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正式启程从重庆返回沈阳后的张学良这一路上心头有点沉甸甸的。当初出发的时候,东北还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北国雪原风光,而此时回来之际,东北的黑土地都早已经冰释雪融并进入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夏末秋初时节了。截然变化的风光对比真让张学良有种恍然隔世、百感交集的感觉。回忆过去,长达六个月的重庆和谈由于以国民党为首的国民政府(“南盟”)和以中共为代表的“北盟”在政治观点、意识形态上仍然存在着巨大差异和分歧而导致谈判前景扑朔迷离,这让张学良第一次有了种无力回天的感觉。不过这次的重庆之行对于张学良和整个东北来说,倒却是捞到了很大的“实惠”。首先,张学良本人由于在全国各界的崇高威望和赫赫功绩而被国民政府委任为新建立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防部第一任部长兼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其次,东北的十省二市辖区经蒋介石的批准后被国民政府统划为“中国东北特别行政自治区”。这两份意外的收获无疑使得张学良和整个东北在行政以及军事上都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性和独立性,而且东北军还从中央军委会那里再次获得了第250师至第350师共101个整编师的部队番号(蒋介石也不是傻子,他对张学良要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准备进攻苏联的战争意图早已经心知肚明,对此蒋介石也想开了,与其用对张学良根本不管用的“国法党纪”去限制他,倒还不如直接让他放手去干),这个措施让张学良接下来筹备对苏联和对美国全面开战之前的扩军备战计划也更加地有理可依。退一步说,反正现在全国也已经没有人能限制得了张学良的权力了,所以后来仍然感觉对苏联作战兵力不够(毕竟苏联实在太大了,全国面积达到2240多万平方公里,足足是东北的近十倍)的张学良索性又在东北军第四次扩军计划中陆续私自组建了东北军新编第1旅至新编第200旅共两百个乙等作战旅部队。至于这一项项近乎出格的大胆举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的各界各方声讨声和反对浪潮,张学良直接是充耳不闻。他想的很开,为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暂时被扣上几个“穷兵黩武”、“战争狂人”、“野心家”、“大军阀”的恶名和大帽子也不是什么痛苦难当的事情。再说了,这种事张学良以前也不是没有干过,此时早已经是轻车熟路。
“看来,‘政治’这潭浑水以后还是少碰为妙啊。”怀着这样的感慨和幽思,张学良在抛开政治博弈的繁绪后,开始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当前东北军和整个中国军队正在参加或者即将参加的战争上。回到帅府并简单地和家人用完晚餐,张学良顾不得长途坐飞机的疲惫,在新任副官张闾珣少校和近卫团团长谭海上校的陪同下直接风尘仆仆赶到了东北边防部(张闾珣即张学良的长子。此时张学良共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张闾瑛正在德国留学,攻读欧洲历史和文艺学;长子张闾珣今年二十三岁,遵从张学良的吩咐而投身军界,目前继任谭海上校之职而担任张学良的私人副官;次子张闾玗刚刚成年,此时正在长城军事学院士官学校学习;三子张闾琪、四子张闾琳、五子张闾飞和小女儿张闾然都还在上学)。
刚回到边防部,张学良便看到早就接到他开会通知的东北军参谋副长蒋方震中将、东北军副总司令的梁忠甲上将和万福麟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兼边防部副部长于学忠上将、海军副总司令沈鸿烈上将、空军副总司令冯庸上将、边防部军政厅厅长何柱国中将等十多名东北军的三军高层将领都已经集合在边防部的门口等待着他。“少帅好!”众军官们一起庄肃地立正敬礼,眼中都充满了重新见到张学良的欣喜激动之情。再次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和身影,也让张学良的心情顿时霍然开朗了起来。“大家不必多礼!”寒暄之中,众人鱼贯而入边防部最高军事会议室内。走着走着,张学良忍不住又一次想起了已经英勇捐躯的原东北军参谋总长荣臻中将(已经被国民政府军政部下令追晋为陆军二级上将),顿时一股酸涩的热流慢慢涌上了他的心头。
卫兵从外面关上了会议室的大门。张学良端坐在首座上,隔壁周围各个作战室内此起彼伏的“滴滴答答”电报声和走廊通道里通讯军官们的来回憧憧的人影以及会议室四面墙壁上悬挂的一张张大大小小的军用地图都让他有了回家的感觉。终于回到我自己的地盘了!张学良放舒宽下心,很自然地点起根烟:“大家都坐吧!今天我们会议的商讨主题是接下来我军的战争进程、军事动态以及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诸位请各抒己见。”
将领们纷纷正襟危坐。参谋副长蒋方震中将递上一份厚厚的作战文件,首先开口道:“少帅!这是参谋总部经过反复斟酌修改后制定的关于我军登陆日本本土进行反击作战的详细计划。我们认为,目前我军已经掌握了日本本土的制空权和中国领海的全面制海权,我军陆军部队的装备和战斗力都已经远超过了日军,日本帝国的战争机器和国力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毁破坏,因此我军正式大规模登陆日本本土的最终反击时刻已经到来了!为了迫使日本帝国早日投降以结束中日战争重获和平,登陆日本本土已经是刻不容缓了!请少帅过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