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秀县,有在四大城门之外开早市的传统。
在早市里,既有天还没亮,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售卖土产或山中野味的农户、山民,也有背着货匣,叫买针头线脑、零碎布料的小商贩。
城里的人们,如果想买鲜新而又价廉的土特产,往往会清早出城,去赶早市。
第二天清晨,沈云退掉房间,出城门,也去赶城外的早市。
不过,他不是为了买野味,而是去打听小溪村――这估计又是一个和牛头坳村一样的小山村。他在石秀县的地图上也找不到这个名号。昨天,他在东安集里也打听了一番,没有一个人听说过它。
想到当年带他们出野鸡岭的那几个猎户有说过,他们经常出来赶早市,他决定出来碰碰运气――不敢奢望能一步到位,碰到洪大爷他们本人,能打探到小溪村的方位,他就谢天谢地了。
然而,他的运气真不咋的。在早市里转了将近个把时辰,碰到山民、农户穿着的人,他便上前打听。结果,被问之人皆是一脸茫然的摇头。
“不知道。”
“没听说过。”
眼见着空地上的人越来越稀少,早市快要结束了,沈云不免有些心灰意冷――身逢乱世,灭顶之灾往往瞬间就会毫无兆头的降下来。莫非小溪村也和牛头坳村一样,遭了大劫?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他赶紧的呸了又呸,心道:大吉大利!不是所有的山民都跟我们牛头坳村人一样倒霉的。
正在这时,远远的又有数人结伴,肩挑手提的,风尘仆仆往这边赶来。为首的是一名壮汉,他一边挑着担子快走,一边回头催促同伴们:“快,快走。早市要散了……”
这也许是今天早市的最后一拔人。如果跟他们也打听不到,就得明天再来了。沈云打起精神,迎上去,拦住为首的壮汉:“这位大哥,劳烦你,听说过小溪村吗?”
“没有哩。”壮汉挺着急的,匆匆应了一句。
“这位小哥,我们真的不知道你说的这个地方。”跟在后面的一名大叔连忙补充了一句,“我老弟性急,你莫见怪。”
“劳烦了。”沈云笑着摇了摇头,让到一边。
看来小溪村不好找。
待到早市散了,他重新回到县城里,在城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做好多打听几天的准备。
他必须找到小溪村,找到洪大爷他们几个――说来惭愧得很,他心心念着要报仇雪恨,然而,却连回牛头坳村的路都记不得了,只能靠洪大爷他们指路。
东安集的一间客栈里。
古老二和古老三几乎是前后脚的回到客房里。
两兄弟又是一无所获:
“那条巷子听说是在兵祸以前就烧成那样了。最里头的,是一家叫做‘刘家拳馆’的老拳馆。沈云立坟祭拜的‘刘爷爷’应该就是那拳馆的老仆老刘头。据说,当年的大火就是从刘家拳馆最先烧起来的。那晚是正月十五。这里有闹花灯的习俗。大多数人都出门看花灯去了。所以,起火时,来不及召拢人手救火。起火之后,拳馆的人,包括老刘头都没有再出现过。至于沈云,我打听过的人都说,刘家拳馆在老馆主死后就败落了。新馆主只在十几年前招到了一个徒弟。他们记得那徒弟好象是姓傅。他们没有听说过沈云这个名字。在拳馆被烧的前几个月,老刘头身边带了一个小男孩帮着跑腿。听说,那是他的远房侄孙。我跟他们说了沈云的相貌,他们都说不相像。”
“我跑遍了山脚的村子。没有一户姓沈的人家,也没有叫‘九姐’的女娃。名字里带‘九’,或者是同音的,找到两个。一个才三岁,另一个是五岁。我亲自去她们家看过了的。”
也就是说,刚发现的两条线索,又断了。
古老大挠头:“我这边倒是新发现了一条线索。沈云一大早就去城外赶集了。他在集市里挨个的打探一个叫做小溪村的地名。不过,他问到集市散了,也没问到。”
“小溪村?”古老三愣了一下,“是大小的‘小’,溪水的‘溪’吗?”
“对对对,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