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收录时间: 2020-06-22 00:16:29
《读书附志》共收书469种,除少数与晁氏书目重见外,大部分为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朝时典籍,正可以视为晁氏书目的续编。《读书附志》运用提要记载了各种典籍的篇目、编次,以及刊刻时间、地点、刻书人名等。其学识虽不及晁公武,提要内容也较简略,但对于人们了解南宋有关典籍的情况,则是大有裨益的,因而也为学界所重。
阅读源
联系站长索引该书籍 交流群:389887808
ID 源名 最新章节 状态 响应时间 操作
热门小说
作者:晨星LL
不正经的简介: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叭! 怎么打着打着队友的衣服就没了? 什么?你问我这游戏正经不? 当然正经了! 搬砖、跑腿、捡垃圾、送快递……公司最多能让你体会到996的艰辛,在这里你能体会到超级加倍的007。 还有比这更真实的游戏? 好了,不废话了,伟大的管理者大人喊我去搬砖了。 那位大人说了,只要我们献上自己的肝,下个月他又能换一套全新的动力甲,到时候带我们开全新的地图,去广阔的废土捡更多的垃圾! …… 正经的简介: 穿越到废土世界的楚光发现,自己解锁了避难所系统,能够从自己穿越之前的世界召唤名为“玩家”的生物。 从那天开始,整个废土都不正经了。
作者:执笔问长生
一纸婚约,陈飞宇入世寻找未婚妻,从此奇遇不断。 左手金针,世间疑难杂症无我不医; 右手长剑,华夏各大豪族朽如草芥! 念头通达无拘束,赚钱泡妞两不误。 众多极品女神纷至沓来,芳心暗许。 冷艳总裁、美艳教师、娇俏校花、千金小姐、妩媚护士…
作者:六如和尚
当主角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宋青书,边上躺着周芷若,外面竟是金庸十四本小说的大乱世!不成为第一高手,自己怎么能比韦小宝活得更幸福!
作者:木苏里
作者:铅笔刀
当机甲过时,新的单兵武装出现的时候,战争有了新的模式。传统的军团在绝对的个体力量面前变得苍白而无力。新的生存法则就出现了。 X35行星,末世历275年。一个少年在废墟中走出了他的第一步。这时候他还不知道,他的人生注定与黑暗相伴,带给他人以恐怖和毁灭。 因为,他身怀着这个世界最大的秘密。
推荐小说
作者:计六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作者:念常
卷一含七佛偈与《彰所知论》若干品。前者所述之七佛中,前六佛(毗婆尸佛迄迦叶佛)事迹,悉录自《景德传灯录》。《彰所知论》为元朝国师八思巴(hphags-pa,又译发合思巴)所撰。此处摘录其书之器世界品、情世界品等,叙述佛教之宇宙观、世界观,并叙及蒙古历史。 卷二叙述盘古、三皇五帝,以迄周康王时代之简史。皆与佛教无关。 卷三至卷八起自周昭王至南朝齐灭为止。除记载中国佛教大事外,并叙及私家牟尼,及印土二十七祖事迹。 卷九至卷二十二起自梁武帝,迄元顺帝即位为止。记载中国佛教大事,间及儒道及世俗之大事。
作者:一目尽天涯
- 与阴影为伴,和死亡同行。 耕耘于黑暗,效忠于光明。 我是刺客。(全订阅和自动订阅读者可入,入群需私聊管理验证)
作者:徐子平
宋徐子平撰。《珞琭子》书为言禄命者所自出,其法专以人生年月日时八字推衍吉凶祸福。李淑《邯郸书目》,谓其取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之意,而不知撰者为何人。朱弁《曲洧旧闻》云,世传《珞琭子三命赋》,不知何人所作。序而释之者以为周世子晋所为。然考其赋所引有秦河上公,又如悬壶化杖之事,皆后汉末壶公、费长房之徒,则非周世子晋明矣。是书前有楚颐序,又谓珞琭子者陶弘景所自称。然禄命之说,至唐李虚中尚仅以年月日起算,未有所谓八字者,弘景之时,又安有是说乎?考其书始见于《宋艺文志》,而晁公武《读书志》亦云,宣和建炎之间是书始行,则当为北宋人所作。旧称某某,皆依托也。自宋以来,注此赋者有王廷光、李仝、释昙莹及子平四家。子平事迹无可考,独命学为世所宗,今称推八字者为子平,盖因其名。刘玉《已疟编》曰,江湖谈命者有子平,有五星。相传宋有徐子平者,精于星学,后世术士宗之,故称子平。又云,子平名居易,五季人。与麻衣道者、陈图南、吕洞宾俱隐华山,盖异人也。今之推子平者,宋末徐彦升,非子平也云云。其说不知何所本。然术家之言,百无一真,亦无从而究诘也。其注久无传本,惟见于《永乐大典》中者尚为完帙。谨加裒辑,厘为上、下二卷,以符《宋志》之旧。其中论运气之向背,金木刚柔之得失,青赤父子之相应,言皆近理。间有古法不合于今者,是则在后人之善于别择耳。又考《三命通会》亦载有《珞琭子》寥寥数语,与此本绝不相合,盖由原书散佚,谈命者又依托为之。伪中之伪,益不足据,当以此本为正也。
作者:梁宏达
铁嘴老梁最重要的民生作品!本书收录了老梁最地道的社会评论,以真实发生的故事和案例为切入点,对雾霾、网购、劳教、欠薪、阴阳合同等问题进行剖析,并指出怎样用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作者:贾宏图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