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最后结果

    一个时辰后,李孝常来复命。

    “启禀陛下,臣审问过那日逃出去的犯人,魏徵和徐师谟以及苏定方皆说是窦尚书协助太子的人救出了他们。

    “臣也问过那日出现在牢中的王珪,他也承认了这件事。”

    闻言,襄阳公主的脸瞬间惨白,她再次跪倒在李渊面前:“父亲,驸马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定是那些逆贼知道自己逃不过一死,就拉驸马下水。

    “父亲,这是污蔑啊,请您明察。”

    李渊朝李孝常挥了一下手。

    李孝常立刻退了出去。

    见状,岳郁带着殿内的宫人也退了出去。

    直到殿内只剩下他们父女二人,李渊才开口:“苏定方没有参与谋反,且平乱有功,他的话可信。”

    襄阳公主神情一滞,下一刻,她又说:“我相信驸马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即便他做了,也肯定是有苦衷。”

    李渊脸色一沉:“他有什么苦衷非得助纣为虐,置孤于死地?”

    襄阳公主被怼得哑口无言。

    但她不甘心,哭着求道:“父亲,驸马真的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您一定要相信他”

    李渊听得心烦,大声叫道:“来人啊,送襄阳公主出宫。”

    被赶出去后,襄阳公主并未出宫,而是往西边的偏殿走去。

    内侍连忙阻拦:“襄阳公主,陛下有旨,让我等送您出宫。”

    襄阳公主狠狠地瞪过去:“父亲说让我出宫,又不是让我现在就出宫。”

    说完,襄阳公主一把推开内侍,继续往前走。

    内侍:“”

    无奈之下,内侍只好跟上去。

    看见襄阳公主走进来,高惠通等人连忙行礼:“见过襄阳公主。”

    襄阳公主四处张望:“小庾儿呢,她在哪里?我要见她。”

    高惠通态度很恭敬:“回禀襄阳公主,我们公主刚吃了药,已经睡下了。”

    听见这话,襄阳公主并未离开,而是径直走向内室。

    “襄阳公主”

    高惠通连忙追上去。

    还未走到内室,襄阳公主就看见长孙氏从里面走了出来。

    “秦王妃?”

    看见长孙氏,襄阳公主停下了脚步,不再往里闯。

    长孙氏满脸笑容地走到襄阳公主面前,优雅行礼:“阿姐万福。”

    襄阳公主回了一礼,然后说道:“我来找小庾儿。”

    说完,就想绕过长孙氏往里走。

    长孙氏往旁边走了一步,挡住了她的去路,但仍然面带微笑:“阿姐,小庾儿刚吃了药,已经睡下了,有什么事不妨明日再说。”

    襄阳公主心中不信:“听说小庾儿伤得很严重,我进去看她一眼。”

    “好,我陪你进去。”长孙氏主动让开。

    随后,两人一同进入了内室。

    亲眼看见王庾面色苍白地躺在床上,且满屋子都是难闻的药味,襄阳公主才相信长孙氏的话。

    于是,襄阳公主离开了西偏殿,但她没有出宫,而是随同长孙氏去见了李世民。

    “二郎,你我虽不是同母所出,但毕竟体内流着相同的血,我有一事想请你帮忙,不知你能否答应?”

    李世民态度很温和:“阿姐请说,能帮得上忙的,我一定帮。”

    “窦驸马被人污蔑谋反,如今被父亲打入大牢,还望二郎施以援手,在父亲面前为窦驸马美言几句。”

    听到襄阳公主的请求,李世民面露难色:“若是其他的事情,我一定帮忙,这件事

    “阿姐应该知道,太子和齐王谋反,父亲非常愤怒,凡是涉及谋反,那就是大罪。

    “虽说我在父亲面前有点薄面,但若是为谋逆之徒求情,恐怕我也会被关进大理寺。”

    襄阳公主急道:“窦驸马没有参与谋反,他是无辜的。”

    李世民顺势说道:“既是如此,阿姐就不必担心了,三司会查出真相,还窦驸马一个清白。”

    襄阳公主:“”

    最后,襄阳公主垂头丧气地离开了皇宫。

    上了马车之后,丫环问道:“公主,您就这样放弃了吗?”

    “不,我不会放弃。”襄阳公主抬起头,目光坚定。

    随后,她吩咐道:“去长公主府。”

    第二日,同安长公主进宫见了李渊。

    又过了几日,三司向李渊上呈所有余党的名单以及证据。

    最后,李渊宣布结案,并让人在朝会上宣读最后的结果。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宫造反,贬为庶人,其妻儿也被贬为庶人,流放岭南。

    参与谋反的韦庆俭、李瑗、张胤等人被处以极刑,魏徵和王珪以及徐师谟免除了死罪,但被革了官职。

    而窦诞仅仅是被判定失职,罚了一年俸禄。

    另外,所有平乱的功臣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奖赏

    虽然窦诞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但并未影响李世民的好心情。

    下朝之后,李渊召李世民商议国事。

    “平乱之后空出来很多官职,你先拟一个名单,明日交给我。”李渊吩咐。

    李世民恭敬应道:“是,父亲。”

    李渊想了想,又说:“傅奕虽精通天象玄学,但心术不正,差点令我们父子生了嫌隙。

    “如今他已伏诛,太史令一职空了出来,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心中一动,他要不要趁机举荐自己的人?

    心念一转,他说出的话却是:“秘书监夏侯端精通此道,且正直刚烈,儿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夏侯端虽然不是他的人,但这次也算是帮了他,而且还是父亲的好友,推荐他是最稳妥的选择。

    李渊却道:“夏侯端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不能太操劳,何况他已经请求致仕,我正想批准。”

    闻言,李世民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洛阳玉清玄坛道观的观主王远知生于世宦之家,曾游历天下,也精通玄学之道。

    “且陈宣帝和隋炀帝对其十分尊崇,我认为,他可以担任太史令一职。”

    李渊还是不满意:“据我所知,王远知如今已经一百多岁了,年纪这么大,不宜操劳,还是不要打扰他清修了。”

    李世民想了想,这话说得有道理,王远知这么大的年纪,确实不适合当官。

    于是,李世民又在脑海中搜索起来。

    “对了,父亲,还有一人,蜀郡火井县县令袁天罡精通玄学之道,他之前奉旨进京,您还与他论过道。”

    袁天罡给李渊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所以李世民提起他,李渊并没有着急否定。

    看见李渊神色动摇,李世民又说:“袁天罡还是小庾儿的师父,小庾儿会看相会观天象都是袁天罡教的。

    “以袁天罡的才能,足以担任太史令。”

    ————

    李渊沉默了。

    袁天罡的本事,他是认可的,何况袁天罡还教出了一个这么出色的徒弟。

    他想起了小庾儿跟他分析太白经天所预示的意义,发现她说的都出现了。

    “那就召袁天罡进京,担任太史令。”

    李世民心中大喜,虽然不是他的人担任,但至少这个重要的官职没有落入外人手里。

    李渊又道:“这次平乱,小庾儿立了大功,除了她提的要求,我还准备升她的官”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