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国》正文 第七十九章 刘大刀的奋迅(三)

    “贼子又上来了弓箭手”

    “贼子近了,弓兵退后,滚石呢,给我招呼下去”

    “贼子上墙了兄弟们,抽刀”

    “嚯”

    时间来到七月十五日,距离缅军发现后路给明军切断已经过了十二天。

    十二天里,阿那华隆先是派出使者来到刘綎军中送礼,反复口称误会,但都被刘綎推给了孙承宗。至于孙大人嘛,嗯,孙大人是大明的忠臣不假,但他也是大明的文臣啊面对缅甸的使者,孙大人云里雾里的说了一大圈,使者总之是不得要领

    使者不得要领没关系,关键是陷在木邦的二十六七万缅军和俘获的七八万木邦百姓是要吃饭的三十四五万人加上一定数量的战马,这人吃马嚼的,每天消耗的粮食是极为惊人的

    一方面是缅甸此时的战争水平还不太高,和华夏各朝政权打仗无比重视自己的粮道比起来,他们明显对粮道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此次缅甸空国而来,其实力对于木邦是碾压级的。三十万大军把木邦围了个水泄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确实没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粮道保卫上

    于是,刘綎成功的从旁边绕开缅军主力,并从容的在木邦城南一百三十余里的距离,找了一段狭长的山谷布阵。

    这道山谷是缅军粮道的必经之路不说,更难得的是,虽说由于地理原因,这一块的地形总体是西南低、东北高。但就是这么一段,西南、东北的地势是差不多的。然后刘綎在这里修筑了一道矮墙,然后明军反而有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在使者谈判不成后,阿那华隆无奈的开始命令麾下的将领率军冲击明军的防线。

    至于说绕开刘綎的防线,另外找路走这个选项没错,明军出发的时候满额一万二,一路走来因病减员后也只有一万一千多一点。这点兵力,只够守住一个点,是绝对没有能力守住一个面的。但是问题在于,在这个绝大多数地貌都还是原生态的时代,不要说平原高原移行处了,就算是平原地区,要想在官道之外另外找一条路出来也是千难万难。若是放弃这条道路,去走其他的荒山野岭职业军人是可以的,民兵和百姓是万万不能的。如果阿那华隆真的这么做了,那么最终返回平原地带的,能够有十万人就逆天了。

    三十万出去,十万人回来那缅甸东南部的孟族人只怕会欢呼雀跃般的汹涌杀来

    所以,这个时候阿那华隆没有选择,只能是强令麾下的将领们率领那些战甲都没有,手里拿着一把巴冷刀就算士兵的炮灰们不断冲锋。

    太阳开始渐渐西沉,在打退了又一次的缅军冲锋后,战场开始安静了下来。

    再一次巡视防线,不厌其烦的严令守夜的士兵仔细值守后,刘綎回到了防线之后不过两三百米的全球战国(混吃等死)最新章节手机访问:https://m.xtxtaikan.com/wapbook49402/23372630/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