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镇反复叮咛不让李宁咏和晏琳住在一起,这是什么情况?”
黎陵秋走出王桥办公室后,开始琢磨起王桥今天不同于以往的反应。以往,王桥处事颇有大将之风,抓大事,抓重要环节,一般环节、小事就放手让大家去做,并不干涉。今天则是事无巨细反复考虑下派女干部晏琳的住处,更奇怪的是明显不希望晏琳和李宁咏住在一起,虽然说晏琳是省委办公厅的人,也不至于此。
黎陵秋学历不高,年龄也不算大,但是能从基层干起,在三十来岁就成为城关镇党委副书记,情商自然不会差。其思维如天空中的闪电,开始四面八方伸出触角,居然找到了一些真相。
“王镇和晏琳是同学,莫非,他们曾经有故事?绝对有故事,否则王镇不会如此小心。他这个年纪轻,城府深,原本将私人感情隐藏得好好的,这一次突发的意外碰面让原本属于私人的情感不小心暴露了出来。”
尽管王桥对这个‘故事’没有只言片语,但是凭着对王桥的了解,黎陵秋还是凭着女人的细腻和敏感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觉得王桥和晏琳之间应该有故事,而且有故事的可能性学很高。
她在谈话之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原因很简单,是被省委办公厅常委办公室和城关镇在层级上的巨大差距蒙住了双眼。在大家心目中,这两个层级的人不可能发生男女关系。尽管王桥在昌东县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可是放在省委办公厅,这个年龄的正科级干部多如牛毛,实在算不了什么。
王桥反复叮嘱才引得黎陵秋朝男女关系方面去思考,有了这个想法就如用刀划开纸作的窗,发现了一个未曾注意到的事实:“晏琳的父亲是红旗厂厂长,她在静州读书长大,与王桥是同学。王桥读书时成绩优秀,人又长得帅,为什么不能和晏琳有男女私情。”
她不断地分析:“后来他们分了手,绝对是因为家里的原因,晏琳爸爸是红旗厂一把手,王镇父亲是普通农民,两家人有代沟,这肯定就是他们分手的主要原因。”
她又想道:“现在王镇发展得这样好,晏家会不会改变看法?还是有可能的,特别是在一起工作一年,完全可以旧情复发。”
这个新发现让黎陵秋充满了窥视的快乐。
在黎陵秋脑海里,王桥和晏琳、王桥和李宁咏、晏琳和李宁咏就如几组相片,不断地并排着浮现出来,清晰异常。
客观地说,李宁咏和晏琳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不管是将李宁咏和王桥放在一起,还是将晏琳和王桥放在一起都完全没有违和感,甚至都能从其中看出一些夫妻相。
从情感上来说,黎陵秋更亲近于李宁咏,李宁咏在昌东工作过,父亲是邱老虎,可以算作是昌东本地人,相较而言,晏琳更如一个从天而降的侵入者。
因为发现秘密而显得暗自兴奋的黎陵秋叫上宣传干部杜芳,为晏琳寻找住宿之所。
昌东是一个流动人口不多的平静小城。这些年随着交通、商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有了流动人口,出租房市场才慢慢兴起。
黎陵秋和杜芳以城关镇政府为基准点,一圈一圈寻找合适的住房。花费了两个多小时,最终在距离城关镇直线距离约三百米处的天燃气公司家属院找到一套出租房,四楼,三室一厅。房子虽然大了一些,费用高了一些,但是条件较好,安全有了保证。
租到房子以后,黎陵秋特意给王桥打去电话,报告了房屋基本情况。
王桥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到过天燃气公司家属院,对这套房子的环境和安全性还是满意的,道:“可以,这个地方选得不错。房子里需要什么东西都是小事,就不要给你打电话了,你自己安排。”
黎陵秋又问道:“是否需要给李宁咏租一套房子?”
王桥道:“我觉得不必。你也可以先打电话征求她的意见?”
黎陵秋先打手机电话号码,结果手机关机。
宣传干部杜芳立刻就给县委宣传部办公室打去电话,要来了李宁咏办公室电话。
黎陵秋打通了办公室电话,听到了一个以前在“昌东故事”中就经常能够听到的声音。在那一瞬间,黎陵秋感觉发生了时空转移,仿佛又回到了“昌东故事”初播时的情景。
那时黎陵秋还是城关镇宣传委员,由于<昌东故事>每期除了主要故事以后,还有一个<昌东掠影>的分栏目,长期给昌东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找刺,规划、建设具有相当专业性,电视台年轻记者不懂专业和政策,很难找到破绽,就算找到以后,也经常被一串建筑术语蒙住。但是管理是摆在大家面前的,管理中出现问题一目了然,大家都清楚。因此,在《昌东掠影》分栏目中就经常有关于城关镇的负面报道。
黎陵秋的责任就是发现负面报道,一方面是及时通报给班子成员,由分管领导组织改正;另一方面还要与电视台沟通,尽量少上过于尖锐的“掠影”,就算上了,后续报道也要客观公正一些,至少要有利于城关镇。
黎陵秋于是成为了昌东故事的忠实观众,与李宁咏有多有接触。
后来,李宁咏上调到了静州电视台,昌东故事缺少一位漂亮的、敢作敢为的女编导兼女记者,变得很平庸,后来从昌东电视台自制节目中消失。正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昌东故事”移植成为“静州故事”以后,变成了静州电视台自制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栏目,甚至超过了静州新闻联播。
黎陵秋打通了电话,道:“喂,你好,我是昌东城关镇的。”
还没有自报家门,李宁咏就听出了声音,道:“你是黎姐吧,我是李宁咏。”
黎陵秋道:“宁咏,你到城关镇来挂职锻炼,是否需要租房子,如果需要,我们这边就安排。”她以前都是称呼李宁咏为“小李”,如今李宁咏调到了市委宣传部,再称呼‘小李’不太妥当,于是就将‘小李’的称呼改成了更为亲昵的“宁咏”。
这一声“宁咏”,迅速拉近了黎陵秋和李宁咏的关系。
省里那份《关于做好2001年省直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是直接下发到静州市委和昌东县委,又由昌东县委转给了城关镇党委,静州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并没有收到这份文件。因此,李宁咏还不知道在省委办公厅工作的晏琳将要到城关镇挂职党委副书记。她就对黎陵秋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道:“我就不用了,土生土长的昌东人,哪里需要租房子,我就住在家里。”
黎陵秋又道:“明天开大会,开了大会宁咏就要到城关镇工作。宁咏有什么需要就给我打电话,我竭诚为挂职干部做好服务工作。”
李宁咏咯咯笑道:“黎姐太客气了。我是青桥村支部副书记,你是城关镇党委副书记,你是我的垂直领导,我会在你的领导下认真工作。文件里说得很清楚:乡镇党委要将挂职干部与本单位干部一样对待,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黎陵秋笑道:“宁咏是宣传部领导,我们会剥削你的劳动力的,肯定不会只让你仅仅当一个村支书。”
李宁咏道:“乐意为黎姐效劳。只不过你们那个镇长对宣传口熟悉得很,能调动的媒体多得很,我想效劳也没有机会。”
黎陵秋道:“放心吧,肯定会有很多事情让你做。”
与李宁咏通话以后,黎陵秋马上给王桥回了一个电话,道:“王镇,我刚才给李宁咏打了电话,她明确表示不需要租房子。”
“嗯。”王桥又道:“明天我们要到静州开会,县里吉书记、牛书记和王部长参加,早上七点半出发,不要迟到了。”
黎陵秋道:“到时我给你打电话,免得睡过头了。”
王桥道:“我每天都会按时起床锻炼身体,绝对不会错过时间。”
黎陵秋道:“那我明天七点钟坐车到电力局家属院等你,然后一起到静州。”
明天会后要在会场上将晏琳和李宁咏一起接回来,所以城关镇就准备开两辆车到静州。黎陵秋乘坐能放行李的越野车,顺便将两个女子一起接回来。
王桥打定主意,开完会以后就直接去看一看杨琏,先回避一下,免得晏琳和李宁咏同时出现在面前很尴尬。
静州市委高度重视省直机关下派干部和市直机关下派干部两件事情,经过研究后,将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做,取名为深化走基层工作大会,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会议在静州大礼堂召开,静州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全体参加。参加者还有省直机关单位送挂职干部的领导、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各县县委主要领导、分管副书记和组织部长、以及接收下派干部单位主要负责人。
这个会的规格和规模都很高,说明静州市委对“走基层”活动高度重视,这让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兵感到十分满意。
昌东县城关镇的位置在大礼堂靠后靠边的地方,与王桥相邻而坐的是阳和镇党委书记程岭跃。
程岭跃与王桥是在处置阳和镇垃圾场时结下的关系,算得上老熟人。寒暄两句后,程岭跃道:“城关镇分来了几个?”
王桥道“我们分来了两个,省委办公室一个,市委宣传部一个。”
程岭跃道:“我们分来了一个,秦真高,在市政府办工作,以前是康正平副市长的秘书。你以前在县政府办主过政,和秦科长有接触吗?”
走上人生快车道的王桥心胸自然变得开阔起来,没有将秦真高当成自己的对手,道:“秦真高是我的大学同学,同班同学。”
程岭跃道:“还有这层关系?那太好了,什么时候大家聚一聚,喝杯酒。”
王桥道:“好了,程书记随时约。”
所有的下派干部都坐在前排,省直机关在前排,市直机关在后排。秦真高左手隔了二个人便是李宁咏,他数次偷偷窥视李宁咏,暗道:“李宁咏这么漂亮的女子,家世又好,为什么非要到城关镇,一颗好白菜又要被猪拱。”
自从康正平走了以后,秦真高一直受到冷落,这一次来到基层,他憋着一股劲,准备做出点成绩,回来后改变现在困难的处境。
(第三百九十六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