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兄弟厚望

人们还未从弘文阁的第一场激辩中回过神,月中的第二次弘文阁经筵就开始了,正是望日后的第三天,如此一来,每月两次的经筵和朔望日大朝都能错开。尽管有不少固执的饱学鸿儒们对于把讲学的场所变成辩论的地方颇有不满,但那些平日以给天子讲学为荣的翰林院和左右春坊的学士们,如今的心思也放在了另外一边。

学问做得再好,可也不比在这种经世致用的大条条框框上摆出自己的能耐来,保不准真能让天子青眼相加,一举入了内阁。想当初,无论杨士奇杨荣等人,还是杜桢,之所以能入阁,哪里又是真凭了资历?这是唯一能抹平资历这一道关卡的机会,因而谁也不肯错过。

这些人力求出头,大佬们也不得不着重关注这么一个会影响皇帝政见的制度。而张越却没有参加弘文阁的第二次经筵,因为眼下他忙得很。此次还是讨论上回未决的三条,要说真能讨论出什么新鲜的观点也未必可知,所以他打发了部里的两个司官去看热闹,剩下的人则是全都被他留了下来,和此前刚刚通过廷推而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的许廓一道参详事情。

除了必要处理的兵部事务之外,军户制度该怎么一步步改,怎么把武举法融入其中,怎么尽量少侵占勋贵和世袭军官的利益,怎么让这些人的利益点放到其他地方去,这全都是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军器局和兵仗局这一外一内的两个军器监造部门该如何整合,如何说服工部和内官在这两个部门上头和自己这边步调一致。还有,万世节刚刚从奴儿干都司送回了紧急公文,除却例行汇报之外,还说了归期,但更重要的却是说,那边苦寒,驻军兵器又常常和当地人发生小规模摩擦,损耗严重,恐怕又得换兵器了。

奴儿干都司是因为打仗需要换兵器,但天下其他卫所呢?如今承平日久,那些深藏库中的兵器会不会像兵仗局的那些东西一样,锈蚀不堪使用?

所以,兵部虽说填补了人手,张越又多了许廓这么个爽朗的老人分担压力,但他仍然是很忙,非常忙,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值宿也有了别人分担,他睡衙门的次数少了许多。这一日白天听了弘文阁那边激辩的结果,又得知胡濙总算是在官员俸禄上的问题上让了步,晚上回家之后他就笑呵呵地抱着儿子打了个圈,到了杜绾那儿时,又得知南京那边有了几封信来。

尽管家中有杜绾和琥珀帮忙处置信件,回信也多半是杜绾代笔,可但凡重要的人,张越还是会亲自看一遍信,然后向杜绾口授大意,这一回也并不例外。如今杜绾有孕在身不方便,又因为张越的吩咐,因而她常常把静官叫到身前,一面口述一面看着人写。一个月下来,小家伙的笔力比从前长进了许多,写完信之后问的问题也多了。

这会儿张越看着赵羾的信,突然头也不回地问道:“绾妹,按照时间,他写这信的时候,应当我那封信还没送到吧?”

“应该没送到,南京到北京怎么说也有千多里路,不是那么快的。”杜绾见张越在看信,便放下了手中孙氏反复交代一定要吃的滋补汤,又问道,“我看赵尚书的意思,应当是想要谋尚书的位子,如今兵部暂且不说,刑部的人选却还没有定下来,户部虽是让胡尚书兼理,实质上也是没有尚书,他在南京坐不住也是正理。”

“相比之下,他就不如李庆尚书敏锐。皇上不比其他人,如果真要用人,绝不会把人撂在南京三四年,早就召回京起复了,比如说胡尚书。若是他接到我的信,应当就能息了这心思,要知道,南京都察院才刚有人告他怠纵。金尚书多少年的老臣了,因为这个罪名不得不黯然致仕,更何况是他?”

“那这信回的时候,便含糊些吧。你上次才说过,看皇上的意思,刑部未必就会立刻派人,户部繁杂,黄尚书年纪大了,未必就一定是真管部务。就连你这兵部也是没个尚书。”

杜绾虽然没往下说,但张越自个知道,这事情还真是这么回事。永乐那二十多年,六部的尚书侍郎几乎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大变动,现如今看到那么多缺口人人争先,杨士奇又劝着宁缺毋滥,皇帝瞧着郭琎战战兢兢的样子,只怕是越发不会轻易许人了。

“就这么办吧。”张越点了点头,随即又加了一句,“赵尚书为人稍显急躁,你还是让静官代笔,在信上做好记号。还有,你身子不利落,又得管着外头的诗,不如在家里头再挑两个稳当的女孩子教导,这些天让琥珀多分担一些。家务则让菁丫头和秋痕去管,免得伤神。”

夫妻俩深有默契,商议定了这些事情之后,便一如往日那般各去歇息。忖度傍晚回来的时候下起了大雪,朱瞻基又早以体恤大臣为由定下了雨雪免朝,张越便想着明日张起动身去辽东都司,他又请了假去送上一程,如此就可以名正言顺晚起了。合上眼睛的时候还想着可以难得睡一个囫囵觉,可早上才过寅时,他早已习惯的生物钟就自动发挥了作用,竟是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没等身边的琥珀说上两句什么,他就听到了突然传来的哭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tip:检测到该章节可能存在不全的情况 如不全 请切换书源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