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墨顿买种

    『网→』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任谁都知道一年三熟的水稻对于大唐来说有多重要性,大唐人口众多,粮食危机一直存在,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天灾频发,百姓饥不果腹的大有人在。

    尤其是北方,若不是京杭大运河开通,南米北运,这才稍微缓解北方的粮食危机,但是谁也不会嫌弃粮食多。

    哪一任王朝也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只要有粮食,百姓饿不着,那皇朝的统治就将极为安稳,历朝历代哪一个王朝灭亡不都是让百姓民不聊生,活不下去了,这才揭竿而起,起来造反。

    有此良种,至少能够保证大唐百年内粮食无忧,这等泼天的功劳可以说人人心动,然而却被墨顿拔了头筹,众人只能艳羡,然而今天却杀出一个截胡的。

    “这不是西域大会,墨家子所说的那种水稻么?”大殿中的官员议论纷纷,指着太监抬上来的一袋稻种说道,甚至苏令侬早已经急不可耐的扑上前去,亲自查验。

    当日,西域大会之上,墨顿重金相诱,柔佛商人贪恋财物这才爆出柔佛国有此一年三熟的水稻,当时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众人都有所耳闻。

    “不错,这就是西域大会之上,柔佛商人所说的一年三熟的柔佛水稻。”冯智戴昂然道,他只说是柔佛商人献出,故意淡化墨顿的作用。

    “一年三熟的水稻竟然是真的,若是能够推广恐怕那将是我大唐之福呀!”群臣惊呼道,看向冯智戴的眼神顿时多了几分玩味。

    此乃墨顿首先在西域盛会上引诱柔佛商人说出,如今却被冯智戴献出来,这其中的是非曲折,恐怕让人深思呀!”

    冯智戴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当日西域大会的事情传到了他耳中的时候,顿时怦然心动,别人对此水稻半信半疑,但是他冯家五代世居岭南道,自然知道水稻越往南,成熟的越快,此一年三熟的水稻极有可能为真。

    柔佛国乃是南海诸国,岭南道又是唐朝的最南端,可谓是得天独厚。他冯家地位尴尬,一方面为朝廷所重用,把控岭南,另一方面则又被朝廷防备,他作为冯家嫡长子,留在长安城作为质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若能为亲自取来此优良稻种,定然能够立下大功,定然能皇上面前一表忠心,甚至让他回岭南也并无不可。

    他虽然在长安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必经是客居他乡,哪有在岭南道呼风唤雨,来的畅快。

    于是他亲自写信,快马加鞭赶往岭南道,说服冯盎以最快的速度,从柔佛取回柔佛水稻。

    冯盎一听此事,欣然应允,此事若为真,那他冯家定然立下大功!此事若为假,那他们还并没有什么损失,顶多白跑一趟,风险小收益大。

    他冯家并不缺少财富地位,缺少的正是向朝廷表决忠心的机会,而此刻一个天大的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他岂能不牢牢抓住。

    而且岭南之地,不乏跑海客商,当他派遣商队前往柔佛之时,果然在当地打听得到,的确有一年三熟的水稻。

    顿时欣喜若狂,运回岭南之后,毫不停息,快马加鞭运到长安城,赶在李渊大寿之时,进献给朝廷。

    至于墨顿,在他们看来一个只不过一个黄毛小儿,事关自己家族几代人的利益,得罪墨家子也在所不惜,毕竟自己是国公,而墨顿只是一个侯爵而已。

    “利益动人心啊!”

    满朝的权贵顿时心中一叹,不过他们心中明白,面对如此大的功劳,谁能把持住呢?甚至有些人心中哀叹,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想到呢?而是被冯盎这个老狐狸提前抢了功劳。

    “据我等所知,柔佛水稻可是墨顿当时用重金相诱,柔佛商人这才说出,冯家贪功自居可不好吧!”坐席上程咬金突然高声道。

    李世民顿时用审视的眼神看着冯智戴,冯智戴心中一慌,顿时知道如果自己撒谎,恐怕会被皇上不喜,坦然的点头道:“不错,此柔佛水稻的确是墨侯爷首先发现,然而微臣却深知此等水稻对大唐何等重要,若有此稻种,我大唐百姓再也不会忍饥挨饿,如此重要之物,岂能假借于唯利是图的商人之手。”

    冯智戴偷换概念,他虽然承认墨顿的首功,但是却故意对墨顿鸡蛋里挑骨头,挑出墨顿的错误,认为墨顿贻误时机,为自己脸上贴金。

    冯智戴此言一出,不少大臣顿时纷纷点头,这个时代实在是商人的地位地下,名声不好,对大唐如此重要的稻种竟然决定在商人的手中,这让众人心中顿时偏向了冯智戴。

    “微臣放心不下,辗转反侧,于是就让写信给父亲,让他第一时间从柔佛国换来此良种水稻,立即送往长安城来,献给太上皇作为寿礼。”冯智戴振振有词道。

    “此乃朕收到最好的礼物。”

    李渊顿时开怀大笑,这等能够让稳固大唐江山之物作为寿礼,实在是让李渊满意至极。

    “你是如何确认一年三季的水稻为真,你就不怕空跑一趟么?”李世民眼神一眯道。

    冯智戴昂然道:“只要对大唐有用,哪怕有一线可能,我等父子也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众人心中一叹,这一次,还真让冯家捡了一个大便宜,如此功劳,只要是来年确认无误之后,冯家定然能够简在帝心,只要是此水稻在,冯家定然受益无穷。

    墨顿顿时心中冷笑,冯智戴无论怎么说,都掩盖不了他抢功的事实。他真正在意的并不是柔佛水稻的这份功劳,而是冯家获取水稻之后,竟然没有和他照会一声,妄图独吞功劳。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恐怕前几日进入长安城的车队之中,恐怕就有柔佛水稻吧,整整两天,冯智戴就没有知会墨家一声,可见冯智戴独吞功劳的野心早已定下。

    “墨侯爷勿怪,此事是在下越俎代庖了,此水稻早一日出现在大唐,我大唐就会早一日受益。。”冯智戴转身朝墨顿拱手,意味深长的道:“在下如此做,也是一心为国么。”

    在献水稻此功,看似墨顿只是动了动嘴皮子,甚至连五十两黄金都没有花出去,而冯家却远赴重洋,取来柔佛水稻,在这个大功劳上狠狠地咬下一大口。

    “冯爱卿对朝廷的确是一片忠心。”

    李世民心中暗自点头,并不反对臣子争功,冯家虽然有争功的嫌疑,但是最终还是大唐收益。

    墨顿微微一笑,神情自然的说道:“冯大人说笑了,此柔佛水稻又非我墨家独有之物,墨某又有什么资格怪罪于大人。”

    冯智戴顿时露出得意的笑容,在他看来,岭南距离柔佛最近,此柔佛水稻天生就该是冯家之功劳,只不过被墨家子抢了先机而已,现在只不过是冯家拿回他应有的功劳而已。

    他故意在太上皇的大寿之日献上,就是算准了哪怕是墨顿心中再不满意,也不敢在太上皇的寿宴上闹起来,过了今日,冯家的功劳就已经板上钉钉了。

    不少朝臣顿时心中叹息一声,墨家子毕竟还是年少,若是他得到消息立即前往柔佛去此稻种,定然能够将功劳据为己有,然而他偏偏想要坐享其成,让柔佛商人自己运来,被人抢了功劳又怪得了谁?

    墨顿话语一转,讥讽道:“不过,墨某在西域大会曾经有言在先,谁能为大唐带来良种定会重赏,此事乃是由柔佛商人率先提出,冯家由柔佛运回,自当由两家平分此五十两黄金,太上皇大寿过后,还请冯大人前往墨家村,二十五两黄金定会如数奉上,不会让冯家这一趟白白辛苦的。

    “二十两两黄金!”满朝文武顿时一愣,顿时忍不住扑哧一笑。

    墨顿这一招实在是太过阴险,让冯家所有的努力顿时成了一场闹剧,冯家远赴重洋,所求的岂能是二十五两黄金。

    二十五两黄金对于普通人来说,看似很多,但是对于掌控岭南之地的冯家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又岂能放在眼中!

    “我冯家一心为国,墨家子你岂能用这些阿堵之物度量。”冯智戴勃然变色道。他们冯家远赴重洋,所求的乃是泼天的功劳,哪怕不能尽全功,也要占据大半功劳,岂能让墨家子用一点黄金就打发。

    “好,我最佩服的就是冯大人这等忠义之士。”墨顿豁然叫好道。

    满宫之人顿时诧异的看着墨顿,不明白墨顿被抢了功劳竟然还如此兴奋,该不会被气糊涂了吧!

    只见墨顿昂然点头道:“冯家如此忠义,为大唐操劳,实乃我大唐之幸,眼下波斯等地有一果树乃为苹果,美味至极,一旦引进定能为我大唐百姓定然受益匪浅;金字塔国医术高超,冯家若能取回,我大唐定能活人无数:极西之国有一种菊花,能驱蚊虫,冯家若能取来,天下百姓夏日再也不畏惧蚊虫叮咬,伤寒病定能大大减轻。……”

    “西域波斯、金字塔国、极西之国……”冯智戴顿时张大了嘴巴,他原本的打算乃是为冯家取来滔天的功劳,可没有想到要去遥远的极西之国。

    “这些地方在下可没有去过呀!”冯智戴顿时欲哭无泪道,如此遥远之地,那几乎是万里之遥,要是前去那定然会九死一生,不,十死一生。

    墨顿淡然一笑道:“冯家不是说,有一线可能,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么?”

    “呃!”冯智戴顿时语结。

    “这些原本应该是西域商人源源不断的带过来,冯大人不是说,岂能交付于唯利是图的商人之手么?”墨顿追问道。

    冯智戴顿时脸色涨红。

    李渊见状,摆摆手说道:“极西之国太过遥远,还是让西域商人带来吧!若是有用,我大唐定然不吝钱财。”

    墨顿喟然叹道:“太上皇有所不知,此事在之前定然可以,可是如今却行不通了,君不闻《子贡赎人》之事。”

    “《子贡赎人》”冯智戴顿时脸色一白,他酷爱儒家学说,自然知道《子贡赎人》之事。

    “相传鲁国有一条法律,凡是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沦为奴隶,商人将其赎回之后,可以前往国库报销赎金,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现场顿时有大儒将子贡赎人之事重新述说一遍。

    顿时所有人看墨顿和冯智戴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这一次,冯智戴做了一回子贡,而墨顿做了一回子路。

    墨顿以重金吸引异域商人为大唐带来各种各样的有用的种子,看似路途遥远,奇慢无比,但是由于重利吸引,却是源源不断。

    而冯智戴直接去柔佛国取种,看似一心为大唐,却断了大唐引进外来种子的途径,若是异域商人得不到好处,又岂能愿意为大唐源源不断的运来种子。

    此刻,众人再看墨顿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心中暗叹,墨家子不愧是墨家子,能够忍受如此功劳的诱惑,所有人都局限于未眼前,而墨家子竟然能够看的如此长远。

    如果没有冯家,大唐依然能够获取柔佛良稻,而且会收获更多。而冯家不过将这个时间上,提前了一点而已。

    顿时李渊看向冯智戴的眼神多了几分失望,他虽然已经退位,但是对于大唐的未来同样的挂在心上,这毕竟是他打下来的江山。

    “古有子路救人,今有墨顿买种,好,不愧是我大唐少年!”李渊看向墨顿满口赞道,墨顿此举的确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了,谁能想到墨顿竟然犹如长远的打算。

    “臣乃忠心为国,还请皇上和太上皇明察。”冯智戴惶恐道。

    而且李世民突然想起,对于大唐同样重要的棉花之物,虽然仅在高昌之国,可比远渡重洋要简单得多,然而墨顿依然毫不吝啬钱财,从高昌商人手中买了棉种,如此一来,二人高下立判呀!

    “尔等所做之事,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都为大唐考虑,朕心中甚慰,尔等的忠心,朝廷自会体察,今日太上皇大寿,不论其他。”李世民道。

    毕竟明面上大唐依旧收益,而且冯盎镇守岭南,朝廷对其依仗甚多,自然不好惩罚于他,只能就此圆场。

    但是任谁都知道,冯家想要的泼天功劳早已经鸡飞蛋打了,现在估计只剩下远渡重洋的苦劳了。

    (=一秒記住网)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