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备受打击的小白(求订阅,求收藏)(1/2)

“元正启祚,万物惟新,伏惟公子尊体万福。”

郑鹏刚想回大堂,背后突然传来李白的声音,转头一看,只见李白笑容可掬地向自己行礼。

回过礼后,郑鹏有些头痛地说:“小白,都是自己人,不用行这么多礼,行个简礼就行。”

新年期间,不是行一次礼就行,而是行的礼越多表示越尊重,郑鹏还真怕没完没了的“尊体万福”,先给这位会来事的家伙提个醒。

“行,就听公子的,万岁。”李白言听计从。

“万岁。”

唐朝是一个包容的国度,礼多而不苛刻,万岁并不是皇帝的专用词,过年时跟周围人互道一声“万岁”,相当于后世人们过年时说一句“新年好”,相对于要右膝跪地的礼仪,叫一声万岁无疑更简单。

郑鹏看着打份得焕然一新的李白,高兴地说:“小白,来得挺早,吃早饭了吗?”

“途中对付了张胡饼,不饿,再说今天还差吃的吗”说到这里,李白有些可惜地说:“子珪跟某一同前来的,中途被他大哥带走,要不更热闹。”

“你来就好,正好帮我招待客人。”

李白早早赶到这里,就是想借机会认识一些达官贵人,闻言连连答应。

回到大堂,两人刚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茶,黄三就上前禀报,崔希逸前来拜坊。

郭可棠回贵乡,崔希逸身份特殊,不能陪她回去,来得这么早,不用说,应该跟郭子仪一样,下值后就直奔“免费饭堂”。

好兄弟来了,郑鹏马上带着李白迎了出去。

崔希逸的到来,好像是吹响到郑家传座的号角,张九龄、新任平康坊青楼会首周至豪、调升到长安任职的昔日军中同僚曹奉、平日交好的官员、邻居好像走如轮转般,纷纷前来传座,郭鸿没有前来,但他派了一个侄子前来,郑鹏和李白在大堂接待,林薰儿亲自坐镇后厨,保证随时提供酒菜。

最令郑鹏惊讶的是,昔日魏州刺史方开望,因为政绩斐然,调到刑部任职侍郎,也到郑鹏家中传座,郑鹏热情地招待了他。

从开坊门一直忙到响午,郑鹏都不记自己行了多少礼、喝了多少酒,只记得自己茅房也上了五六回,连午睡都抽不出时间。

有句话说得对,有兴趣没疲累,郑鹏累得不轻,而李白同学却是精神抖擞,越接待越有精神,看他神采飞扬的样子,郑鹏都有些羡慕。

对一心结识达官贵人的李白来说,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累死了,这些人,怎么那么清闲啊。”好不容易空闲下来,郑鹏瘫坐在椅子里,都不想动了。

李白给郑鹏倒了一杯热茶,有些羡慕地说:“公子,这种日子要是不累,说明人缘不行,没想到公子的人缘这么好。”

“都是花花轿子人人抬罢了,也没什么,现在不就空闲了吗。”郑鹏有些轻描淡写地说。

“郑将军空闲吗,看来咱家是来对了。”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尖锐爽朗的声音。

这声音是,高力士?

郑鹏向外一看,没错,只见高力士身穿宦袍,昂首阔步朝这里走过来。

高力士虽说是宦官,不过他身高近一米九,面容俊朗、身材高大,身上没有宦官那种恹恹之气,反而有一种普通人都没有的刚阳之气,脸上写满自信的笑容,走起路虎虎生风,要是不知他宦官,真把他当成豪气冲天的豪侠。

这也是宫中人喜欢称他为高将军的原因。

郑鹏跟高力士关系不错,对高力士的上门没什么,而一旁的李白,看到上门拜坊的高力士,双眼瞪得老大,震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高力士啊,皇帝身边的第一红人,权倾朝野,很多奏折的批改出自他之手,就是皇子、公主看到,也得恭恭敬敬地叫一声“阿翁”,普通的官员费尽心思也难见他一面,没想到他会主动到这里传座。

天啊,这是多大的脸面,李白都有些崇拜郑鹏了。

这可是贵人中的贵人,只要高力士随便发一句话,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此时李白看着高力士的眼神都有些炙热。

郑鹏准确地捕捉到李白目光,心里有些好笑:就是诗仙也是地上的仙,再说李白现在声名还没显,好熟悉的眼神啊,想必跟当初自己把崔希逸看成一锭人形元宝的眼神很相似。

李白虽说跟高力士说不上话,但来长安后,几次远远见过高力士,对这位身材高大的太监印象深刻,一看到高力士,马上就认了出来。

想归想,郑鹏还是马上站起来,热情地迎上去:“今天一起床,左眼皮一个劲地跳,就知有喜事,没想到是高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元正启祚,万物惟新,伏惟公公尊体万福。”

正想行礼,高力士一把扶住郑鹏:“郑将军,免礼吧,就当饶了咱家这把老骨头,这几天行礼差点没把这老腰折了。”

郑鹏也不想动不动跪人,闻言正合心意,顺势站起:“高公公真是爽快,不瞒公公,今天行礼行得腿都不想要了,来,公公请上座。”

高力士能有今天,靠的绝不是运气,郑鹏知道高力士了解自己的性格,所以特地免了这些俗礼。

有时候就是一件简简单单的小事,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高力士也不客气,自顾坐下,都不用招呼,拿起一又筷子自顾吃了几块卤肉,又喝了一杯葡萄酒,这才说道:“陛下让咱家给姚开府送些过节的礼品,顺路到这里转转,郑将军,没打扰你吧?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