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六十九章调查结果(第1页/共2页)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像聂大聂二这种人,活着或者死了,都没什么两样。活着丧尽天良,死了浪费土地,反正都是为害一方。

    夏晴在重症监护室哭了很久。探视时间早就过了,护士几次想要催促她离开,也没狠下来心来。毕竟法律都不外乎人情,谁都不是铁石心肠。

    夏晴哭累了,抹了把眼泪,痴痴地凝视着聂老道。只见他虽然昏迷了这么多天,但面色红润,呼吸均匀,似乎还带着点笑意。如果不是躺在重症监护室里,任谁都会觉得他老人家只是睡着了。

    这天直到夜深了,夏晴才失魂落魄地从医院回了家,进门倒头就睡。可能是太疲惫了,居然一觉睡到了大天亮,直到身上长了“猫”――“玉兰”实施了重量攻击,她这才悠悠醒转了过来。

    草草吃了点早餐,夏晴无精打采地去了公司。

    王慧芝见她心情不好,小心翼翼地汇报着接洽久禅制药的进度:合作协议已经基本敲定,只待李厂长点头签字,便能启动收购流程。

    夏晴现在是心乱如麻,她也知道,久禅制药的肝素制剂业务,如果真的能够并入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但她心里放不下聂老道,不知道聂大聂二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王慧芝宽慰她道:“夏董,你别太担心。聂老道一定是吉人天相,好人有好报,不会有事的。”

    夏晴强撑着笑了笑,说道:“慧芝,这些天辛苦你了,公司多亏有你照应着。”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王慧芝说得斩钉截铁,问道,“聂老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医生说他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夏晴摇了摇头,回答道:“医生什么都没说,恐怕情况是不太乐观,一直在重症监护室里出不来。”

    王慧芝感叹道:“真是人生无常。聂老道那么好的人,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

    夏晴哪儿听得了这个,嗔道:“谁说他不行了?!他好着呢!”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王慧芝连忙检讨道:“对对对,好着呢!瞧我这张破嘴!”

    姐妹俩正聊着,专项调查小组的人来了,四五个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各夹着一个公文包,相互介绍之后落了座。

    为首的一名清瘦老者,是专项调查小组的组长,他开口说道:“夏董事长,你也知道,康宁制药上市后,媒体舆论很不好。不仅你的同行们排挤你,连中小投资者们也嚷嚷着要说法,我们也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还希望你能够理解。”

    夏晴点头道:“理解,您也是公事公办。大家这次来,是不是调查已经有结论了?!”

    组长笑了笑,夸赞道:“不亏是公司的董事长,脑子就是活络,不用我们说都猜到了。”

    夏晴回答道:“您们都是大忙人,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那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组长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A4纸,继续道,“这一个多月来,我们专项调查小组通过走访、核查,并没发现你有与‘神秘领导’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

    “‘一个名额两个人用’的事情,韩卫东同志甚至还保留着当年报告的原件,上面还有领导的批示和日期。很明显,这点上报道也是不实的。”

    “至于前些年业绩堪忧,最近一年营收飙升的情况,审计局认为是正常的企业发展行为,不构成任何问题,而且康宁制药从没有偷税漏税过。”

    组长说到这句时,面露微笑,夏晴也就跟着呵呵呵。

    组长继续道:“上市前国外高茂集团的突击入股,我们也认为没有问题。国内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民营企业不但要走出去,也要把外资引进来。这个世界会慢慢变成一个‘地球村’,闭关锁国,边境修墙什么的,都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至于青山风景区,我们查阅过原始资料,也走访了多位村民,认定聂老道承包‘青山’的手续规范,合理合法。你筹资修路开山,重建庙宇的举措,更是好事一件。”

    “总之来说,在经济方面,无论是康宁制药,还是夏董你,都没有问题。调查已经结束,这是最终结论。”

    尽管夏晴从来没有把专项调查当回事,不过听到组长宣布的这个结论之后,还是长长地舒了口气。这是对黑文檄文的最有力反击,以后面对中小投资者的时候,因为有了政府的背书,也就更加有了底气。

    组长继续说道:“至于聂老道的身份认定问题,由市宗教局宗教科的陈科长宣布调查结果。”

    陈科长见组长提到自己,微笑道:“夏董事长,咱们又见面了。”

    夏晴满怀感激,说道:“还是要多谢谢陈科长,当时要不是您出手相助,也不会那么快就把聂老道送到了医院。”

    陈科长问道:“聂老道现在好点了么?!在医院还是回来了?!”

    “唉!……”夏晴叹了口气,说道:“还在医院里住着。”

    陈科长安慰道:“现在医学昌明,日新月异,相信很快就会好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