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征途已定(1/2)

幽州,正处东汉边陲,虽有万顷良田却不得其用。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无完美御寒之物。幽州自古寒冷,若无现代的羊毛衫,保暖衣之类的衣物御寒。一旦进入冬天,如果夜晚没有暖气地炕供热,单靠身体是很难熬住的。即使躲过了冬日的寒冷,也躲不过漫长的空吃时间。(一般过了11月基本不能正常活动,直到来年2月)。

其二便是身处边陲,生活在此的人,很多都是被贬之人。这些人的存在,虽然缓解了民族战争,却也充当了战争缓冲。时刻都可能处于动乱之中,所以百姓不敢家存太多余粮。更不要说去耕田种地。由此很多受不了生活压迫的人,只要有机会,都会趁机迁回中原。

现在没人会知道,幽州存在后世华夏最大平原,如果现在开发得力,未来战略地位将是定鼎的存在。此刻的幽州,不仅地广人稀,还难以生存。吕恒虽将幽州地位放于很高,却也知道一个大前提,御寒问题。若不解决这个大问题,幽州将仅仅剩下养马的优点。

“姑爷,曹大人来了!”被抱琴这么一打断,只能放弃心中想法。晃了晃脑袋,抬头看了看抱琴,想了想曹大人,自己在这个地方只认识曹操了。但为了防止搞错,吕恒还是问了句

“曹操?”

“是的,姑爷,曹大人不过前脚刚到!姑爷就回来了。此刻曹大人正陪着老爷在说话,方才小姐也过去了!”听完抱琴解释,吕恒心中感到疑惑(老爷是谁?难道是蔡邕也来了)将竹篓递给抱琴,自己回房换了身衣服,洗干净手和脸,稍微收拾了一下便向客厅走去。

(这两个家伙,是不是基佬啊!每次出现都是两个人一起)见客厅果然是曹操与蔡邕二人,却不见蔡琰,估计蔡琰又回去睡觉了。话说原来的历史,蔡邕这时候应该还在四处逃难,用以躲避十常侍,现在却这么早便回到了洛阳(蔡邕因党禁而被免,近几年一直四处躲藏。按原来历史,应是在大将军被杀,董卓进京方才招回。没想到蔡邕提前了好几年,好在蔡邕仍然无官在家,否则自己与蔡琰可就真的有缘无分了。但也因为,蔡邕现在整天无事可做,所以才一直追着吕恒不放)

“见过伯父,孟德兄,不知今日前来,可是少府之事已有眉目?”

直接无视了一脸黑线的蔡邕,吕恒在见礼之后,便直接说出了心中想法,毕竟谁都不想一直处于危险境地。之前即使得了曹操答复,但吕恒心中还是不安。

“玄甫老弟猜的不错,你所托之事已然底定。圣上虽未重罚十常侍,却也正式解除了党禁。蔡老师近来也将恢复名誉”得到曹操答复,吕恒顿时将心中担忧放下。却不想曹操下一句,却是让吕恒再次进入低谷,这个老头如果恢复名誉,那他可就有底气了啊!

“玄甫老弟,我已得圣上旨意。圣上命曹某为骑都尉,玄甫老弟任行军主簿。你我二人领羽林骑八千,即日将赶赴前线,支援前方平乱。今日我来此不过提前告知,我府上还有要事,曹某这便离去。明日午时校场相见,玄甫莫忘了时辰”说完,便告辞离去。

风风火火的曹操,说走便走了。但是吕恒内心却是一万个不愿意。(昨天,刚刚与蔡琰行了夫妻之礼。难道我明天就要走了吗?不应该是六月曹操赶赴前线吗?)

“贤侄”

“啊!蔡伯父请讲,刚刚不意竟走神了!让伯父见笑了”等吕恒音落,蔡邕便继续道“玄甫贤侄,方才孟德之言你已细知。今日老夫前来,便是欲带吾儿蔡琰回家,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这个老东西,又来挖我媳妇了)心中虽然不耻,但是嘴巴却不敢如此“蔡伯父,文姬去留完全自由。昔日,伯父将我二人赶出蔡府,以被洛阳尽知。今日为何再言回府此语?”不等蔡邕开口,吕恒便继续道“虽我与文姬以定下婚期,但恒自知伯父心中不舍文姬。但我知文姬心意,文姬不愿回去。幸得洛阳不过尺步,伯父带与不带并无区别,有何必为难文姬呢?”。

“吕玄甫,今日我既来了,我便是为告知于你。我儿文姬绝不会下嫁与你。除非你入赘我蔡府,否则老夫定为文姬择一佳婿”说完,不等吕恒反应便走了。见二人都走了,吕恒反倒开心。毕竟与古人交流实在费劲,特别是这种官语往来的人,更是之乎者也不停。

吕恒以为,明日既已去校场点将,出征之日必近在咫尺。为了不耽搁自己计划,自己还是先与浦俞三人布置一番。省的自己不在期间,浦俞天天读书而拖延了自己大计(靠新式酒店发财致富)

走到教室,见三人已经回来,便将三人拉至身旁,详细吩咐了一番,并留下联系方法(几个锦囊妙计)与吕恒之前发财大纲。随后拿出这几天与蔡琰合默书籍,交与浦俞。并叮嘱他们不要为此丢下课业。遇不懂可询问蔡琰。毕竟蔡琰可是古代四大才女之首,用来解释这些简直是大材小用。

画面一转,吕恒与蔡琰端坐案前。“文姬,今日孟德来意你可知晓?”见蔡琰点了点头,吕恒继续道“先前我曾想估算,应在五月出征,怎知孟德今日便以上门告知。明日便将校场点将,我想应在即日便将启程。文姬,我是真的不愿与你分开。”说完便越过案几,紧紧的将蔡琰抱住。

蔡琰拍了拍激动的吕恒,笑着道“相公,听何人所说,即日便将启程?今日我也询问了孟德。孟德告知因装备器械之故,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