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百一十四章岌岌可危(第1页/共2页)

    实话实说,金副总裁计算出来的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公道的,既照应了夏晴,又不至于让自己太过吃亏。

    这就是大集团和个人的区别所在了。大集团追求的是合作共赢和长期发展,对价格不是那么的敏感,而个人就会锱铢必较了,只要能占八分便宜,那就绝对不只肯占七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茂集团能发展成世界级的大型投资银行,不是没有道理的,光是这个气魄和胸襟,就比一般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夏晴听完报价后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价格很合理。”

    “好。”金副总裁继续道,“那就以青山风景区作为抵押标的,贷款1.6亿。然后需要谈的,便是贷款利率了,夏董打算贷多久?!”

    “两年。”夏晴觉得,两年是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窗,死或生,两年之内必见分晓。

    金副总裁听罢,打开电脑,又打开了另一个金融模型,一通操作后,说道:“模型显示,高茂集团如果要放这笔贷款,最低利率为年化5.5%,凭咱们这么多年的合作关系,以及我在高茂集团的话语权,5%的年化利率还是能够争取到的。夏董您看行么?”

    尽管在康宁集团的困难时期,金副总裁和高茂集团并没有伸手相助,但这个一板一眼的做事态度,还是着实让夏晴领略到了国际投行的厉害。

    她点头道:“可以的,5%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贷款利率了,我在银行都贷不到呢。”

    “好,那咱们就基本谈完了。”金副总裁说道,“三天后,我会带着集团法务部拟好的抵押贷款协议过来,到时咱们双方签一下字,就可以放款了。”

    夏晴微笑道:“跟金副总裁打交道,真是痛快。”

    “好说,好说,各为其主,各有各的立场。”金副总裁问道,“杨总,接手聂老道股权的事情,你打算出资占比多少?!”

    “哎呀,呵呵……”杨朝阳打马虎眼道,“这事儿嘛,咱们有时间慢慢聊,不急于一时……”

    夏晴知道,这是杨朝阳不想让她知道底细。之前康宁集团需要资金的时候他袖手旁观,现在又来接手股份了,这种滑不留手的做派虽然是商人的天性,但终归还是让人不舒服的。

    金副总裁点了点头,说道:“那好。”

    杨朝阳恨不得早点把这事儿落实了,说道:“夏董,那要是没什么事儿,我就跟金副总裁先告辞了?最近我那儿也是忙,没黑没白的。”

    “行呀,我这没什么事儿了。”夏晴笑了笑。

    杨朝阳边和金副总裁往外走,边小声问道:“金副总裁,你电脑里的这个什么金融模型,能发给我一份么?用它来做估值,简直不要太方便!”

    金副总裁摇了摇头,说道:“这些模型,可是我们高茂集团的绝对机密,不能外传。还有就是,随着市场的波动,这些模型总是在进行着调整,给了你也没用,几个月后就过时了。”

    “喔……原来还有这么多道道呀。”杨朝阳厚着脸皮道,“那以后如果我想用用,金副总裁能不能帮我计算计算?!”

    金副总裁回答道:“这个没有问题的。”

    “得嘞,我今天好好招待招待金副总裁。”杨朝阳眉飞色舞。

    杨朝阳和金副总裁怎么商量的,夏晴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只知道最后,二人过来签了协议,聂老道所持有的股份,正式质押给了他们。

    青山风景区的质押手续,也很快办好了。夏晴这回倒好,落了个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如果这些钱再烧完,就算她是孙悟空,会七十二种变化,也再也筹不来大笔资金了。

    创新药TBC的研发药企还在嗷嗷待哺,夏晴果断又将2亿资金拨了过去,支持他们继续推进TBC研发项目,做三期补充临床试验。

    与此同时,康宁集团与荣盛制药的价格战,仍在进行得如火如荼。任董事长知道了“两年”这个时间窗后,是铁了心要和夏晴耗到底,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对夏晴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由于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生猪及其制品的价格开始平稳,甚至有些回落了。

    这对无法把成本转嫁到下游的康宁集团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大喜讯。

    美中不足的是,价格传导往往具有滞后性。现在只是让生猪及其制品的价格不再上涨了,回落到历史较低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生猪从养殖到出栏再到上市,整个周期往往在九个月到一年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原材料价格能大幅回落的话,那也在明年下半年了。这对现金流紧张的康宁集团来说,无异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任董事长也敏锐地察觉了这一点,价格战的攻势更甚。这次他是有备而来,只要是康宁集团的客户,能抢的他要抢,不能抢的想方设法也要抢。最开始还是别管多少,能赚点就行了,慢慢就变成了不亏就行,刺刀见红后,连亏本也要抢客户出货了。

    低价这个策略,在各行各业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