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百六十八章冬天春天(第1页/共2页)

    夏晴瞅了瞅杨朝阳,微笑着问道:“杨总,如果康宁集团需要资金的话,你那边能提供一些么?!算入股也行,算借贷也行,利率肯定不会低。”

    杨朝阳听后便是一愣,说道:“我?!……我哪儿有钱呀!这些年进出口的生意可不好做,让东南亚那群人抢走了大半。都是熟人了也不怕你们笑话,我那经贸公司也是勉强维持罢了,年底一结算,还能剩个十万八万的,那就阿弥陀佛了。”

    夏晴一边听着,一边默默判断他这番话的可信性。这几年生意都不好做她是知道的,但杨朝阳有没有他说的那么惨,却是打着个问号。

    两种可能:一种是杨朝阳的公司确实如他所说,现金流也是非常紧张;第二种可能便是他并不看好康宁集团的未来,不愿意再增加投入。

    杨朝阳见夏晴沉默不语,出主意道:“集团缺钱,可以找银行申请授信呀?!凭咱们上市公司的身份,还愁银行不给授信么?!”

    夏晴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国有四大行,还有股份制银行,包括咱们津海市的农商行,我都跑了一遍。能申请到的授信都申请到了,满打满算也没有十亿元,解一解燃眉之急还是可以的,但终究不是个常事。”

    金副总裁听罢后出主意道:“咱们不是上市公司么?!那就增发配股呗,十配三,十配五地搞起来。再不成就发行可转债,办法有的是。”

    从金副总裁的发言可以看出,他可是个割韭菜的老手,点子一筐一筐的。也别说,高茂集团的合伙人,不会割韭菜才是怪事。

    夏晴听后依然摇头道:“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证监会对配股的审核非常谨慎,一年也批不了几家。可转债倒是个法子,但审批流程太长,动辄半年一年,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杨朝阳看了看夏晴,又看了看金副总裁,嘴上虽然没说话,但意思表达出来了。

    夏晴会意,问道:“金副总裁,你们高茂集团能抽调一些资金,驰援一下康宁集团么?虽说增发股份也需要证监会批准,但向特定对象增发还是比较容易获批的。或者算借贷也行,这样连证监会都不用惊动了。”

    如果说,杨朝阳手底下没钱还有可能是事实的话,高茂集团哭穷,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了。作为全球著名的大型投资银行,说它富可敌国,一点都没在开玩笑。

    金副总裁见哭穷这招行不通,索性另辟蹊径,说道:“对外投资的事情,我个人说了不算,得集团高层共同研究,共同商议决定。”

    金副总裁的这个借口,可以说是非常本土化了,就差再来个“负责人不在”,“中国式推脱”就齐活了。

    杨朝阳那边已经歇菜,金副总裁这边是夏晴唯一的救命稻草了,她不甘见此局面,追问道:“那金副总裁您,能帮忙提交议题么?高茂集团的这个决定,越快越好。”

    金副总裁微微一笑,说道:“夏董,议题我可以上报,不过我想劝您一句,这事儿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得做好被否决的准备。”

    “唉!”夏晴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打通肝素全产业链,向创新药领域发展,我自认为这个公司战略,还是没有问题的。”

    金副总裁点头道:“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的。经营企业和行军打仗一样,只守不攻,耗也会被耗死。只是创新药的风险太大了,动辄花费几亿十几亿美金,这对任何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杨朝阳帮腔道:“就是!最烧钱的就是临床实验了,有资质的都是国外的大型医疗机构,收费嗷嗷地贵。还有招募应试者,一招就是几百几千例,免费用药不说,还得给他们各种补助,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都得从咱们账面上出。”

    看来杨朝阳也非常担心创新药失败,说自己公司没钱,未必就是真的。

    金副总裁也同意道:“以我这些年在医药行业的投资经历,这条路确实不好走。现在的临床实验都是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费钱费力不说,一旦揭盲后数据不好,可能一家公司就此消失了。这种先例不是没有,而且还很多。”

    夏晴点头道:“你们说的,担心的,我都清楚。本来觉得凭借打通肝素全产业链的优势,再去努力开拓创新药。新药肯定是失败者居多,但只要成了一个,康宁集团就脱胎换骨,前程不可限量。”

    金副总裁说道:“夏董,您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

    “就是运气差了一点。”杨朝阳接话道。

    夏晴苦笑了一声,说道:“是吧。如果没有非洲猪瘟的疫情,康宁集团也不会如此地举步维艰,运气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事情已经发生了,想再多也挽回不了。”金副总裁劝解道,“高茂集团这边,我尽力。不过夏董别抱有太大希望,还是做两手准备好一些。”

    话已至此,夏晴多说无益,只得点了点头,说道:“好的,那谢谢金副总裁了,感谢感谢。”

    “客气了。”金副总裁本性不坏,无奈道,“资本都是嗜血的,高茂集团尤甚。如果让他们嗅到了资金盛宴的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