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章节 第174章 疑窦丛生(第1页/共2页)

    聂昌政瞟了那张供词一眼,端了杯茶喝水。

    白颂年继续看下去,鉴于问话的顺序,供词有些颠三倒四,一些细节附在后面。

    “她告诉我,就是把我绑在她的战船上,除了帮她,就是死。我没办法,答应到醉江楼帮她传递消息。

    ……小姐跪求老爷和太太帮忙谋害阮姨太太,具体说了什么,我没有听见,只知道老爷打了小姐一个耳光,怒气冲冲带着太太走了。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薄太太搬出帅府,临走时来找姨太太……那天晚上,大帅到叠榴园,借酒消愁,小少爷也来了,追问阮姨太太与少帅结婚,是否就是他娘,紧接着少帅来接小少爷回去,姨太太便趁机将此事转告少帅,少帅允诺,并说他也会去江边。

    ……我将小姐的要求写在纸条上,到了醉江楼,乔装打扮,坐在屏风之后与杀手相见,并将纸条传递给他。

    纸条上写明杀人的时间地点,要求杀手必须将阮姨太太杀死在船上,与去世的薄少夫人一模一样的死法。去之前,小姐说,这样没人会怀疑到我们身上,只会认为是三年前的那个凶手害了阮姨太太。

    他说他识字不多,看不明白,请求我出口解释,哪知我一开口,他便认出我的身份,我吓得亡魂皆冒,这才知道,他就是甄炳堂,不久前才退役的那位甄队长。

    他问我,纸条是谁写的,我不敢说自己写的,随口胡诌是主子写的。他捧着纸条面露悲伤,我问他怎么了,他什么话也没解释,只说愿为小姐肝脑涂地,但只做这一次。

    我也很害怕,交代他,一定不能伤了少帅……”

    看到这儿,后面便是锦绣的内心活动,分析帅府不能没有少帅,她和汤景翠也不能缺少少帅的庇护,竭力阐明没有谋害少帅的心思。

    白颂年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去看供词,看完锦绣的,又看其他人的,一直看到天黑,审讯室开灯的动静才惊动他。

    他揉揉眉心,问道:“什么时候了?”

    “晚上六点。少帅,您看了一整个下午,该吃晚饭了。”聂昌政依旧抱着那个茶杯,不过茶杯里的茶水已换了一轮又一轮。

    而白颂年面前的茶杯也换了好几轮,只是他一次没有动过。

    聂昌政提起吃饭,白颂年才感觉到饿。

    他中午受到梁语嫣的“惊吓”,匆匆来到军营,谁知看这些供词看得太认真,竟忘了吃午饭,这会儿饥肠辘辘,着实饿了。

    他“嗯”了声,招手命大兵们送饭。

    两人吃了简单的三菜一汤,便坐着说话。

    白颂年手指点点锦绣的那份供词,声音微沉:“锦绣是汤姨太太的贴身大丫鬟,但她在供词中却反复确认,没有发现汤姨太太与人通奸的痕迹,并愿意以生命为汤氏作保。”

    锦绣说的太绝对,他心中难免有怀疑。

    难道与甄炳堂苟且的女人,另有其人,不是汤景翠?

    毕竟梁语嫣那天,真真切切看到甄炳堂,却只是通过其他的证据判断假山中的女人是汤景翠。

    白颂年就是这样,有些事有证据,他相信证据,证据不足,他相信“真相”,所谓相信“真相”,也就是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

    当证据与他的主观判断相悖时,他就会推翻一切,继续调查。

    因此,三年前,他查出了很多“真相”,不少人都疑似真凶,却都有证据与真相相悖,他才没妄下论断,一直等到天降个梁语嫣,才追查到真正的凶手。

    聂昌政平静回视,桌下的手微微握成拳头,面上不露丝毫异样:“那少帅也一定看过其他人的供词。汤姨太太喜静,极少出叠榴园,早上散步时很少带锦绣,反而带不太得用的小丫鬟,然后打发走小丫鬟,她自己游园。若非如此,也不会被阮姨太太偶然间撞破。”

    白颂年点点头,所有证据指向汤景翠,他没法反驳。锦绣指天发誓也没有用。

    “汤毓文留下什么没有?”

    聂昌政叹口气,摇摇头:“他还没来得及留下什么,已经被少帅你杀了。至于三年多前他在地下黑市雇佣甄炳堂,我审问过地下黑市的很多人,的确有人看见甄炳堂去比斗赢取赏金,有富家公子指认他参与过比试射击,但具体是怎么回事,汤老爷是怎么联系上他的,却无人得知。汤老爷在地下黑市地位并不高,他是在女儿加入帅府之后,才渐渐抬高身价。”

    白颂年脸上闪过一丝懊悔:“我那时气极恨极,一气之下杀了他。”

    “反正他是幕后主凶,少帅杀他,也是他死得其所。细节怎么样不重要,关键是,少帅杀对了人。”聂昌政安慰道。

    白颂年收起那丝懊悔,淡淡点头,又说了几句,便戴上军帽,披上军衣外套回去。

    聂昌政听到外面汽车发动的声响,猛地瘫在椅子中,后背出了一身冷汗,手下意识地拍了拍上衣口袋。

    他上衣内衬另外缝了个口袋,正装着汤毓文临死前写下的供词,一张纸写得满满当当,却只有七个字“我没有杀薄玉烟”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