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一战,刘备集团可算是已经达成了幽州战略的初步计划。只要之后的战事可以顺利进行,这幽州大地的最终归属也只是早晚的问题了。而眼前整个大汉的局面,却是完全被诸侯们打花了。
其中最大的一个势力仍然是董卓集团,董卓坐拥关中大地,更兼数量庞大的西凉铁骑。其下文有李儒贾诩,武艺吕布。如此阵容,只能用豪华来形容,天下诸侯无不垂涎,却又有贼心没贼胆。而董卓自身可能被之前的诸侯联军吓住了,也可能被现有的荣华富贵所侵蚀了。如今的董卓不仅没有想过领兵征讨诸侯,便是连最基本的呵护皇权都懒的做了。现在只要地方诸侯打下了地盘,董卓必是第一时间送上朝廷的任命文书。如此之下,中原地区诸侯更是打的有动力。而相比董卓这种无敌的势力,其后的益州,荆州的二大刘氏诸侯一个持蜀中天险坐看天下纷争,一个直领荆州之繁荣。再加上老好人陶谦与交州的士燮,这些诸侯虽有几乎逐鹿的势力,却无争霸的野心。若是盛世,这些人无一不是治世之臣,可惜如今乱世,这些人往往都是在给别人做嫁衣。他们这些诸侯就好像是在等着哪一天自己嗝屁了,或者其他诸侯杀来了,他们到时候只要两手将基业送上便可以了。
不同于其上的这些安稳的诸侯,身在乱世却无枭雄之心。如曹操,孙坚,袁绍袁术等一群人却是好像正真为乱世而生的诸侯。与原有历史不一样,这些人不仅都有着逐鹿中原的能力,而且有的人还没有如历史一般消失。起点高者如曹操,袁绍,袁术之流。曹操因为吕恒缘故一开局便坐拥一州之地,其后更是先袁术一步直接占了大半个扬州,随后还顺手拢了半个豫州。其麾下文武也仅仅是次与董卓一点点。而拥有相同出身的袁绍显然慢了一步于曹操。虽然袁绍手持天下第一州冀州,可是因为先前青州黄巾的原因,导致自己竟然失信与商贾世家。以至于袁绍虽然名义上是冀州的一把手,可是实际上对于冀州西北地方仅仅只有名义上的归属权,正真的使用权完全被世家所分割。与之相比他的弟弟便混的更加惨了,不仅没有如历史一般拥有半个扬州。此时仅有一个汝南的袁术,因为黄巾的原因,不仅缺兵少粮,连支持他的本家都有点偏向与袁绍而去。
要说变化最大的,当属江东孙坚了。因为没有偷得传国玉玺的缘故,历史上的孙坚因此而早亡。如今的江东因为有了孙坚这头猛虎的存在。不仅没有如历史一般受到江东世家极力反对,反而因为孙坚的存在,江东这些世家在孙坚准备收拾江东时皆是投兵纳银。如此情况下,孙坚借兵强马壮之机若不是,用了极短的时间便收拾了江东六郡。若不是江东自古以来的百越太过厉害,说不定孙坚现在已经领兵逐鹿了。
“百越”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对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泛称,也泛指这一地区的所有民族和种族。秦汉之前,由于中原人对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缺乏了解,认为这些地区都是蛮荒之地,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民族也被认为是尚未开化的民族,便以“越”统称之。秦汉时期,中原人逐渐了解到这些地的民族众多,继而又将“越”称作“百越”。当时中国,乌丸、鲜卑、匈奴等处北,蛮族诸部处南,羌、氐处西,山越处东。其他三边山高地远,唯山越处临海,在国疆之内。这样的处境,自然导致山越和一般少数民族多有不同。
史载,山越属百越,是三国时期江南、福建一带部分山区古越族后裔的通称。也是所有南方蛮族最大的一支。由于地处国中,秦汉以来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使得山越与汉民区别不大,虽称为“族”,其实是山地土著,称为“山民”。他们以农业为主,出铜铁且能自铸兵甲,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组成半独立于中央政权的地方武装集团。这与演义中记载是完全不同的。
山民地处国中、能自产粮食自造兵甲、又不服政权管束的山越,注定成了历史上东吴政权的心腹大患。再加上山越广泛的分布在会稽、丹阳、新都、鄱阳、乐安、海昏等地,依托山体为阻各成势力,使得讨越战争无法象孔明征蛮一样一次悉数平定。再加上孙策时代开始,孙家与山越族就积怨甚深。最终,东吴通过数十年时间的残酷征讨,使绝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沦为兵、奴。直到其后三百余年,山越终于被完全汉化,举族消亡。
而东吴也可以说成也山越败也山越。三国初期,东吴人少且多异族。东吴每战时必寻山民已充军兵,至三国末期东吴甚至越海至台湾抓山民。东吴因为山民而无法北征,也因为山民之善战,而得以与蜀魏抗至百年。据载,越人好战,当时一个越人可战三至五人鲜卑,而一鲜卑可战一个半汉人。如此便可看出当时东吴的尴尬处境。甚至有人戏称,如果不是东吴耗光了越人,没准山越与北边的蛮族会打乱中华大地也是有可能。也正是因为百越的存在,使的孙坚虽拥江东六郡,却难以动弹,除非天下有变,否则孙坚是绝不会领兵与中原大地的。
如今的大汉,外有鲜卑乌丸与匈奴的虎视眈眈,内有诸侯的烽烟四起。虽有天子在位,却无一丝皇权威严。自董卓迁都还近一年时间,天下竟乱至如此。朝中虽有贤良却也因董卓之无道,而每日里如履薄冰。如历史一般,董卓自从迁都长安之后,每日里更加残暴。不仅将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