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共主(82)

谢茂为什么非要千里迢迢到非洲的沙漠圈地种田, 连杨昭都百思不得其解。

若说沙漠, 华夏境内也有。以谢茂的身份关系,在国内圈地种田远比在境外方便。为什么呢?飞抵毛里塔尼亚之后,转车十多个小时进了沙漠,离着谢茂所圈的地方越近, 杨昭表情越微妙惊喜。

——杨修所修行的粹道和一般修行体系截然不同, 他是个极其罕见的灵修。

所谓的灵,是什么呢?

在华夏的修行体系中,大部分修士所理解且运用的是混沌、阴阳和五行之间的关系。

修士们认为天地间有一种炁,阴阳相冲,使其运转, 随即成为五行。金木水火土的五行, 不要把它理解为名词,而是一个动词, 它代表的某种属性的运行。

灵, 则是五行运转、假合而成的一种力量。

正所谓, 有灵则生智慧, 有灵则长精神, 有灵则健身体。

这种“灵”广泛地存在于天地之间, 有阴阳五行的地方,它都存在。

唯一的例外,则是混沌时。混沌不生灵, 灵生阴阳间。

灵是一种很难捉摸的力量。不求五行直接灵修的过程, 就像是省略了柴只追求火, 失其根本,只求结果。一度风行于世的灵修在史上昙花一现,正是因为很多修士都倒在了这种急功近利的修行之下。

为了找到出路突破困境,后世灵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分支为粹道与噬道。

然而,粹道难修,噬道难久。灵修依然不可遏止地走向了末路。

杨昭是当今世上非常罕见稀有的粹道灵修,他能直接感应到天地万物的灵,也能直接取用调配这部分灵。因此,在灵力方面的感应,杨昭比世上大多数修者都要敏锐。

离目的地越近,大地天空中所蕴含的灵就越充沛浓郁,猛烈到几乎要让杨昭流眼泪。

“这里不是沙漠吗?”陶亭惊讶地问,“沙漠里还能算灵气充沛?”

作为传承断绝的穷修二代,陶亭的修行理论是有瑕疵的。他的许多常识都和世俗普通人一样,带着利我的刻板印象。比如说,有灵气的地方花草丰美,水泽繁盛,没灵气的地方才会贫瘠荒漠。

陶亭这时候问的不是杨昭,而是坐在他对面看剧本的花锦天。

“灵生阴阳间,天道无增减。这里水行稀薄,木行绝迹,少木则厚土,土旺而金生,沙漠里一样可以灵气充沛。”花锦天解释说。

他合上剧本,看着反应十分强烈的杨昭,也才渐渐明白师父为什么要挑这个地方。

普通修士对灵力不算特别看重,因为,修士构建五行,自成阴阳,可以自我源源不断生出灵力,一直到了还虚境界之后,修士才会真正修炼灵力——华夏修士到那个境界的人非常少。

灵修直接越过了自我构建的过程,从天地万物中攫获灵力强壮自我,修炼层次不一样。

花锦天对灵力的感知就不如杨昭这么强烈,杨昭都快流眼泪了,他只是稍微觉得有点厚沉冷。

“这,不是五行平衡,自生自长,循循不绝,才算灵气充沛么?”陶亭被颠覆了认知。

“什么才算五行平衡呢?”花锦天反问。

陶亭不知道怎么说了,满脸“这还需要问我,难道不是修界共识?”的表情看着他。

“若让你生活在海里,你是不是觉得海里五行不平衡?”花锦天问。

陶亭瞬间就明白了。

他所谓认为的“五行平衡”,完全是以人的角度来观看世界。

他认为五行平衡灵气充沛的地方,让一条鱼去生活,不到十分钟就会脱水而死。

同样的道理,水草丰美之地,温度适宜,物资丰富,人类不会冷死热死,不会缺乏食物饥渴而死,可对于那些不习惯10-30℃气温,不适应40-70%湿度,甚至不能呼吸某些空气成分的“物种”而言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神仙会庇护偏心人类,无情的天道从不偏心任何。

“我读了二十年《老子》,一直就没读明白。”陶亭喃喃地说。

那一刹那间,灵台清明如高天,魂入神霄一万年。

刚刚踏入炼气初境不久的陶亭心携神势,浩浩俯冲而下,破境宛如裂竹。

……

前面房车上。

谢茂只穿着一件背心,抱着衣飞石歪在床头,二人都在发呆。

——或者说,享受完全放空、彼此依偎的甜蜜时光。

没有电子产品,没有书籍、音乐,没有各种文件公函,就是单纯地歪在一起,听彼此的呼吸和心跳,享受情侣间亲密之后的慵懒与惬意。

谢茂难得一回将头枕在了衣飞石怀里,抱着衣飞石的腰,感觉着车辆行驶的轻微震动,舒服得差点睡着。往日他总是很强势,在谢朝初期,哪怕和清溪侯相比就是个弱鸡,也要把衣飞石摁在自己怀里抱住,自从在青城山被徐以方“担心”过之后,他渐渐地换了心态。

从本心而言,谢茂依然喜欢把衣飞石搂在怀里,让衣飞石靠着他。

然而,这不是问题比较具体么?这个恢复了从前记忆的衣飞石对他总是不得劲,两人都在努力地朝着对方靠近,寻找更合适平衡的相处之道。徐以方的提醒给了谢茂一个新思路。

他不再强硬地让衣飞石伏在自己怀里。

比如,像今天这样,流了一身汗,不再伸手去搂衣飞石,反而直接往衣飞石胸膛上一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下一页