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碎了一地(1/3)

经过大半个月的忙活,英国佬终于将叙利亚的埃及和土耳其军队揉搓在了一起,留下10万军队驻守后,余下的30万联军就浩浩荡荡地沿着河流峡谷向伊拉克杀来。

两国军队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狠狠的搜刮了一番,所携带的粮草非常充足,足足抓了20多万苦力负责押送,骆驼马匹无数。

英国对埃及的支持远远不是土耳其可比的,大炮、飞机、坦克,都是土耳其人的两倍,要不是怕埃及的军队实力过大,以后不好控制,军队的总人数绝对不止30万。

埃及本来是英国佬的殖民地,但当初华夏解放中东时,埃及境内也免不了受影响,一时间人心惶惶,各族民众蠢蠢欲动。

而当时英国佬却无暇顾及,又害怕华夏趁虚而入,所以就答应埃及等战争结束后,允许他们自主建国,但外交和军事方面要受英国的控制。

英国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埃及人的血性可不是印度人能比的,要是华夏给他们支援点武器弹药,那是绝对要炸锅的,于是就想先安抚住他们,等英国抽出身来,再收拾不迟。

不过后来随着中东的局势越发稳定,让英国完全无机可乘,使得英国改变了想法,也想要在埃及身上试验一下华夏的那种附属国模式。

但比起华夏对子国的宽容条件,英国佬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各种杂七杂八的条件限制一大堆,可即便这样,还是让埃及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其实英国让埃及独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充当炮灰,进攻中东。

如若不然,英国的殖民地向华夏的附属国发起进攻,这无异于英国直接向华夏宣战,那华夏届时也会毫无顾及的向中南半岛和印度发起进攻。

这是英国万万不能接受的。

即便埃及人习惯了沙漠的环境,但几十万大军也只能选择沿着水源地进军,好在这条通道自古就有之,道路还算好走。

不过几十万大军硬是走了大半个月才进入到伊拉克境内,此时时间已经进入了7月份,沿途的城镇照样被洗劫一空。

这和英国人当初预计的十多天就杀到巴格达,整整晚了20多天,也让蔡锷等得不耐烦了。

得知叙利亚的大军终于进入到了伊拉克境内,蔡锷重重地松了口气,要是再不来,他真的想主动进攻了,否则几十万大军对峙在这里,真的不是个事儿。

光人吃马嚼就是一大笔开支,英国还时不时的发起小规模进攻,他们同样也经常派出小股部队渗透,弹药天天都在消耗。

这一个月来,蔡锷又组织了差不多5万伊拉克军队,全是当初被土耳其人击溃的,再加上这一个月来大战的消耗,如今他手里的军队比起土耳其的大军也少不了多少。

不过英国佬又武装了差不多20万人的土耳其大军,武器装备都已到位,正在加紧训练。

蔡锷也不得不感叹,英美等国的工业实力和运输能力实在太强大了,大半年时间竟然就能在埃及和土耳其武装起上百万大军来。

华夏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点,没见各子国正规部队的武器装备,一半都还没配齐。这还是当初缴获了大量的奥斯曼帝国武器装备,否则恐怕更难看。

想明白这一点后,蔡锷决定速战速决,和英美等国打持久战很不明智,土耳其和埃及可都是人口大国,只要有充足的武器装备粮食弹药,英美等国武装起几百万大军来恐怕都不算事儿,毕竟欧洲各国战事才刚刚结束,别的没有,就是武器装备多呀!

7月5日,联军先头部队刚进入到伊拉克境内几十公里就被拦住了。

张兴武早就带着十多万大军在伊拉克的加伊姆设置了四道防线,以逸待劳等着联军的到来。

英国佬并未感到意外,拖了这么久,要是华夏人还不知道他们的意图,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三天后,大军全都抵达了加伊姆外围,立即就展开了进攻,几百门大炮猛轰,然后步兵跟随一路修过来的上百辆坦克发起了冲锋。

英国这次为了兵贵神速并没有携带飞机,毕竟沿途修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