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草原方略(1/3)

刘彦正式前往关中之前需要到襄国,他还在邺城的时候,各地其实已经就有队伍在不断赶往关中。=.l

关中就是一个地域性的称呼,按照行政划分是分作雍州和秦州,长安所属是雍州地界。

西晋朝廷崩溃之后,关中是被匈奴人刘渊占领,所谓的匈奴汉国首都就是在长安。后面的刘耀倒是将“汉”的国号改为“赵”……也是史称的前赵,但是并没有进行迁都,前赵也是亡在刘耀这一代。

关中自古被称为秦地,春秋战国时期的秦人便是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之上,秦人有过多个都城,是等待商鞅变法才新建咸阳。后面的汉帝国第一个首都并不是选咸阳(还没叫长安),其实是先在洛阳称帝,后面听取建议认为关中有雄关这个依仗,才将目光转到关中。而长安也并不就是咸阳,是在咸阳边上重新建城。

刘彦在前往襄国的路上接到了各方回报,纪昌禀告的是慕容鲜卑脱离鲜卑山到了鲜卑草原,吕泰回报的是已经灭掉半岛三国。

还有那么一件事情,就是在燕地战场的拓跋鲜卑那支队伍跑了。

“拓跋什翼健还在队伍之中?”刘彦对燕地战场的拓跋鲜卑跑掉真的感到意外:“他可有逃跑的迹象?”

崔宗是君王秘书郎,属于什么都要替君王留神的那种人,谨慎地答道:“暂时未有异常。”

拓跋什翼健是带着三万拓跋鲜卑骑兵投靠汉国,灭燕之战中折损掉数千人。他跟着刘彦从灭燕战场离开,麾下的部队倒是留在了燕地,后面陆续折损下来也就是剩下不到两万人。

刘彦让崔宗将众大臣请过来,等人到齐将情况一说,后面问:“如何处理?”

部众丢下首领跑了,这么件事情至今为止从没有发生在华夏文明身上,从来只有部下为了君王断后不惜全数战死的事,例子还不止只有一个。

胡虏丢下自己的首领跑掉?好像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情,也不止一次发生部众丢掉首领自己跑路的事情。对于这么一个事,华夏文明这边的理解是,胡人崇拜强者,一旦追随的首领不再强大,背叛并不是羞耻的事情,也由此认为胡虏果然是野蛮人,没有半点忠诚之心。

“拓跋孤在鲜卑草原,拓跋什翼健亦有数个子嗣在鲜卑草原。”蔡优刚才就讲到胡虏的习性,认为拓跋什翼健是被抛弃:“现在的拓跋鲜卑该是以拓跋孤为首领了。”

拓跋鲜卑要比慕容鲜卑更早向鲜卑草原进行转移,拓跋孤监察的北部就包括鲜卑草原。

鲜卑草原是在鲜卑山以北,非常靠近北极。根据汉国这边的情报,鲜卑草原因为全球气候进入到小冰河时期,实际上一年是超过七个月处于下雪季节,稍微暖和一点的季节不到两个月。

“拓跋鲜卑该是有十来万人进入鲜卑草原,慕容鲜卑逃过去的大概有三十余万。”桑虞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既然那批拓跋鲜卑骑兵逃跑已经造成既定事实,或许是一件好事。”

无论怎么说,拓跋什翼健是在汉国进攻慕容燕国时进行背叛,或许不是汉国将慕容鲜卑从燕地驱离的最大凶手,但双方的关系肯定是要极度恶劣。

鲜卑草原的环境并不好,常年冰雪交加随处冻土,别说是对农耕民族来讲异常恶劣,极度依赖草场的游牧民族也好不到哪去。一年只有两个月是冰雪化开,才能养活多少牛羊,别说还有大量的马,无法大肆放牧就意味着粮食少,粮食少就预示着根本养活不了多少人。

“鲜卑草原是拓跋一族的地盘,拓跋鲜卑的准备或许会充足一些。”桑虞笑眯眯地说:“慕容鲜卑是仓促转移,后面又被粘着追击丢弃众多辎重,却有三十余万人。”

都不是没脑子的人,哪能不知道人数多物资少的慕容鲜卑会向拓跋鲜卑动手,那样一样拓跋鲜卑实力太弱就不好了。

“丞相后面该是还会有奏章送抵。”桑虞说的是纪昌该是故意放跑那批拓跋鲜卑骑兵,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用意,又说:“哪怕是慕容鲜卑不朝拓跋鲜卑动手,是双方联合起来去向柔然或是东高车动手,对大汉也并无损失,相反是有利。”

原先拓跋鲜卑所控制的疆域,除了鲜卑草原之外已经全部归于汉国所有,使汉国与柔然部落联盟和丁零人的东高车、西高车都有了领土接壤。

全球气候进入到小冰河时期,越是靠近北极生态环境就越差,前几年西高车就有向南的举动,连带东高车也是不断南下侵袭柔然,无不说明北边的民族为了躲避严寒都开始寻求向南发展。

“我们放跑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的用意,是希望他们去与柔然和高车争斗。”蔡优说的并不完全对,要是能将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围堵起来消灭,肯定是不能放跑,问题是办不到。他笑着说:“至少能为大汉争取时间?”

刘彦听出来了,桑虞和蔡优是在帮纪昌“洗地”,哪怕无法强行“洗地”,也要将事态尽可能地往小事的方向引导。他甚至能够猜得出来,这次会议结束后,会有人提醒纪昌赶紧写来奏章解释。

御使大夫和治粟内史不断为丞相开拓,其余人没有落井下石,那是在短暂的几个眼神交流中瞬间达成的共识。

刘彦就不得不想一想了,是什么让这群臣工变得那么团结友爱。他稍微一想立刻明白过来,眼见称帝在即,中枢是绝对不能出什么幺蛾子,再来就是对国内派系之争不偏不倚的丞相,绝对是目前最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