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六十七章企业文化(第1页/共2页)

    “要是厂里没有效益,会有人一直让咱们融资嘛?!”对于金融方面,夏晴很不熟悉。

    谢顿答道:“如果工厂的前景好,这些都不是问题,业内术语叫做风险投资。到时甚至可以把价格翻一倍,以20万的价格转让10%的股权……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这套体系摸不熟吃不透,民营企业很难发展壮大的……”

    “那经过多次转让,企业的控制权是不是就丢了?!我看过一些书,说是谁控股51%以上的,谁就有了公司控制权。”夏晴还是有些忧虑。

    谢顿笑了,说道:“那今天咱们就来好好上一堂硬核金融课。首先要说的是:表决权决定控制权。《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持股67%以上才具有绝对控制权,51%只有相对控制权。”

    “现在的民营企业想迅速成长,只转让33%的股份往往是不够的,于是就又出现了一个新事物,叫做:无表决权股份。无表决权股份只有盈利分派和剩余财产的分配权,没有经营管理的参与权,和咱们民间常说的‘入干股’意思差不多。”

    夏晴听到“无表决权股份”这个概念,顿时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有了猪胰岛素的前车之鉴,康宁药厂就仿佛是她的孩子,无论如何都不想再落到别人手里了。

    听到这儿,夏晴终于开始认可融资了:“这未尝不是个法子……”

    谢顿接着说道:“融资这种方式,不用负担每年的利息支出,资金可以长期无成本使用。而且出资人和企业同负盈亏,只要企业能飞速成长,出资人一样也能赚个盆满钵满,从长远来看,大家是双赢的。融资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出资人往往在某个领域颇有建树,很可能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帮助企业成长……”

    这下夏晴被彻底说服了,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谢主任,您讲的真好,我听明白了!康宁药厂要想做大做强,就非得走融资的路子不可。”

    谢顿点了点头,说道:“融资只是保证企业能活下去,但怎么活,小夏你想过没有?!”

    “‘活下去’我能理解……‘怎么活’是指?!”夏晴又被问住了。

    谢顿继续循循善诱道:“好的公司,会有自身的企业文化,有自己的企业精神和愿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企业也是如此。康宁制药这个企业,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你想过没有?!”

    能认识谢顿,真是夏晴上辈子修来的好福气。谢大主任一肚子的干货,不但一针见血地指出药厂在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上的问题,讲解了金融知识,现在又开始注重企业文化了。

    企业也好人也好,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一个膀大腰圆的肌肉男,无论再怎么强壮,如果心术不正,那他也只能是个杀气腾腾的坏蛋,成不了社会的守望者。

    夏晴答道:“揭幕仪式上,我说‘成为受人尊敬的制药企业,是我们的伟大愿景’,这个算企业文化么?”

    “当然了!很好!……”谢顿满意地笑了笑,“这是非常好的企业愿景,听着令人肃然起敬。”

    夏晴补充道:“最近我也想过其他的,那就是:不作恶。《资本论》里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不希望康宁制药也变成那样,我要它一直清清白白,正大光明……”

    谢顿挑起了大拇指,赞道:“我果然没看错人,且不说能不能成事。单是这个想法就了不起,实在了不起!”

    夏晴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腼腆地笑了一下。

    谢顿接着说道:“小夏,你知道这种想法有多可贵吗?我常年接触这个行业,听了太多‘肮脏’的事情。国内的药厂为了打开销路,往往‘带金销售’。结果就是药厂创造了效益,医生拿到了回扣,患者不但要为这些不合理的环节买单,还要忍受药品的低疗效……唉!一言难尽……”

    夏晴说道:“我也听说了,即便是同一种药,国产药比进口药便宜,但是疗效不好,副作用还大……”

    谢顿点点头:“有效成分纯度不够导致疗效差,副作用大是因为杂质太多了……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夏晴摇了摇头。

    谢顿说道:“面向患者的药品,分为原研药和仿制药。原研药是原创性的新药,咱们国内的药厂目前还没有实力研发,生产出来的几乎都是仿制药。如果说原研药的疗效是100分,那么仿制药拿到80分就可以上市销售了。这就导致了它的疗效差,副作用大……”

    “你现在还处在研发肝素钠粗品和原料药的阶段,没有涉及制剂,暂时还接触不到这些。但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前国内的医药市场是劣币驱逐良币,以你刚才阐述的企业文化,恐怕是很难在国内立足的……”

    夏晴微微一笑,说道:“不怕!大不了就卖到国外去!美国不行就日本,日本不行就欧洲!”

    谢顿哈哈大笑,称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