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点点头道:“免礼,孤这次回来,给你们带了一个伙伴,以后他就与你一起共事。”
李佑说时一指背后的养由基,养由基上前与要离见过。
李佑在首位坐了,稍时有宫女为三人献上酒食,及各式精致点心。
“孤走后,朝中可有什么动静?”
要离知道这是自己的责任,将李佑走后朝中所有值得关注的事都说了一遍。
酒后李佑回到内室,让小筑叫来牛小二,对他道:“这次回来,孤带了两个敌将,孤也是瞧他们一身本事,这事就交给你了,就尽可能的想办法将他们收归已用吧。”
牛小二急忙答应,心里却是琢磨,殿下明明知道我不善言词,怎么派我去做这个差事?
牛小二心中奇怪却也不好说,只得答应而去。
他也没别的办法,何况太子殿下一回来,自己就得贴身保护,也没时间,就随便叫来个侍卫吩咐一番完事了。
李佑随后去见了阴氏,顺便报个平安,自然又是一顿互诉别离。
毕竟母子血肉相连,无论相隔多远,永远相互牵挂,这种亲情自然才是天下最为伟大之处。
……
第二日早朝。
李世民这次如期上朝,众大臣位列两排,李佑身着太子黄袍当首而立。
在群臣上朝之前,就已经感觉到极重的压力,因为很多人都要依房玄龄及李绩的意思,上本参奏兼并吐蕃国。
而房玄龄与李绩也明显地告诉了众人,皇上与太子都是反对的,这是要顶着圣意而上……很多人都直接从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李佑看着一些大臣一脸愁苦,心中有点过意不去。
当然了,事后可以给他们补偿,可这些他们并不知道。
李世民在龙椅上坐定,看了一眼房玄龄与李绩,两人会心的点点头。
李世民道:“如今太子平定吐蕃,朕说过,吐蕃国如何处置,今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李道宗出班奏道:“蛮荒之地生育蛮人,没有资格拥有一国,臣以为兼并吐蕃国土,消除吐蕃国名,天下只有大唐,四海一家岂不是最好?”
程咬金在朝上资格老,李绩的话他可以不放在眼中,所以李绩并没有与他说起,但他本身就不喜欢吐蕃国,也道:“正是,天下不服大唐的,统统要除了!”
李世民冷冷道:“好啊!都有主意了!你们这些武将整天就知道斗勇耍狠……玄龄,你的意思呢?”
房玄龄奏道:“臣也以为,吐蕃此时不除,只怕以后再生祸根,那时再动大军却又是天怒人怨,臣请陛下切底铲除吐蕃!”
房玄龄一语道出,许多文官跟着咐合。
李佑大声道:“孤反对!且先不说兼并吐蕃国土,将给朝廷带来怎么样的麻烦,但我大唐是礼仪之国,岂能无容人之心,以德服人才是大唐天威所在。”
“陛下!臣以为吐蕃居心颇则,太子殿下虽然有理,却没看到吐蕃蛮人对我大唐北方的威胁,此祸不除终是我大唐心肚之患。”
说话的正是张亮。
众臣纷纷说出自己的主张,却奇怪的是所有大臣都反对太子,一致主张兼并吐蕃国土。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都逐渐看出了一些名堂,这还真是咄咄怪事!
一翻争论下来,太子有权威,群臣百官则人多,始终不分输赢。
李世民道:“不必再争了,既然众卿一致主张铲除吐蕃国,朕也不好反对。太子为吐蕃尽力了,那就依了众卿所言,从此以后,再无吐蕃国的说法!吐蕃改为吐蕃道,收入大唐管辖!”
“陛下圣明!”
有聪明的人听了皇上这话,才恍然大悟,只怕这个结果才是太子殿下真正想要的决定!
这种手段估计又是出自太子殿下之手,此间事情传出之后,那吐蕃国民从今以后,只怕要对太子殿下感恩戴德了。
对朝上争论,李世民一语定了调,就再无争论的必要。
李世民又道:“对松赞干布,太子在吐蕃时已有承诺,朕以为也是在理。就由松赞干布坐镇并具体管理吐蕃道,但此职位并不世袭,而且必须每年来一次长安朝会。”
魏征道:“既然兼并了吐蕃国土,那吐蕃之民也是我大唐国民,这教化之事朝廷得有一个章程,使其永远归顺。”
萧禹也道:“陛下,此事乃国之大事,如今我朝国库虽然在太子殿下手里经营得也有些盈余,却也经不起如此折腾。”
“是啊!这事一出,哪个地方不要钱?”
温彦博皱眉道:“单是战后重建,及吐蕃死伤士兵安抚就是一大笔开支!吐蕃士兵如今也是我大唐士兵,自然要与我大唐士兵同等对待。”
“既然朝廷一意兼并吐蕃国土,孤也是无奈。但振兴吐蕃族经济,让人民生活富裕,让他们切底溶入大汉族,孤有责任完成。”
听李佑这么一说,满朝文武都立即明白,原来对这些太子殿下早有计划了。
李世民道:“既然太子有了主意,那就再好不过。吐蕃之事就交由太子全权处理,众爱卿可有意见?”
“臣等并无意见,陛下圣明!”
这事当然谁都不会有意见,这本就是一个烂摊子,谁都不想去碰,也只有太子殿下的有此能力了。
以他的能力,在可见的日子里,就有可能将吐蕃一族完全汉化和礼教化!
有太子殿下一言承担,如此,吐蕃战后的事也就不是事了,文武百官们全都放心至极!
喜欢大唐之千古帝王请大家收藏:(www.baolaixsw.com)大唐之千古帝王宝来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