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七章 转变

  对身边这位谋主的身份,汪直有过很多猜测,但始终没有联想到传闻中死于倭寇之手的钱锐。

  现在想想,传闻中嘉靖三十一年末,官军把总张四维、杭州海商金宏联手做局谋害华亭钱锐,时间上和自己从海上救起钱锐父子是吻合的。

  也不能怪汪直没想到,当年钱渊最早名声鹊起,就是因为一个“孝”字。

  孤身赴杭,百般用谋,巧妙的为父报仇,之后屡屡战阵败倭,更多次垒起京观,被倭寇视为“扫帚星”,那几年,东南处处传扬着松江钱渊对倭寇的辣手……为什么如此辣手,当然是因为父兄死于倭寇之手。毣趣阅

  钱锐缓缓转身,双目直视不知所措的汪直,“钱某在此,五峰可信得过?”

  汪直愣了好久,心乱如麻,一时间理不出头绪,勉强问道:“钱先生为何之前……”

  “五峰船主纵横海上多年,谁能真正放得下心呢?”

  汪直猛然摇头,“如果说之前只是巧合,但自设市通商后,先生早就能撒手离去,儿子逼着老子为间……”

  “呵呵,呵呵……”钱锐低不可闻的笑声让汪直住了嘴,“昔日钱展才曾言,必杀徐海,必抚五峰,若无此言,在下早赴身投海,岂能苟活于世……”

  汪直一时默然,叹道:“钱龙泉就如此不放心汪某吗?”

  “若此时为嘉靖三十六年,渊儿会下定决心剿杀倭寇,即使行招抚之事,也不会捧出一个靖海伯。”钱锐轻声道:“但当年两浙水师、吴淞水师不过充数,战船不多,不得已行招抚之事,但从此,老船主和渊儿也绑在一起了。”

  “这倒是。”汪直咂咂嘴,“其实即使没有钱家护卫那日开城门之举,汪某也相信不是钱龙泉背信弃义……先生看来,如今态势,如之奈何?”

  “游击张一山乃是钱家佃户出身,认得钱某,另能联络游击杨文,再以渊儿名义笼络住两浙水师主帅葛浩,稳住阵脚至少十日。”钱锐显然早就想好了,“再加之前三日,十三日内,王子民奏折入京,随园以信使南下,足够了。”

  “关键是葛浩,只要没有大批战船,官军就无法大批登岛。”汪直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十三日……即使京中决意开战,但那时候去南洋的海船也已经回程了,只需略略在绍兴、台州闹几场引开两浙水师,舟山就能从容撤去倭国。”

  “但十三日……”

  “真的能成吗?”

  “无论如何,也要走一趟。”钱锐低声道:“钱某揣测,浙江巡抚侯汝谅只怕已经到了。”

  “为何如此说?”

  “葛浩是谭子理旧部,和渊儿关系匪浅,一直有联络。”钱锐阴着脸说:“王子民、董一奎是调不动的,但战事一起,浙江巡抚有权暂时节制诸军,葛浩只能遵命而为。”

  “所以,若不走这一趟,两日之内,官军必然攻舟山。”

  浙江巡抚侯汝谅的确已经抵达镇海县,而且还在杭州时候就正式发出公文,命台州指挥使葛浩率两浙水师北上。

  侯汝谅毕竟入浙快两年了,虽然长期被浙江官场排斥,但也不缺少打探消息的渠道和人手。

  在得知靖海伯逃窜出海后,侯汝谅大为恼火,他没想到王本固为几个月前受辱会干出这等事,他和台州知府方逢时同为徐阶门下,关系不远不近,所以相对来说走的比较近,大略知晓太平县之事,只是不知道谭七指而已。

  眼看着一团乱麻,侯汝谅刚开始还打定了注意不掺和,现在掺和进去,万一败了那是一身的屎,就算胜了……如果牵连到随园还好,如果不能,钱渊那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

  当时的侯汝谅还不知道,在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的时候,王本固、董一奎已经下定决心把事闹大,将复叛的帽子死死扣在靖海伯汪直的头上。

  但很快侯汝谅得知,王本固没有调近在象山的两浙水师,而是秘调吴淞水师南下……这让侯汝谅坐不住了。

  侯汝谅心心念着的都是海运,战事一起,海运再无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侯汝谅发出公文,调葛浩北上,驻守象山岛北侧、定海后所沿岸,自己亲赴宁波镇海。

  一直到坐在府衙侧厅里,对着浙江巡按王本固、宁波知府胡应嘉、浙江总兵董一奎的时候,侯汝谅还寄希望于不起战事,不使商路断绝。

  “只要剿灭汪直,倭寇群龙无首,当秋风扫落叶……如此大功,中丞要抬手放过?”

  面对王本固的诱惑,侯汝谅冷笑道:“子民有必胜把握?”

  王本固大笑道:“通商四年,汪直虽为海商头目,麾下势众,但齿爪已钝……”

  侯汝谅瞥了眼坐在下面的董一奎,毫不客气的说:“戚元敬北上蓟门,俞志辅南下广东,留在两浙的当年将校……有几人能为子民所用?”

  “若是战败,子民可想过身后事?”

  这几句话让董一奎面色铁青,王本固脸色也不太好看,这是侯汝谅赤裸裸的看不起这两人能笼络将官,能打胜战。

  “岳浦河、鲁鹏之流当年不过把总,汤克宽暮气沉沉,其余的都是北地南调,难免水土不服,难道只靠卢斌一人?”

  “更何况卢斌为吴淞总兵,子民倒是有胆子调其南下入浙!”

  侯汝谅费解的问:“子民不调两浙水师……侯某尚能体谅,但为何要调吴淞水师南下?”

  其实为什么不调两浙水师,关键不在于葛浩是谭纶的旧部,是钱渊的亲信,而在于侯汝谅、王本固之间的争功之举。

  但侯汝谅的确很难理解为什么王本固会调卢斌南下,这说的小点是没将浙江巡抚放在眼里,说的大点要犯朝中忌讳。

  胡应嘉咳嗽两声,“六月一日,汪直逃窜至舟山,子民兄上书朝中……但五月二十八日,弹劾靖海伯复叛的奏折已入京。”

  刚才还满脸不屑的侯汝谅呆若木鸡,在长时间的沉默后,咬着牙盯着王本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奇部为你提供最快的脸谱下的大明更新,第一千一十七章 转变免费阅读。https://www.biqubu1.com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