那身为师父的他,就势必要好好为他守好这后路。

为大汉守住这命脉!

想到这诸葛亮翻手紧紧握住掌心,他带着蒋琬从高台上走下。

糜旸的大军一走,接下来陈仓多的是风云。

只是若没有风云相助,卧龙又怎么翱翔于天际呢?

陈仓,不一定会一直在魏军手中。

在率军走出数里后,由于背后密林的遮挡,糜旸再次望向后方时,他已然无法再看到那道立于高台上的渊然身影。

但想起诸葛亮在他临走前赠他的一句话,糜旸的心中就充满着安定。

那句话是:“大胆且去,你的背后有为师。”

寥寥数字,却给糜旸带来数万大军都不曾带给他的安全感。

见望不到诸葛亮的身影后,糜旸猛然回头,现在他的眼中只有前方,只有长安。

“全军加速前进,孤要曹真猝不及防!”

糜旸的话快速转化为军令传遍全军,在这道军令下,将近十万汉军行军的速度已然提到极致。

长安,我们来咯!

...

在陈仓百里之外的郿县中,曹真与一众心腹将领,还在探讨着赵云率上万骑军来到城外的目的。

前几日赵云连续攻破郿县外的七道魏军军寨后,他并未再有新的行动。

赵云只是率着上万骑军游曳在郿县外,一时往东,一时往西,好似赵云是带着这上万汉军骑军来踏青的。

赵云这一副悠闲的作态,让城内的曹真等人更加摸不着头脑。

哪怕曹真召来刘晔问计,刘晔也无法猜出赵云,或者说糜旸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当下曹真收到的情报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汉军的主力正在围困陈仓,另一个便是郿县外有上万汉军骑军游荡。

这两个情报,一个是在魏军诸将的推测之中,一个却在魏军诸将的意料之外。

当这两个矛盾的情报汇总在一起后,曹真及魏军诸将是会产生很多推测的。

难道糜旸是想围点打援?

或者说糜旸派出赵云的目的,在于彻底阻断魏军对陈仓的救援之路?

当然还有着一种可能,那便是糜旸想要分兵奇袭长安。

目前这三种推测,占据着主流。

而在这三种推测中,尽管第三种猜测相比于前两种可能性并不大,但曹真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分出了不少的兵力前往长安。

分兵之下,目前在郿县内的魏军,只有两万左右。

至于要是糜旸的目的是前两种的话,那曹真反而显得安心了。

因为他是绝对不可能派军去救援陈仓的——陈仓城本就是他根据当下战局,抛出的一枚要舍弃的诱饵。

现在这诱饵已经将汉军主力拖住,他又怎么可能违背初衷,打乱布局呢?

只是虽然对军中三种主流的猜测,都有着相应的对策。

可一日不真正得知糜旸的意图,曹真的内心还是如被压上了一颗重逾千斤的秤砣一般,沉重的心情压的他难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