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首次朝会

    大汉晏平二年正月。

    不管是穷还是富,都要过个年。大汉皇帝刘协也不例外。

    正月初一,天子率众臣拜祭高祖、世祖庙。正月初八,祭天地,祈求丰收。正月初九,拜祭云台。同日,天子下旨,令杨彪和吕布罢兵,两家共同进朝廷持政。

    这样的一切的政治活动都是在伏完为首的大臣之下进行的。由于杨彪的实力大大衰减,导致弘农杨氏对于雒阳的掌控力度下降了不少,无法对于刘协全面的进行干涉,并且因为吕布几乎是兵临城下的原因,最终杨彪只能是接受了伏完董承等人的调停,表示可以和吕布坐下来商讨些后续的施政问题,不再行兵。

    伏完等人弹冠相庆,大有新年新朝新气象的感觉。

    杨彪身心很是受到了打击,还没有过年呢,就听说病倒了,杨修连忙赶了回去,日夜服侍亲自照料。杨修这个原本是贵公子一般的高等衙内,也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和杨彪两人蜷缩在弘农郡内,是在相互慰籍舔着伤口,还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就不得而知了。

    吕布大军,嗯,也不算是什么大军,反正若是不分辅兵和民夫,也勉勉强强凑起来有一万人吧,开进了雒阳,面见天子刘协,开始新的一段旅程。

    天子刘协没有理会杨彪,他好不容易才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真正的跨出这一步,足足跨了有四五年!

    正月初十,天子刘协在雒阳城头阅军,当然,是阅吕布的军队。旋即刘协回宫接受百官朝贺,正式独自一人高高坐在宝座之上,其心情复杂程度,就跟多年媳妇熬成婆差不多,有喜悦,也有担忧。

    正月十五,天子第一次召开大朝会,议事的焦点主要还是集中在了如何平复天下纷乱,早日回归原有秩序之上。

    中兴,这两个字在刘协心中及其有分量的,包括其父亲汉灵帝也是。当初汉灵帝也是勉力持政了一段时间,也想要将大汉这个失控的马车重新拉回到道路当中来,但是很不幸,最终他还是失败了。

    而现在,刘协要重新捡起这两个字。

    如何才算是完成中兴大业?

    首先便是政令要统一,像现在这样各地郡县各自为政,朝廷政令出不了河南尹的情况是怎么都算不上中兴的,因此面对各地郡县诸侯势力有大有小,分布不均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才能尽快的平定天下?

    “陛下!微臣只需铁骑五千,便可飞驰各地!平定贼乱!”吕布气宇轩昂的说道,“为陛下荡清寰宇,还大汉朗朗乾坤!”吕布认为,只需要伏完等人做好后勤工作,打仗的事情就不需要他们操心了,铁骑五千再加上万余的辅兵民夫,便是一个相当强有力的攻击兵团了,再加上自身的武艺便足够转战南北了。

    “陛下,可先取小郡,积累小胜,汇集兵力,便可为大胜。以微臣之计,当下可先取兖州、青州……”吕布也不是完全空口讲大话,也是有些心中的计较,他的计划很简单也比较实用,就是现在以陛下的名义,讨伐周边的实力比较小一些的郡县,然后一边收缴兵卒,一边积蓄力量,进而和大诸侯决一胜负……

    “吕将军!”伏完皱了皱眉头,不得不出面打断了吕布的高谈阔论。吕布的谋划完全就是在理想状态之下的推断,而实际情况明显复杂得很多,当下二袁分割南北,而吕布计划的先收拾这些小郡县,岂不知这些小郡县基本上就是二袁伸出去的触手,要是真让二袁痛到了,保不住二袁就合兵一处,直接扑杀上门来了!

    但问题是吕布才是自己这一帮子人刚刚找回来的,又不能当面落了吕布的面子,产生了隔阂也未免不美,因此伏完斟酌着说道:“吕将军之策亦或可也,奈何朝中储备不足,粮草无多,实不堪大举征伐……”

    吕布皱着眉,额头中间深深的竖起了三道纹路,看了伏完一眼,迟疑了一下,闭上了嘴,退了回去,按耐住性子不在说话。

    吕布这么多年下来,多少也懂得一些了,既然伏完这么说了,也就多少给伏完一些面子,再争执下去,双方都不好看。

    袁绍是朝廷的敌人,袁术也是,除了这两股势力之外,其它各股势力大体上还算是朝廷可以联合的对象。

    按照吕布他的原本的计划,只需要联合斐潜,就可以集结起大量的骑兵部队,然后先攻击兖州青州一带,搅乱战场,等二袁其中的某一方露出破绽,便可以长驱直入,就像是利刃扎入胸膛一般,直接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取了二袁其中一个的人头再说!

    到时候只要是二袁其中一个倒下,必然天下震动,周边蠢蠢欲动的其他势力,必然会停留下脚步,到时候再回军解决剩下的那个袁氏,天下自然可以轻易的平定。只要袁绍袁术这两个动乱的根源一旦被消灭,中兴大业即可在数年内完成。

    然而伏完认为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立刻举兵,而是先要调整田制和赋税。没有钱粮,就无法打仗,无法平定天下。

    去年河洛受灾,秋收田赋大量减少,再加上地方郡县的赋税基本上全数都截留了,导致朝廷的钱粮减少到了一个及其低下的数值,再加上河洛一带因为之前董卓和李郭的原因,导致人口大量流失,因此必须趁着当下还算是有些余力的时候,安置流民组织生产,增加赋税稳定百姓。

    伏完建议,可以先让河洛的兵卒百姓在周边学习并北的模式开始屯田,利用屯田一方面可以稳固政权,向外表示朝廷追求和平的姿态,消除其戒备心态,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将荒芜的土地重新开拓耕作起来,这样既可以避免小士族豪右无法大规模开荒复耕的困难,又可以让朝廷直接掌控土地,获取足额的赋税和钱粮收入,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情……

    刘协听了,或许是之前在长安时期的窘迫的财政给他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因此当伏完说完策略,刘协思索了片刻之后,便准许了推动伏完的方案,暂时不进行攻略各地,先发展自身的实力,储备钱粮。

    当然,刘协也没有忘了安抚一下吕布,表示只需要吕布操练兵马,很快就有上阵杀敌的机会云云……

    大体方向的策略定了下来之后,不免继续深入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其中有一项事情就和征西将军斐潜扯上了关系,那就是五铢钱和征西通宝。

    原本西汉时期,上林苑的铸钱三官,钟官、辨铜令、均输令,是负责铸造天下钱币的,也曾经一度收回铸造权,但是后来因为各地铸钱利益实在是太大,所以最后皇权不稳固的时候,几乎无法控制私人铸钱,就连皇室血脉,各地王爷都率先挖起大汉的墙角来,最终国家铸造权就不了了之了……

    铜钱和实际物品是有差值的,比如说一枚五铢钱大汉的平时的市场价可以换一个面饼,但是实际上一枚五铢钱所用的金属本身的价值是不值一个面饼的,那么其中的差值就是铸造者获取了。

    这个道理,基本上玩过铸造钱币的人都懂,因此当征西的通宝出现在市面上的时候,虽然众人都感觉这种通宝比起原先的麻钱鸡眼钱更好,甚至比一般的五铢钱都还要好三分,但是这种事情,向来就是薄利多销的事情,虽然一枚钱币的利润很小,但是全天下的钱币都用征西通宝的话,那么累计起来就相当可观了。

    而且从征西通宝流通的速度来看,普通百姓还是更愿意接受这种质量更好,花纹更精美一些的钱币,不管是留下来还是花出去都更为方便。

    如果不是鸡眼钱和麻夹钱这样的劣等钱币已经被许多商家和百姓拒绝接受了,说不定劣币驱逐良币便会再一次的上演。

    之前斐潜在并北的时候,利用通货膨胀收割了一波的财富,而被收割了财富的士族豪右又忙不跌的将砸在手中的这些劣质钱币花出去,甚至有些家伙为了挽回损失不惜融化原本的五铢钱,再次大量铸造更差的钱币,进一步加剧了钱币贬值,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周边的钱币秩序完全崩坏,吃过一次亏的士族也好,百姓也罢,都拒绝再接受劣质的钱币,就连原本质量尚好的五铢钱也受到了牵连,基本难以使用。

    因此在河洛一带,百姓宁愿以物易物都不愿意接受劣质钱币,而那些劣质的钱币就跟后世失去国家信用的纸币一样,比废纸还要不如,这就导致劣质钱币逐渐的没有了市场,河洛一带市场上一度断绝了钱币流通。

    眼下朝廷要要重新建立起赋税制度,那么对于重建钱币的秩序这个问题,那么是用斐潜的征西通宝,还是原有的五铢钱就成为了争论的重点。

    一方面有人说雒阳原本城内就有铸钱的炉子和工匠,所需要的就是下一道诏书,废止征西通宝,重新铸造和流通五铢钱。

    另外一方面也有人建议说既然百姓愿意接受新钱,不愿意收五铢钱,就让征西进贡一套铸造通宝的工匠和器械,反正原本的劣钱没有人要,干脆熔铸了再铸成新的通宝。

    还有的人表示,就算是收了征西的铸造,也会有其他地区诸侯铸钱,根本禁止不了,还反而得罪了征西将军斐潜,冷落了良臣之心。

    然后就有人讲征西铸造钱币都没有经过陛下批准,哪里来的什么良臣,就算是有,恐怕也是有些折扣……

    眼见得这楼渐渐的要歪了,刘协连忙制止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表示将其暂且搁置,待有什么新的办法之后再行议论。

    最后便是兵卒问题。

    原本汉朝的兵制是承袭秦制,皇帝是最高军事统帅,下设两大兵事机构控制全军。一是由光禄勋、卫尉、执金吾组成的京师警卫机构,一是由太尉和各级将军组成的最高兵事行政机构。全国的军队由三部分组成,京师军队、各郡国军队和边军。

    京师军队包括虎贲、羽林军,南军和北军。北军平时守卫京师,征伐的时候一部或全部随将军出征。郡国兵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听朝廷调遣。征调郡国兵需要皇帝的“虎符”,遇到战事紧张的时候,再在从郡国临时征募。

    边军戍守边郡,由各边郡太守、属国长史统领。

    而现在京师军队基本是荡然无存,边军么,西北军,也就是征西将军斐潜一支独大,然后各地郡兵各自为政。

    让斐潜带兵进京,许多人只要想起这个事情来,就觉得董卓和李郭又要来了,因此断然不能接受,但是如今就算是将吕布的这些兵卒都算上是京师军队,也不足以和各地郡兵相抗衡,但是要大量募兵,扩大部队么……

    钱粮从何处而来?

    众人发现又尴尬得绕回到原本的问题之上了……

    刘协坐在宝座之上,左看看,右看看,经过了两个多时辰百官相互争论,你一言我一语的阶段,现在已经是渐渐的失去了起初坐在宝座之上的兴奋感,一种疲惫感从心头上升腾而起,蔓延到了全身。

    “这样的朝廷,就是父亲之前经历过的么?”刘协毕竟年龄小,精力也不能和成年人比较,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走神了,望着大殿的上方有些发呆,“若是父亲尚在,这样的局面……不,若是光武皇帝,在面对这样的局面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陛下……陛下!”伏完上奏,说了之后发现刘协有些恍惚,不由得提高了声量,“不知陛下之意如何?”

    “啊?”刘协一愣,下意识的就回答道,“那就依爱卿所奏……”

    话一出口,刘协就发觉不对了。

    没办法,这是之前从董卓的时候开始就养出来的习惯,反正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一个傀儡,董卓或是李郭说什么就是什么,刘协自己在朝会上说得最熟练的就是这句话了,现在一个走神,下意识自然脱口而出。

    伏完刚才说什么了?

    完了,难道要在第一次大朝会的时候就说自己说过的话不算数么?

    刘协憋的脸都红了,急急的瞪着身边的小黄门。小黄门一个激灵,连忙高声喝道:“陛下身体不适,今日朝会暂罢!相关事务明日再议!退朝!”

    “这!”

    “唉……”

    “恭送陛下!”百官也是无奈,但是刘协要走,众人也不好拦,只得是齐齐一拜,暂且休会了事……

    吕布皱着眉,低着头,用眼角的余光看着刘协下了宝座,转入了后殿,便甩了甩袖子,也没有和伏完等人打什么招呼,径直离开了大殿。

    正月的雒阳,天空还算是晴朗的,但是吕布站在大殿之外的时候,却觉得天空多少有些阴霾……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