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料》创刊之后,第一炮就炮轰港督府,质问港府为何迟迟不推动“港币危机”的责任清算。
在港币危机中,无论港府还是英國,表现都是非常令人失望的。
但是港币危机过去都快一个月了,港府却迟迟不肯推动对“港币危机”的责任调查,拖到现在还是一笔糊涂账。
导致全体香港市民平均每人亏损十万美元,就连刚出生的婴儿都背上了一笔债务。
很多人毕生积蓄被榨干,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甚至还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们的损失如此之大,却迟迟没人负责,为他们主持公道。
这当然是不公平的,港府必须要给普罗大众一个交代。不然再摆出亲民的姿态,再宣称要为民做主,也不过是一场空话而已。
……
《大爆料》推出之后,立刻引起民众的共鸣。
说实话,尽管港币危机已经解除,但是香港经济却还未能恢复。
一是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很多公司都破产倒闭了,还有很多公司关门停业。现在让他们重新做起来,是需要时间。订单恢复,工厂开工,工地重启……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是香港的金融系统,在这次危机中受到重创,而且还蒙受了重大的损失。银行出现大笔坏账,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日子同样也是不好过的。
金融系统出现问题,没有多余的资金供给,使得经济复苏欠缺动力,自然就更不容易令经济复苏;
三是民众的信心难以恢复。虽然危机解除,但因为港府并未作出任何改革,所以一旦国际游资卷土重来,香港就有再次面临经济危机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之下,谁又敢再对香港经济有信心呢?
毕竟民众就算是韭菜,割一茬长一茬,但也不是完全没脑子啊,只记吃不记打啊。
民众对经济没信心,不敢投资,不敢消费,甚至连把钱存在银行都不敢。失去社会投资,香港经济自然难以恢复,甚至连内需市场都萎缩一大截儿。
经济迟迟恢复不了,工厂不能开工,工地不能复工,就连餐饮、服装、娱乐等第三产业都欠缺消费,这就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收入自然也难以提升。
民众收入下降,心中委屈,自然也想问问港府,到底何时严惩“港币危机”中那些无能的官员,同时还想问下港府究竟何时能重振经济。
也因此《大爆料》这本杂志一出,它上面刊登的文章,正好对了民众们的胃口,也让它第一刊就取得了不俗的销量,卖出了三万本。
三万本的销量,虽然相比《龙虎犳》、《藏舂阁》等铯情杂志销量要低得多,但是相比其他类型的杂志,这个销量还是可以接受的。
尤其现在只是第一刊,能有这个成绩已经算是不错。
……
《大爆料》推出之后,亲中的《文汇報》、《大公報》等,也刊登文章,催促港府推动对“港币危机”的调查。
究竟是谁在这场危机中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才让民众损失如此大,才让香港经济一蹶不振,都应该给公众们一个交代,不能够稀里糊涂的蒙混过关。
亲中的几份报纸跟进报道之后,几份立场偏中立的报纸也跟进报道,比如《成报》、《信报》等等。
同样也呼吁港府尽快推动“港币危机”事件的调查。看看到底是制度的原因,还是人为的原因,才导致香港这次的危机。
几份重要报纸都站出来喊话,也将民众的情绪带动起来。
近千名失去工作,申请个人破产的市民,扛着横幅,打着标语,跑到港督府门前去陈情。让新任的港督彭碇康出来,帮他们主持公道。
……
彭碇康虽然之前摆出一副亲民的姿态,多次参加基层活动,跟民众们亲切会谈,美其名曰:“倾听基层的声音”。
但其实他并不是真正的热爱香港民众,真正可以为民做主的好官员。他就是一个狡猾善变的钲客而已。
之前他参加活动,跟民众亲切会晤,其实都是作秀而已,是假的。
那些活动在举办之时,事先都做好了准备。有哪些人会出席,要谈论什么内容,都是事先规划好的。
就连跟他会谈的民众,也是事先安排好的。到时候,由记者帮忙拍照,然后再写几篇文章,就制造了港督亲民,和民众亲切会谈的假象。
而正因为这些活动,这些民众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所以彭碇康接见他们,自然不必担心有生命危险。
但是如今在港督府门口聚集的这些人,却不是事先安排好的,而且他们因为丢了工作,因为申请了个人破产,现在都是一无所有,满腹委屈。
如果彭碇康敢一个随扈都不带的出去见他们,估计说不了几句话就得被他们打死。这种可能性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彭碇康才不敢出来接见他们。
不过他也不傻,不会这么轻易就暴露他的本质。
虽然他没有出来接见这些民众,但还是派了助理前来,跟民众不厌其烦的沟通,并接收民众的请愿书……演戏演得相当到位。
因为彭碇康摆出的姿态很足,所以民众没有抗议多久,居然就被他劝退了。
而且还都觉得他很有诚意,并期待他带领香港经济走出泥潭。
……
“行,聪明。”夏天听到彭碇康的这番应对之策后,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到底是参与过竞选的人物,脑子就是比一般人要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