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百七十七章股权补偿(第1页/共2页)

    由于阅历和眼界的不同,员工和管理层想的往往不一样。员工们觉得,既然做肝素原料药能赚钱,做了十几年都轻车熟路了,何必冒着天大的风险,再去搞什么创新药?!最好连肝素制剂都别搞,就只做原料药得了。

    他们的想法似乎也很有逻辑:只做肝素原料药的话,一年也能挣个两三亿,干上一年,管理层的老板们就吃喝不愁了,何必瞎折腾。

    看似有理,但其实员工们不知道的是,如果夏晴从一开始就抱着“小富即安”的想法,那么根本就不会有康宁集团的现在。或许在鼓捣出个小作坊,勉强能赚钱糊口的时候,就停滞不前了。

    夏晴想的可不一样,她想的是如何尽可能地将康宁集团发展壮大,做成世界级的大型药企,她的目标是将其做成百年老店,为股东谋利,为患者谋福。

    想法上的迥然不同,造成了管理层和员工们的根本分歧。他们觉得夏晴这帮人就是瞎折腾,放着好好的赚钱生意不做,非要去趟创新药的浑水。而夏晴却清楚地认识到: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或许是快点死,或许是鼎盛的开始。

    王慧芝继续主持会议道:“经过多年的创新药投资,现在已经初见效果了。心脑血管方面的新药TBC,正在进行全球三期临床试验,预计几个月后就能完成。治疗癌症的新药WLK也完成了二期临床,即将开始三期试验。抗感染新药CTM也显示出了不错的效果,正在进一步研究当中。还有MOP,等等等等……”

    姜还是老的辣,老员工见王慧芝只谈药效不谈效益,那就说明是没效益了,问道:“王董秘,我请问一句:你提到了这么多的‘创新药’,有一种药上市创造利润了么?!”

    王慧芝摇了摇头,说道:“还没有。即使是进度最快的品种,距离上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那不就完了。”老员工喃喃道,“怪不得集团没钱了,原来都是让这些‘创新药’给拖累的!”

    夏晴知道,基层员工们才不管集团战略、方针政策这一套,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其他虚头巴脑的都只当是空气。

    她说道:“我知道这次降薪裁员,一时间人心浮动,在座的各位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通告里说得比较清楚,凡是被裁撤的人员,除了法律规定的补偿之外,集团还会另外再付一笔赔偿金,以此来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

    夏晴继续道:“至于被降薪的那部分员工,集团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补偿方案。我先给大家透个底吧:集团初步决定,所有被降薪的员工,都可以获得降薪额三倍的股票,从此不再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而是成为了康宁集团的股东,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发展壮大。”

    夏晴的这番话一出,员工们顿时炸了,熙熙攘攘交头接耳,吵了个不停。大家都在分析,这三倍的股票看似美好,但究竟价值几何。降薪拿股票,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这是他们迫切想要搞清楚的。

    王慧芝见话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总结道:“现在集团是什么情况,也跟大家都说明了。降薪裁员的补偿措施,夏董也公开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意见,尽管提出来。”

    老员工琢磨了一下,问道:“刚才夏董说,被降薪的那些员工,可以得到三倍降薪额的股票?!康宁集团现在可是上市公司,我们想要股票的话,自己去股市买不就行了?!”

    王慧芝微微一笑,说道:“自己买的话,是不是还得花钱?!这些可是直接补偿给大家的,这能一样么?!”

    老员工说道:“那夏董是以什么价格补偿给大家呢?!如果定价太高,还不如不补呢。”

    员工们看重的都是利益,斤斤计较也不是不能理解。

    夏晴微微一笑,说道:“具体的补偿措施,董事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股票补偿价格,肯定是以通告发布之日起,追溯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以此来作为定价的标准。”

    王慧芝接话道:“这下大家总可以放心了吧?!肯定不会让大家吃亏的。”

    老员工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才坐回了座位,一言不发了。

    王慧芝继续道:“情况也就基本是这么个情况,大家可以考虑一下。如果被降薪的人员主动提出辞职,同样按被裁员对待,待遇一样。不过我个人还是希望,在集团这个困难时刻,大家能够团结一期,同舟共济。那么,散会!”

    说罢,夏晴和王慧芝都站了起来,冲着大家点头微笑,转身出了会议室。

    员工们却是大多都坐着没动,议论纷纷。

    “夏董人还真是挺好的,到这时候了还想着咱们,还给咱们股票。”

    “好啥呀好!股票那玩意,不能吃不能喝的,还不如不降薪,或者给点钱来得实在。”

    “我朋友就在炒股,听他说康宁集团现在的股价可不大好,跌跌不休呀!”

    “朋友?!你说的那个朋友,是不是就是你自己?!”

    “一边去!说正事呢!”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